APP下载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与疾病了解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1-09-06张静平吴显宁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标准分心理治疗围术

苏 丹,张静平,吴显宁

患者诊断为肺癌后,最先知道的家属往往处于一种无法接受甚至极度恐慌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地将情绪调整过来,必定会将这种负性情绪带给患者,使其心理受到影响,更严重者会影响接下来的治疗。肺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与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一样,都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是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焦虑、抑郁水平也会越高[1]。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97例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对身体和心理疾病的了解程度、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心理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0年4月开始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胸外科方便抽样抽取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调查的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97.00%。男61例 (62.90%),平均年龄 (40.36±8.59)岁,女36例 (37.10%),平均年龄 (37.08±11.66)岁;家属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完全了解26例(26.80%),部分了解63例 (64.90%),完全不了解8例(8.30%);认为患者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者54例(55.70%),认为没必要者43例 (44.30%);希望患者接受个人心理治疗者16例 (16.50%),希望患者接受集体心理治疗者81例 (83.50%);希望共同参与患者心理治疗者56例(57.70%),不希望共同参与者41例 (42.30%);认为自己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者36例 (37.10%),认为没必要者61例(62.90%)。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2.1.1 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觉得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相关心理治疗、希望患者接受何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是否希望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治疗、觉得自己是否有必要接受相关心理治疗等。

1.2.1.2 焦虑自评量表 (SAS)[2]SAS含有20个项目,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

1.2.1.3 抑郁自评量表 (SDS)[2]由20道题组成,根据自己一个星期之内的感觉来回答。20个题目之中,分别反映出抑郁心情、身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累积分。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统计学方法有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状况的测查结果

2.1.1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状况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标准分为35~61(47.50±6.59)分,分数小于50分者(无焦虑)62人,占63.90%;50~59分者 (轻度焦虑者)29人,占 29.90%;60~69分者 (中度焦虑者)6人,占6.20%。

2.1.2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抑郁状况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抑郁标准分为38~59(51.33±5.27)分,抑郁严重度为0.38~0.59(0.51±0.05),其中无抑郁组19人 (19.60%),轻微至轻度抑郁组78人 (80.40%)。

2.2 肺癌患者家属疾病了解程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焦虑标准分与家属对患者疾病了解程度、是否希望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治疗均呈正相关;抑郁标准分与觉得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相关心理治疗、觉得自己是否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均呈负相关 (P<0.05),见表1。

表1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疾病了解程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r)Table1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and the disease knowledge among family members of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3 讨论

肺癌患者在入院时病情多已发展到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患者家属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所以掌握患者家属心理变化的规律,建立系统的护理档案,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稳定及带动患者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3]。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家属对患者所患疾病部分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者占73.20%,即大部分的患者家属对肺癌是知之不详的。研究发现疾病不确定感会导致抑郁情绪,同时人们会寻找疾病相关信息来降低其焦虑水平[4],这与本研究中的抑郁状况调查结果是吻合的,提示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肺癌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知识来缓解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本研究还发现大部分的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应该接受心理治疗,但不认为自己需要,这说明目前家属已充分意识到患者的心理问题,但尚未重视自身的心理问题,提示我们应该对家属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后告知其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家属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家属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提示我们具体进行心理干预时可多采用集体心理治疗。

本研究还发现对疾病了解程度低、不希望参与患者的心理治疗的家属焦虑水平较高,这可能与疾病不确定感强,且不关注心理健康有关;认为自身和患者均需要参加心理治疗的家属抑郁水平较高,这可能与其意识到身体与心理双重压力有关。

综上所述,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水平与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对心理治疗的认识等有关。徐淑侠等[5]研究表明对肺癌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后,由于提供相关的知识及指导,使家属对疾病有了更多了解,并为患者提供最佳照顾,家属对患者细心照顾的同时,还可妥善安排处理好家务,尽量提供足够的经济费用,让患者安心配合治疗,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并及时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缓解其负性情绪,使肺癌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

1 刘素波,韩书芝.减轻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进展[J].河北医药,2009,31(18):2480.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31-36.

3 李春青,李晓菲,高明.肺癌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与施教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6(6):188-191.

4 Shaw CR,Wilson SA,OBien ME.Information needs prior to breast biopsy[J].Clinic Nursing Research,1994,3(2):19-131.

5 徐淑侠,徐凤美.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35-36.

猜你喜欢

标准分心理治疗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