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与“无界”:二律背反命题界限域的认知语言诠释*
2011-08-15尹付
尹 付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一、“有界”与“无界”命题和认知语言的阐释
所谓“界(bound)”是指主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对统一的、均值的意象。“有界(bounded)”与“无界(unbounded)”是客观事物在空间和时间、状态等方面的离散性和联系性的对立统一,是人类认识和组织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基本手段之一。如果事物的界限特征比较明显,内部结构体现离散性即为“有界”。相反,如果事物没有界限或者和周围事物相区别,内部结构呈现连续性和广延性的均值特征即为“无界”。最先使用“有界”和“无界”这一概念的是Bloomfield。他认为普通名词分为有界名词和无界名词两类,也即相当于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Langacker将有界事物和无界事物的区别特征概括为:内部一致性、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1]沈家煊则概括为:(一)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其性质、功能和属性没有任何改变。有界事物的内部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分割以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功效。(二)无界事物的同质性决定其伸缩性(flexible);有界事物异质性决定其凝固性(unflexible)。
例如给水再加上一些水或减去一些水还是水,沙子加上一些沙子或减少一些沙子还是沙子。但一张桌子再加上一张桌子或减去一张桌子就不再是一张桌子了。同样,一把椅子再加上一把椅子或减去一把椅子就不成为一把椅子了。(三)有界事物具有可重复性(rep licability),无界事物则具有不可重复性(unrep licability)。例如可以有一张桌子,两张桌子,三张桌子,……,n张桌子,也可以有一把椅子、两把椅子、三把椅子,n把椅子。他们有自身专用量词,如把、张、间、座、台、辆等。但是水却没有这种可重复性,他们没有自身量词,只能依靠容器或度量衡等其他外部计量工具临时借用做量词,如杯、桶、斤、克等。[2]“有界”与“无界”这一对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概念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是虚设的,脱离一定“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我们就无法判断是“有界”还是“无界”。例如,同样是树木,如果我们着眼于单个树之间的边界,就是“有界”的。如果着眼于大片树木构成的整体,就是“无界”的。从观察的角度、距离、表达和认知层面看,“有界”往往表现出“无界”,而“无界”又却往往表现出“有界”,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正是由于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和距离远近的差距,天体中的银河,看上去像是一条白茫茫的河流,其实星星与星星之间是无界的,而实际上这些星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光年来计算,显然是有界的。“有界”与“无界”的对立在语法范畴等方面有所体现,其主要表现为动词的时制范畴、体范畴、名词的数范畴和副词的时间特征以及形容词的程度等级,制约着不同成分的同现和匹配的条件。[3]“有界”与“无界”本来是空间领域的概念,但人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将这种对立投射到时间领域、空间领域,通过认知分析,则可以将这种对立投射到语义句法界限和心理界限。
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它吸收了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有益成果,提出复杂的现象分解成最基本的部分进行研究。认知心理学是认知科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关注人类处理外在信息及以此决定所采取的适当行动这样一些内部过程。这些内部过程包括注意、知觉、学习、记忆、语言、问题解决、推理和思维等。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诞生于1956年,因为几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这一年。例如Noam Chom sky发表了他关于语言起源的理论,Geo rge A.M iller发表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研究结果,Jerome Bruner等利用人工概念研究了概念形成问题,A llen Newell和Herbert Simon开发了“通用问题解决者程序”等等。当下,认知心理学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范式,并且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认知语言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领域。认知语言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1971年,是用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但是,当下所谓的认知语言学与Lamb,的研究方法不仅相同,常指盛行于欧洲和北美及其他国家,本世纪已经形成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王寅将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李福印则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识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是Langacker、Lakoff、Talm y等学者创立的当代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它是生成语言学的反叛,在哲学观上二者针锋相对。
二、“有界”与“无界”的时间界限
“有界”与“无界”在时间上的表现是与间断和连续相关的概念。“所谓间断是指事物的分立性与跳跃性,事物或运动分为许多层次或类型,各个层次各种类型都有差异,彼此各异。连续是指事物、动作或状态的毗连性和持续性,事物或运动的无差异的衔接和贯通在一起,各个部分都等同,都彼此同一。”[4]“有界”与“无界”在句子层级上有事件句和非事件句之称。“事件句是指叙述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事件的句子。”它的情状表现是动作有实际的终止点,具有[+完成]的语义特征。反之,就是非事件句。有界动作在时间轴上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无界动作则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或只有起始点没有终止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说,事件句是有界的句子(bounded sentences),非事件句是无界的句子(unbounded sentences)。例如“我打的到会场”“他开车参加会议”,“打的”和“开车”是动作的起点,“到会场”和“参加会议”是动作的终止点。“我打的到会场”这一动作,只有在终止点才算到会场,其他时刻只是在打的或开始打的,整个过程表现出异质性、凝固性和动作的可重复性。同样,“开车”是动作的起始点,而“参加会议”则是动作的终止点。以上两个例句是叙述独立和完整事件的句子,从句子层级意义上说是事件句。因此,动作是“有界”的。然而,“他很注重仪表”“他博闻强记”却不能确定一个起始点和终止点,“他很注重仪表”在时间上可以任意分割,取任一部分仍然是“他很注重仪表”,整个过程表现出同质性、伸缩性和动作的可重复性。同样,“他博闻强记”抽取任何事件段都理解为“博闻强记”。后两个例句不是叙述一个独立和完整事件的句子,从句子层级意义上说是非事件句,此动作则是“无界”的。
由此可见,时间是物与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心理过程一种存在方式。对时间的知觉即“知觉的现在(perceived p resent)”,强调离散的心理事件只有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才能形成知觉上的整体。一种普遍的倾向是将意思定义为知觉或是选择性注意的“探照灯”,这种界定或比喻形象地表明了意识的加工容量和计时上的有限性。时间知觉本质上反映了意识的主要功能,即将大量复杂知觉和心理过程整合成单一连贯的整体。关于意识的计时机制,心理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心理学家戴维斯曾说:只有当理解了时间的本质,我们才能理解心灵的奥秘。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关于时间和意识的关系的探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随着意识问题重新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从计时和时间整合角度探讨意识的特点和功能无疑和回答意识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同等重要。
三、“有界”与“无界”的空间界限
“界”的分类有三种:即物理界限;“语义-句法”界限;心理界限。物理界限的子分类除了时间界限以外,还有空间界限。人类为了认识和称说的方便,发明了种种单位来把无限的事物界限化。例如,一维空间度量单位通常有:公里、海里、米、厘米、码、寸、光年;二维空间度量单位通常有:平方米、平方公里、亩、公顷;三维空间度量单位通常有:立方米、公斤、品脱、加仑。空间界限主要通过事物的数量特征来表现。有些事物自身具有固定的形体,可以表现为离散的个体,如“人”、“桌子”。这类事物在屈折语当中对应于可数名词。然而,有些事物自身不具有固定的形体,不借助器具难以分解为离散的个体,如“水”、“沙子”、“道德”。这一类屈折语当中主要对应于不可数名词。“有界”与“无界”的确定以一定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条件为前提和依据。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界限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但是体现在认知世界以及语言系统当中,这些不同的界限并非全面显示,可能往往只显露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甚至会淡化。例如,“岛屿”、“森林”、“蜂群”的内部个体成员之间彼此分离,相互之间有明显的空间界限。但是在认知世界和语言系统里却把他们看做一个内部界限消失了的连续体整体。另外,“有界”与“无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客观事物的自身特征息息相关,客观事物某个方面的界限如果不明显,或界限难以把握,其界限特征容易被淡化或忽略。海洋当中的水汪洋一片,无边无际,人们当然就倾向于把他们看做成内部均质、无界的整体,因此在句法上海洋不能被有界的数量成分修饰,如:一个海洋、这个海洋、一些海洋等。
认知科学告诉我们,空间认知是研究人们对周围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认识过程的科学。空间认知的思维过程是对同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空间关系的概括和抽象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特性、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能从成因上对事物的特性予以解释。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是借助于心象地图来完成思维过程的。[5]空间对象按其边界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具有真实边界的对象,如河道、湖泊、土地利用类型等;另一类是边界需要制定或划分的对象,如行政管辖区、海湾、土壤类型等。此外,在空间界限认知领域,Talmy提出了“语言对空间进行图式化(language schematizes space)”理论,认为人们对空间场景进行描述时,并没有将该场景的所有方面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是系统地对各种空间因素进行取舍。空间场景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焦点(figure)、背景(ground)和参照框架 (reference frame)。由此可见,空间对象边界的划分容易受到对象存在环境的不同和人们在有关对象认识和处理方式上差异的影响。
四、“有界”与“无界”的语义句法界限
如上所述,“语义-句法”界限是“界”分类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解语义句法的认知解释应该从原型范畴、相似性原则和图形与背景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原型范畴是指具有该类范畴典型属性和特点的集合,在原型和非原型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最典型成员到最不典型成员按照典型程度的高低逐步过渡,从而形成连续统。从认知语言的视角看,部分“无界”名词可以直接受动量词修饰,称之为“动量动态名词”,动量词修饰后的“动量动态名词”即是“有界”名词。如“一阵雨”“一次灾难”“一次机会”等。在原型范畴的研究视域内,有部分名词可以带“前”“后”,表示动态,称之为“时间动态名词”。其实,也就是由“无界”名词演变成“有界”名词,如“雨前”、“雨后”、“战争前”、“战争后”等。因此,从原型范畴的认知语言分析中得知,“无界”在某些场合下可以转变成“有界”,反之亦然。其次,从相似性原则理解“有界”与“无界”的语义句法界限可以从转喻和隐喻入手。转喻属于同一个“认知域”的转指,用局部指称整体,用来源指称结果等。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经过转喻的句子仍然保持着原句的“有界”或“无界”的成分,如“我们去吃火锅”,“有界”名词“火锅”指代的是“有界”名词或名词短语“牛肉”、“羊肉”、“香菜”、“一盆汤”等。再比如,“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界”名词“山”指代“无界”名词“树木”、“森林”、“旅游”;“无界”名词“水”指代“无界”名词“渔业”、“运输”、“旅游”。然而,在多数情况下,经过隐喻的句子把原来含有的“无界”成分变为含有“有界”的成分,例如,“科学堡垒”、“抗旱第一线”。最后,从图形与背景的认知语言分析可以得知,我们观察事物可以从图形到背景,也可以从背景到图形。但是,通常情况下,如果图形是“有界”名词,背景通常是“有界”名词。同样,如果图形是“无界”名词,背景则通常是“无界”名词。如,“书在桌子上面”、“度假村里住着旅行团”。
综上所述,语言结构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人在理解客观世界基础上的感知和物化。在人们交流中,表达和理解的任何一方都对句法结构有所选择。根据交际目的,反复利用某种结构形式就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这就是句法结构的认知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句法结构作出认知范畴的解释是认知语法研究的目的。语言活动受人类心理机制的制约,因此有许多普遍的规律,但由于语言类型上的差异,不同的语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认知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6]
五、“有界”与“无界”的心理界限
外部世界作为人们的认识对象,认识主体会按照自己的认识模式加以观照,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重组心理图像,即人们认知的投射。因此,在句法表征结构里所体现的意义,不但涉及有关外部世界的实际情景,还涉及对情景识解(construal)的方式。“识解”作为社会心理学关于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事物获得感知和做出解释的一个概念。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 sychology)的“完型趋向律”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趋完整。而典型表象是对物体做出最佳表征的形象,或回忆一种形状时最先想起的表象。然而,句法表征结构的构成同它所面对的外部世界通常并不是一一映现关系,可能是一些关系映现的显化或强化,而另一些关系映现的隐化或弱化。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感觉和对感觉体验的知觉解释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感觉系统所接受的内容和我们心灵所解释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著名的缪勒-莱尔(the M uller-Lyer illusion)错觉图证明一条线段上相等的两段看似不相等。人在感知和认识事物和动作的同时也感知和认识它们的性质和状态 (简称“性状”)。[7]从认知主体感知到的事物性状层面和句法重叠的无界性可以看出“有界”与“无界”的心理界限。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指出,性状是眼睛把握到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的是除了物体空间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外部形象。人们往往把原型看做是一个与中心等距离的线条构成的封闭的图形;把正方形看做是四条等长的线段构成的图形;把立方体看做成一个由六个正方形相互交接构成的图形。比如,“房屋”“桥梁”是“有界”名词,但人们把附着在地球上的“有界”物体与天空相交接看做成“无界”名词“一条平行线”,把相互贯通的无界“水域”划上界限,成为“有界”的“太平洋”“大西洋”等。再比如“白”这种颜色是事物的一种性状,“白”可以有各种程度上的差别,雪白是白,灰白也是白,“白”是对各种程度的白的概括,代表一个不定的“量幅”,或者说“白”表示的性状是“无界”的。相反,“雪白”和“灰白”则代表这个量幅上的某一段 (“量段”)或某一点 (“量点”)。认知主体在表征这些概念时,虽然它们跟其他白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但人们总是觉得有界线存在,它们表示的性状是“有界”的。同样,我们感知某人走路慢,“慢”是走路这一动作的性状,但“慢”是相对“快”而言,有各种程度不等的慢,“慢”代表一个量幅,是“无界”的。相反,“慢慢地”、“慢腾腾”、“很慢”则表示一定程度或较高程度的慢,是“慢”的一个量段或量点,因而是“有界”的。句法重叠形式反映了人们用“无界”的观念看待外部世界的三种认知方式,即动词重叠以惯常性为基础表现“无界小量”、形容词重叠以非比较性为基础表现“无界大量”,量词重叠以时间一维性为基础表现“无界逐量”。
六、结论
总而言之,动作在时间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事物在空间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性状在程度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认知上形成的“有界”与“无界”概念对应在汉语词类上和语法结构中都有类似的体现。"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投射在语法上就是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对立。而且,修饰名词的量词 (classifiers)有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的对立。凡是有数量修饰语的名词组都是有界名词组,而通指性的光杆名词不指称个体事物,因而是无界的。[8]汉语里性质形容词代表的性状在程度上是无界的,而状态形容词代表的性状在程度上是有界的。“有界”和“无界”是可以作出区分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现象都能归结为有界和无界。语言中的“有界”和“无界”并非有明确的界限,它和人的认知心理关系极大。从动作的时间、事物的空间、语言的本体语义和句法,借助心理科学知识阐释和探讨“有界”和“无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Langacker,R.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1.1, 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1987.
[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J].中国语文,1995,(5):368-369.
[3]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德胜,杜中臣.自然哲学范畴[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5]史忠植.认知科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美)罗伯特 ·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邵志芳,李林等译.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