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68例

2011-08-15付玲

关键词:大椎刺络皮脂腺

付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笔者于2008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刺络拨罐法治疗寻常痤疮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系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6~40岁,平均31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9个月。按Pillsbury分类法[1]选择Ⅰ、Ⅱ级寻常座疮患者,其中Ⅰ级39例,Ⅱ级29例。

1.2 治疗方法 取穴:膈腧、肺腧(左右交替)、大椎。方法: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皮肤,挑出少许纤维,再拔火罐,使血液在火罐负压作用下少量流出后将罐起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如1个疗程不愈,休息1周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停止服药,禁止饮酒,不用化妆品,禁食高脂性食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仅遗留有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出皮疹少于5个;好转:皮损消退30%~69%,新出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疹消退29%以下或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68例患者中痊愈36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83.8%。Ⅰ级39例患者中,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Ⅱ级29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

3 体会

本病是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发于头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中医学认为痤疮多为肺胃风热,肠胃湿热,痰湿凝结而致。《医宗金鉴》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生于面鼻,起啐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粉汁”。大椎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是清热之要穴,挑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可清泻诸阳经气血之热,而达活血化瘀解毒之功效。配以膈腧、肺腧刺络拨罐可调节整体脏腑功能。因肺主皮毛,肺腧是肺经脊腧穴,通过刺络拨罐可清泄肺热,以利皮毛。膈腧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刺之以协助大椎、肺腧共奏清除体内之瘀热之效。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90.

猜你喜欢

大椎刺络皮脂腺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地震云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