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哥特式文化景观——哥特式文学与电影的承传

2011-08-15高万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哥特式文学文化

高万隆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西方哥特式文化景观
——哥特式文学与电影的承传

高万隆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哥特式复兴是当代西方文化的景观。哥特式文化的出现有其审美和文学根源。早期英国哥特式文学的发展是哥特式文化的土壤,并由此确立哥特式传统。其后,哥特式文学传统又影响了电影,从而产生了哥特式电影。而哥特式电影又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继承和发展了哥特式文学传统的要素,从而为哥特式在当代的复兴或哥特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并成为当代哥特式文化重要的景观之一。

哥特式;文学;电影;文化;承传

十八世纪出现的英国哥特式小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支撑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由此确立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在随后的岁月里,这一传统绵延不断,不仅造就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哥特式新文学,而且也扩散和渗透到其它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相继又出现了哥特式音乐、哥特式电影、哥特式绘画、哥特式雕塑、哥特式戏剧、哥特式时尚等,从而在二十世纪形成令人注目的哥特式文化景观。哥特式文化的出现被视为“哥特式复兴”。其中,电影作为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继承哥特式文学传统,推动哥特式文化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757年,埃德蒙·伯克就在《关于我们的崇高和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一文中论及恐惧审美心理:“当危险和痛苦逼得太近时,它们不能给予任何快乐,它们简直就是可怕的;但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又得到一定的缓和,它们可能而且它们就是令人快乐的,就像我们每天体验到那样”。伯克提出,痛苦和恐怖“能够产生快乐”,产生“一种令人快乐的惊恐,一种含有恐怖的平静。伯克还在崇高与恐怖之间确立了一种系统性的有机联系,即把“崇高”,即产生那种“心灵能够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感”的意识,同恐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1]348-349。伯克的美学观点不仅成了哥特式文学的催生剂,也成为现代哥特式文化的美学基础之一。克里斯托福·格鲁嫩贝格在《未解之谜:从 <弗兰肯斯坦 >到 <吃发玩偶 >》一文中,探讨了哥特式审美在当代艺术和文化中的复兴。他认为,哥特式审美是“由追求娱乐、追求挑战、追求震惊、追求最强烈最极端的喜悦和恐惧心理体验的欲望构成”[2]211。这种哥特式审美既复现于高雅艺术,也见于大众文化。性、犯罪、谋杀和超自然物象已经成为主流娱乐文化中最常见的题材,从而创造了一种怪诞奇异的美学,从柯南·伯格和大卫·林奇的电影、限制级内容的电视节目到描写连环杀手和杀人犯的大众文学无不体现了这一美学。

这种哥特式复苏起因于“迷漫于今天社会中的文化悲观情绪和精神倦怠的世纪末精神”[2]208。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文化悲观主义的增强,一些保守人士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共同理想和信仰的大一统社会,来消除道德沦丧的状况。更具讽刺的是,历史证明,保守人士越想限制,人们对哥特式的“未知”就越好奇和着迷。格鲁嫩贝格并未对哥特式审美和哥特式文化在商业化方面的区别加以明辨,但他确实提到,哥特式文化虽然比哥特式复兴早十年,但却与后者一起广受文化市场的欢迎。只是哥特式文化在何等程度上融入了主流文化,目前尚不明确,因为格鲁嫩贝格只论述了哥特式美学,包括像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样一些审美运动,而这些美学运动与今日的哥特式文化的关系并不密切。他举例说明哥特式文化的某些部分已融入了主流文化,如哥特式时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跻身于模特走台世界和当代文化娱乐。这表明,哥特式文化已被接受,其一般特征已获得广为理解。据此看来,哥特式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被主流文化吸纳,尽管其最初的重心也许被淡化,但由于文化是一个日益扩张的异类世界和其成员又多是自我界定,因此,比起其他类型的文化和先前的文化 (如朋克音乐),哥特式文化似乎更具活力,也更加活跃。

当代哥特式文化根源于哥特式文学传统,也得益于哥特式电影。它正是通过叙事小说和叙事性电影在社会文化中突显自我形象的。霍勒斯·华尔浦写于1764年的《奥托兰多城堡:一个哥特式的故事》是第一部英国哥特式小说。尽管小说名字中的“哥特式”含有“中世纪的”、“粗鲁”和“野蛮”等意思,可是该小说的主题和风格等因素的确为早期哥特式小说所沿用。这些因素包括:迷恋古时 (在现代哥特式文学中仍可看到这一点)、煽情和颠覆性质等内容。闹鬼城堡也是早期哥特式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城堡通常体现着家族历史和传统,城堡鬼魂出没象征着由先人和当事人犯下的不可告人的恶行和罪恶,其中通往墓室的秘密通道、摇曳的烛光和飞来飞去的蝙蝠等,都为读者了解隐秘的罪恶提供了路径。“简而言之,哥特式小说看重过去。”[3]66哥特式故事也表明了,现实比我们通常想的还要更广阔、更复杂。这往往是由超自然因素或模糊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来表现的哥特式现实。

哥特式文学传统向来抵触宗教,在其作品中,常常把修士和神父塑造成为残忍的恶人。不过美国哥特式传统则源于清教徒背景和模棱两可的宗教:“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仁爱如慈父,却也是任性的暴君”;“仁慈”总是与“惩罚”密切相连[3]94。在美国哥特式作家中,爱伦坡是迄今为止在哥特式文化中最被认可的一位。随着人们对往昔兴趣的再现,对恐怖和遭禁之事的普遍好奇,现代哥特式文化开始对哥特式文学以及受其影响的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化风格的选择,开始把十八世纪的服饰融入到现代哥特式文化之中。在哥特式文学传统与现代哥特式文化联结方面,女性起了重要作用。哥特式文化比其它文化更具女性化,并具有强烈的女性背景。同样,哥特式文学也与女性读者和作家有着密切关系,如安·拉德克里夫、玛丽·雪莱和乔伊斯·卡罗尔·奥提斯等。欧洲第二波哥特式小说创作在哥特式文化中也颇受欢迎,尤其布拉姆·斯托克的《伯爵》脱离了哥特式传统,不再以古代为故事背景,而是把故事置于当代。《伯爵》发表于1897年,恰逢当时人们热衷于探讨电影这样一种新的媒介。《伯爵》在当时成为许多电影热衷拍摄的脚本。因此,哥特式恐怖电影几乎同电影这一媒介同时出现。它一直吸引着观众。哥特式文学可以用来界定任何具有适当背景的恐怖故事,但哥特式文学中的主题:令人不安的梦魇、绝望而不止的爱情、令人感伤的浪漫死亡也往往是哥特式电影中的重要因素。

哥特式文学无论在风格还是在故事方面都对电影产生了影响,如环球影业公司将经典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和《伯爵》改编成电影。这类影片不仅受到哥特式小说的影响,也受到无声电影时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罗伯特·特威恩,1919年)忽略了哥特式传统中的历史背景,取而代之,利用了超现实的和表现主义的背景,不过仍着眼于哥特式主题元素,如梦魇、疯狂、爱情和邪恶。《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的风格影响了众多的制片人,如詹姆斯·维尔、肯尼斯·安格和蒂姆·伯顿等。《诺斯费拉杜》(F.W.茂瑙,1922年)对后来的哥特式恐怖电影,尤其是后来的吸血鬼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第一部根据小说《伯爵》改编的电影。

上世纪30年代,哥特式恐怖片开始流行。美国影片,如《伯爵》(陶德·布朗宁,1931年)和《弗兰肯斯坦》(詹姆斯·威尔,1935年)成为当时评论最多、票房价值最高的电影。这些影片在视觉设计和灯光方面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展示早期哥特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哥特式文化强调从过去取材,主要依赖于从罕有人迹的荒野营地获得灵感。事实上,《弗兰肯斯坦》的续集《弗兰肯斯坦的新娘》(詹姆斯·威尔,1935年)就将荒野营地的幽默元素引进了哥特式恐怖影片,并继续影响了某一电影类型,即所谓的“黑色喜剧”,如《美国狼人在伦敦》(约翰·兰迪斯,1981年)。旧恐怖电影对哥特式文化中的影响可见于包豪斯之歌《贝拉·路格斯之死》。这首歌是为在1931年拍摄《伯爵》中扮演伯爵的著名演员而写的。它本来是写一个笑话,然而现在《贝拉·路格斯之死》却成了一首哥特式赞美诗。

环球影业公司在拍摄哥特式恐怖电影方面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模仿品,如《布拉姆·斯托克伯爵》的现代版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92年)和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现代版 (丁·布兰纳,1994年)。《伯爵》(吸血鬼)对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催生了无数的影片,如英国咸马影业公司在60和70年代重拍了经典恐怖故事。哥特式文化也包括了许多现代吸血鬼影片,如《千年血后》(尼尔·乔丹,1994年)就是根据安妮·赖斯极受欢迎的吸血鬼小说改编。哥特式文化对吸血鬼怀有强烈的兴趣,由此产生了一批吸血鬼电影,如《饥饿》(托尼·斯科特,1983年)。不过,吸血鬼文化逐渐脱离哥特式文化,已成为一种独立存在。

哥特式电影是一个很松散的定义,该定义主要考虑到哥特式电影与恐怖电影关系密切。虽然这两类电影都表现类似的主题:死亡、压抑的冲动、对尸体试验或亵渎,具有哥特式审美的哥特式电影与早期的哥特式小说有着类似的风格要素。不管恐怖片是否应该被称为哥特式电影,像埃尔福瑞·希区柯克的《心灵》(1960),约翰·卡彭特的《万圣节》(1978),大卫·林奇的《蓝色天鹅绒》(1986)和布莱恩·德·帕尔玛的《嘉丽》(1976年)这些恐怖电影的确将恐怖从遥远的古堡移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移入汽车旅馆、自己的家、甚至自己身上。一般说来,恐怖片深受哥特式文化的欢迎,但是它们要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存在,需要吸收哥特式文化中的某些元素,无论是《饥饿》中包豪斯的出场,还是《乌鸦》(阿里克思·普劳雅斯,1994年)中主人公的神情,都需要哥特式文化的元素。

电影历史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来自卢米埃尔兄弟,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另一条乔治·梅里埃斯,涉及到幻想的创作。哥特式文化具有一种很强的逃避倾向,这同朋克的政治倾向形成对比。摇滚乐文化对哥特式文化的影响之一就是那种逃避现实世界的理想。在《牛津世界电影史》中,维维安·索布恰克将幻想影片分为三大类:恐怖幻想、科学幻想和冒险幻想。这种分类对哥特式文化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由此不难看出哥特式文化对幻想影片的青睐,尽管索布恰克提到的很多幻想电影并未包括在哥特式文化中。首先,为了容纳哥特式感受力,他们必须处理某些哥特式共同的主题性问题。其次,恐怖电影,为了成为哥特式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吸收某些哥特式文化的要素。《迷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就像《千年血后》,让明星大卫·鲍伊在片中扮演鬼王。

同样深受哥特式文化欢迎的是导演蒂姆·波顿创造的幻想世界。他导演的《剪刀手爱德华》(1990)同《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和《弗兰肯斯坦》有很强的联系。我们对爱德华这个人物满怀同情,就像我们同情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那样。爱德华需要避开社会,他必须为自己在社会之外找到一个安身之地。这也是哥特式的一个信念。爱德华的样子(苍白的面容,狂野的黑发和哥特式黑色装束)强化了他与哥特式的联系。波顿导演的电影《圣诞夜惊魂》(1993)是一部生动的音乐、幻想、恐怖和喜剧性影片,描写的是万圣节之地的国王杰克及其对圣诞节的痴迷。像《圣诞夜惊魂》、《魔幻迷宫》和吉姆·汉森导演的《魔水晶》(1982)这样的电影,具有几分童稚气和幽默感,同哥特式恐怖电影和哥特式科幻电影形成对比。这些电影的主题虽然还是黑色的,但是对其处理却富有新意,即在哥特式病态迷恋的表象下暗示了一种对回归纯真的渴望。幻想叙事作品是由愿望行为所驱动的。哥特式热衷于幻想则多少暗示了一种潜在的愿望,即对失去了的纯真时代的渴望。

哥特式对幻想的热衷不仅体现于电影,也体现于尼尔·盖曼的喜剧小说系列《睡魔》。《睡魔》叙述的是一个叫“无尽”的一家神人以及他们与人类互动的故事。盖曼的故事源于多处,包括民间传说、童话故事和莎士比亚作品。与上述满足愿望的幻想电影不同,《睡魔》更趋于智性,以成人读者为主。《睡魔》为我们在缺乏神话的现代世界中创造了一个新神话 (或使我们想起了古代神话)。《睡魔》广受欢迎,赞誉不断,但该作品,特别是其中的人物“死亡”和“梦想”(又名睡魔 ),对哥特式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死亡”被描绘成一名年轻女子,一头尖硬的黑发,穿着黑色的衣服,脖子上戴着一个象征生命的字符。简言之,盖曼通过把她塑造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哥特式女性,将浪漫化死亡的哥特式概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他一些睡魔小说已经融入哥特式文化。虽然大多数睡魔小说,如《噢,我的哥特!》、《约翰尼》、《杀人狂》实际上嘲讽了哥特式文化,但也有一些像《阴郁强人》之类的作品沿袭了哥特式热衷幻想的传统。

哥特式科幻电影与像《星球大战》这类电影的区分在于:哥特式科幻电影往往呈出了反乌托邦性质的未来。正是受到格鲁嫩贝格所形容的一个文化悲观情绪和精神倦怠的时代的影响,很多具有哥特式感情的现代电影都表现了反乌托邦的未来。“娱乐取代了宗教和意识形态,成为道德指引的主要来源。”[1]201封闭的哥特式城堡已经扩展到哥特式城市,疯狂修士内心的邪恶已经变成了《老大哥》中的奥威尔式的梦魇。从《大都会》(1929)到《银翼杀手》(1982)都呈现给观众一个令人不安的未来,但是区别具有反乌托邦未来的哥特式电影的主要成分是这些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期待:拒绝无菌防腐的环境而接受“荒凉的大都市的永恒之夜”。总之,未来充满了杂乱无章的影响力,它是有机的,又是技术的,就像《12只猴子》(1996)中人与机器并置的情形。它提及过去,可同我们以前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例如《蝙蝠侠》(1989)中的哥谭市。怪兽也随它们的环境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不再像在《2001太空漫游》中哈尔那样被装在箱子里了。取而代之,哥特式怪兽变成了新时代的弗兰肯斯坦的创造物,似乎一半有机性一半技术性,就像电影《异形》(1979)中的创造物。

电影必须具有某些哥特式因素,才能在哥特式文化中发挥重要影响和作用。举例来说,反乌托邦未来的影片《乌鸦》(1998)、《黑暗都市》(1998)和《蝙蝠侠》等,从影片中的衣柜、英雄和恶棍的外貌,都可以看到哥特式文学的影响。其他电影如《童梦失魂夜》(1995)将恐怖、科幻和幻想混合为一体,这种混合形式在哥特式文化中获得了认可。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乌鸦》在哥特式文化中始终是最热门的电影的原因了。它包含了哥特式风格 (在哥特式文化的意义上):主人公白面化妆,身着黑衣。它表现了哥特式主题(在文学意义上):超越死亡的爱情与复仇。它又是恐怖、幻想和反乌托邦未来的科幻的混合,最终其风格又回归到《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所表现的德国表现主义。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哥特式感情同哥特式文化建立联系的过程。通过吸收过去的风格来阐明自身的想法构成了哥特式文化的必要因素。

总之,哥特式文化有其审美和文学根源,并由各种哥特式艺术类型合力而成。其中,由哥特式文学确立了哥特式传统,而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哥特式文化元素,尤其是哥特式电影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演绎和发挥了哥特式文学元素,从而为哥特式在当代的复兴或哥特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并呈现为哥特式文化景观之一。

[1]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高万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48-349.

[2]GRUNENBERG,CHR ISTOPH.Gothic:transm utationsof horror in late tw entieth century art[M].Cam bridge,M assachusetts:M IT Press,1997:208-211.

[3]STUPR ICH,M ICHAEL CHARLES.Horror[M].Chicargo:Greenhaven Press,2001:66-94.

The Cu ltura l Spectac le of theW estern Goth ic:the Inher itance of Goth ic F ilm s from Goth ic L itera ture

GAOW an-long
(Schoo l ofHum anities&Comm unica tions,Zhejiang Gongshang U n 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gothic revival isoneof the sightsofmodernwestern culture.Go thic culture has itsown esthetic and literary sources.The Gothic cu lturewas rooted in early English Gothic literature.The latter asa literary tradition influenced the film,thusp roducing Gothic film.The Gothic film app lied itsown artistic language to inheritand developed the elem ents in the Gothic literature so that it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Gothic revivaland the appearanceof Gothic cu lture and hasbeen oneof the mostattractive sightsofmodern Gothic culture.

Gothic;literature;film;cu lture;inheritand develop

G112

A

1009-1505(2011)05-0032-04

2011-06-05

高万隆,男,山东济南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彭何芬)

猜你喜欢

哥特式文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哥特式浪漫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在塑身内衣上的设计应用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