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药物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1-08-15张波
张 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的进步以及寿命的延长,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伴有全身器官功能减退、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1],以及各种麻醉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高龄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力也会随之下降。本文旨在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安全和注意事项。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行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88~99)岁,ASA分级Ⅱ~Ⅳ级。手术种类:胃及十二指肠疾病14例,胆系疾病26例,肠梗阻及结肠癌13例,其他疾病11例。排除标准:低危手术、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级、Ⅴ级或以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不能合作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智力障碍),HIV阳性者,对所应用的麻醉药物过敏,有恶性高热家族史或者恶性高热病史者。
1.2 方法
1.2.1 手术前用药:术前半小时常规进行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
1.2.2 麻醉方式和麻醉诱导药物的选择:选择适合高龄患者的静脉快速诱导插管方法[2]。患者入手术室后均先按林格氏液(6~8)ml/kg给予补液,监测心电图(ECG)、SpO2、心率(HR),局麻下经桡动脉置管直接测压。麻醉诱导药物为依托咪酯0.3mg/kg或异丙酚1.5mg/kg、瑞芬太尼(2~4)μg/kg、司可林1.5mg/kg。麻醉维持用药均为异丙酚0.1mg/(kg·min)、瑞芬太尼0.1μg/(kg·min)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驰。麻醉中循环不稳定>1分钟,如收缩压(SBP)<80mmHg,给麻黄素10mg;HR<50次/min,给阿托品0.25mg。高龄患者心血管系统的退行性变使体内的药物分布、半衰期结合率、消除率等都大受影响。因此,术中应避免使用对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以防止麻醉药物过量[3]。另外,用药时机也很重要,在麻醉药浓度即将下降至临界值时应及时追加药物。
1.3 监测项目 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插管后10分钟(T4)、插管后20分钟(T5)、切皮前(T6)的血压、HR、动脉血压和SpO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出现循环抑制,血压、心率降低明显。低血压发生率为60%(6/10),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低血压发生率为10%(1/1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黄素用量异丙酚组为1.0±3.16mg,与依托咪酯组的6.0±3.94mg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气管插管及切皮时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术毕睁眼时心率明显加快,而各阶段的血氧饱和度无变化。
3.讨论
3.1 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高龄患者常伴有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肺脑等疾病,以及各种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本身具有的一些缺陷,使这类患者的麻醉处理相当棘手[4]。由于老年患者的椎间孔闭塞,椎管狭窄,反应迟钝或有生理障碍,如老年性痴呆、重听等因素[5],不能给麻醉医生提供正确的信息,极可能使追加药物过量发生严重意外。全身麻醉的优点是术中可保持充足的供氧,麻醉深浅易于控制,故易于保持患者循环状态的稳定性;缺点是气管插管、拔管等操作会引起患者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患者易发生心肌缺血、高血压等危险状况[6]。故诱导药物的剂量应合理搭配,整个诱导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患者缺氧、呛咳、屏气等情况发生。因此,维持麻醉诱导过程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是老年患者麻醉管理的关键所在[7]。
3.2 临床研究证实,异丙酚诱导后全身血压会发生急剧降低[8],心排血量下降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高龄患者尤其明显。本研究发现,异丙酚用1.5mg/kg,低血压发生率达60%,有的患者甚至用量达1.0mg/kg时,已有严重的血压下降。此外,插管后血压明显上升,表明芬太尼4μg/kg对插管反应抑制作用不理想。因此,在大于65岁老年人群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故较少与异丙酚合用[9]。
3.3 依托咪酯对患者心血管的抑制作用比较轻微,麻醉诱导快,患者苏醒快而完全;瑞芬太尼作用快,镇痛作用强,能较好抑制插管反应及术中应激反应。在本研究中,采用瑞芬太尼与依托咪酯合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仅1例发生低血压,且插管反应较轻,可有效维持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平稳状态,二者结合是高龄及危重患者的首选麻醉诱导药物。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掌握麻醉的特殊性、药物的药理作用等,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法,适量的麻醉诱导用药和注意给药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循环稳定,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另外,用药时机也很重要,在麻醉药浓度即将下降至临界值时应及时追加药物。因此,制定个体化麻醉用药方案,确保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是高龄手术患者的理想麻醉诱导方法和用药。
1 朱谦,刘莎莎,贾乃光.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9(3):661-664.
2 Groban L,Zvara DA,Deal DD,et al.Thoracicepidural an esthesia reduces infarct size in a canine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njury[J].J Card iothorac Vasc Anesth,1999,13(5):579-585.
3 蔡永贤,李丽华.126例老年人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宁夏医学杂志,2005,7(2):128-130.
4 刘文奇.硬脊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3):221.
5 谭克益,何小华.低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3,24(9):978-979.
6 陈绍洋,张英民,梁良.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0(9):532-535.
7 张国楼.全麻插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9):673.
8 王建波,盖荣华,来庆阁,等.异丙酚对血压、心率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调节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611.
9 吴新民,叶铁虎,岳云,等.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