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关于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探索
2011-08-15姜春云
姜春云
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关于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探索
姜春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进入了加速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形势喜人;同时也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挑战,亟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探索破解痼疾的有效对策。实践证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农村,是走出困境、步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和农村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领导农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历史性的、辉煌的,为世界瞩目。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也就是说,我国农业、农村呈现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低于0.6%;东北地区新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30年前的8%~12%降到1%~5%;西北地区则低于1%。耕地质量退化,导致土壤瘠薄、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
目前我国单位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上限(225千克/公顷)的2倍,农药使用量更高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土壤和水体污染。据国家环保部《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已超过了城市工业污染,农业、农村排放的COD占全国的43%,总氮量占57%,总磷占67%,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过量投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构成威胁。部分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以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心理恐慌,甚至有些农民都不食用自己生产的售卖产品。
在广大农村,一边是依靠高投入的石油化工产品,占用了大量矿物资源和能源;另一边却是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弃之不用,以致加重了面源污染。一些地方的农村,垃圾围村、污水横流、废弃物堆积,环境恶劣。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矛盾也在增多。
上述种种问题说明作为工业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石油农业”,其负面效应正日益彰显,不仅影响和危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危及人们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要科学论证、多谋善断,积极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加以破解。
二、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这是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后我党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上的又一次深化和飞跃,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升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前,整个人类面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难题,主要是由工业文明理念及其行为方式造成的,若仍然沿袭工业文明的老一套做法,不注意全面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整体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但环境恶化问题无从解决,还会对整个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破解包括农业、农村在内的发展不可持续难题,根本出路和希望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及其行为方式理顺被工业文明扭曲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步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生态文明是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环境危机、发展难以为继的深刻教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文明。这种文明,继承了工业文明的优势,舍弃其弱点,是经过创新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规律,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现代文明。其基本理念和观点,可概括为: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命群体之间是平等、友好、和谐、共生存共繁荣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不可超出其极限的阀值;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守人际公平、国际公平、代际公平的道德准则,不可肆意侵占、掠夺、霸占属于他人、他国和后代的权益;倡导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力求效益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小化;以可持续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排斥一切“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可以说,这也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要求的文明,是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动力、智力、机制、模式支持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
大量实例说明,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种种发展与环境之间的难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都能得以迎刃而解,并获得出人意料的良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山东省实施的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工程就是一例。近些年,面对欧美、日本等国不断强化贸易技术壁垒、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挑战,山东狠抓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由个别市县逐步扩大至目前的54个市县,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全省出口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93%,赢得了信誉,加快了发展。2010年出口农产品127.1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5%),增长了30.1%,201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2.8%。目前,山东正在将示范工程由农产品出口延伸到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实行“农超(市)对接”,让“示范成果由人民共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生态农业富民工程,绿了乡村、强了农业、富了农民,每年为农民增收40亿元。全区“猪+沼+超级稻+灭虫灯+鱼池+蘑菇”生态模式,年推广数万公顷,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十一五”期间,广西建设小水体生态养殖池9万多个;杀虫灯覆盖面积超过11万公顷,每年仅节支即达1.5亿元;年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约66.67万公顷(1 0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节支逾20亿元。同时,建立休闲农业园288个,从业人员9.86万人,农民从中获益2.96亿元。
四川省浦江县以绿色生态农业壮大县域经济,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让农民富了起来。全县从事涉农绿色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休闲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占70%,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休闲旅游业的占到70%。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3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6∶1。
安徽省宿松县春润食品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畜禽、水产、加工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企业,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16万头、家禽1 000万只;约0.13万公顷(2万亩)精养水面年产水产品3万吨,约320公顷(0.48万亩)山场年放牛羊2万多头;种植基地约666.67公顷(1万亩),其中有机稻400公顷(0.6万亩),有机菜和莲藕各66.67公顷。该企业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将农户分散养殖的猪、家禽集中到公司的基地养殖,对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对畜禽加工后的废弃物再利用,形成了多种循环模式,如牛粪养蚯蚓、蚯蚓加工配制饲料直接喂鱼养鸭;猪场建沼气池,沼渣喂鱼、沼液种田种菜等;利用有机肥种植水稻、玉米,水稻收割后放养稻田鸭,并利用冬闲田种草等。目前,公司利用畜禽养殖粪便生产有机肥6.5万吨/年、饲料5万吨/年,利用沼气发电78.84万千瓦·时/年,年处理畜禽粪污量51.56万吨,节约标煤40吨。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避免了畜禽粪便等对土壤、水体的污染。
浙江省宁海县建设的0.67万公顷(10万亩)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初步建立起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秸秆过腹、减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水产养殖内循环、清理白色污染和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体系,形成了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态势。示范区内土地平均每公顷收入超过5 000元,比当地的传统农业高出10倍。
贵州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累计增加森林面积116万公顷(1 740万亩),工程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由12.4%增加到78.0%,植物种类由17个科增加到73个科,年均减少土壤流失22.95吨/公顷(1.53吨/亩),通过林草、林竹、林药、林菜、林茶、林果结合等生态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据对10个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3年跟踪调查,年均每户增收3 808元,人均952元。
甘肃省试点实施沃土工程,探索出“高茬收割、根茬秸秆还田、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等沃土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试验区土壤有机质提高0.06至0.08个百分点,减少化肥施用量5%至6%,增加纯收益3 209.4元/公顷(213.96元/亩)。
河北省坚持不懈防治土地沙化荒漠化,“十一五”期间沙化土地减少2 782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减少1 802平方千米。与2004年相比,201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6.5个百分点,达到33.2%;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由55%增加到70%。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33.9%,植被高度增长19.1厘米,提高129.9%。形成约13.33万公顷(200多万亩)防风固沙林带,使约77.07万公顷(1 156万亩)农田和约110万公顷(1 650万亩)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的约37.33万公顷(560万亩)果品基地、约33.33万公顷(500多万亩)林板(纸)原料林基地,共产生收益86亿元,带动林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增值4亿多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封草禁牧、退耕还林还草、遏止采集发菜、建设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治理荒漠化,使荒山、荒滩变绿洲,全区天然草场和可利用面积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8.25%和50.7%,荒漠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到125万公顷。中卫县中北村在20世纪70代中期曾因沙化导致1万多农民移民搬迁,经多年综合治理,把约0.67万公顷(10万亩)沙荒地变成良田,迁走的农民又搬了回来,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行滴灌节水技术成效显著,目前已应用到棉花、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应用面积近66.67万公顷(1 000万亩),实现了灌溉、施肥可控化,引发了一场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的“革命”。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2000年的40%提高到2008年的51%,毛灌溉用水定额由11 805立方米/公顷(787立方米/亩)下降到8 745立方米/公顷(583立方米/亩),灌溉面积由1996年的约83.14万公顷(1 247.1万亩)增加到2008年的约106.89万公顷(1 603.4万亩)。节水滴灌面积累计约366万公顷(5 490万亩),总节水量65.88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了41个新疆天池的蓄水量。通过滴灌技术,皮棉亩均单产由1 350千克/公顷(90千克/亩)提高到2 250千克/公顷(150千克/亩),玉米单产达19.5吨/公顷(1 300千克/亩),大豆单产超过6吨/公顷(400千克/亩),番茄单产19.5万千克/公顷(1.3万千克/亩)。
江苏省无锡市坚持生态文明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2007年以来投入环境保护和太湖治理资金超过320亿元。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及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状况持续改善,主要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将全市域化为一、二、三级保护区,各镇及一些村办起了污水处理厂,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企业1 739家,实现了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2010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比2005年各累计削减32%,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93.79%。
以上事实说明,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破解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面貌。这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型,现代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这一文明转型的深刻变革中,又必然使广大农民的思想境界、智力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全面提升。当前,生态文明在农业、农村推行开端良好,尽管搞得好的还是点、片、局部地区,但是它已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反映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可以预计,经过几十年(30~50年)的不懈努力,更高层次的绿色、低碳、高效、生态化的现代农业、农村必将遍布华夏大地。
三、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需要注重解决的若干问题
按照党中央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关农业、农村的发展目标任务要求,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实出发,要有效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农村,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发展理念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和更新。目前,有些地方和单位,“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这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没有真正变为所有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陈旧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制约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很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尤其要把生态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环境及其承载能力的状况作为检测经济活动健康与否的重要尺度,切实转变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陈旧习惯,真正以可持续发展、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模式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二)产业生态化问题
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生态产业,具有自我循环、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功能,一些工业污水、废弃物、噪声等也需要靠农业消解。特别是绿色有机农业,以其标准的规范性、技术的先进性、产出的高效性、资源的循环性、生产的惠民性、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特点和优势,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开辟了路径。三大产业之间和二三产业内部也是如此。只要按照生态循环原理和低碳动作方式组织生产,做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就能把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开创新局面。
(三)生产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和产品检测还很不完备,存在很大的“空白”。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都与生产过程的标准缺失或执行不严有关。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必须做到,所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销,从地头到餐桌,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和相关的检测手段、责任追究制度,以使所有生产者、营销者都有所遵循,受到制约。当然,制定生产标准和建立监测体系要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从不同地区、产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行,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四)规模经营问题
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到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建设从原料到成品、到消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既有利于大幅度增产增效,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五)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我国年产农作物秸杆约7亿吨,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27亿吨,农村生活垃圾2.8亿吨,农村污水年排放90多亿吨。这些废弃物,既是造成面源污染的源头,又是农业生态体系的重要养分来源。“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没有不可利用的垃圾”。通过秸秆还田、生物质发电、发展沼气等,大量废弃物都可以变为有机肥料和新能源,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从而创造极大的经济价植、环境价值、民生价值。应当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鼓励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鼓励废弃物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这些方面各地区已有成熟经验、做法,应当认真总结,积极推广。
(六)科技创新与应用问题
应当集中力量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①有机肥料的突破。未来我国农业增产,化肥仍然不可或缺,但要逐渐减少用量,实行科学施肥,至关重要的是抓好秸秆资源、农业废弃物和人畜粪便的利用。应当围绕着全国近40亿吨有机肥资源的转化,组织科研力量攻关,力求在配套技术和设备上有重大突破。②良种培育的突破。我国农业地域性强,在保护地方特有品种的基础上,应加强对野生资源的驯化和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开发出新的抗病虫害、抗逆性、适应性强的优质种子、种苗。③新型肥料的开发。如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肥特点而专门研制的叶面肥、微量元素肥料、氨基酸肥料等。我国有关科研单位研发的新型作物缓控释肥,经试验,一般可节肥10%~15%,同肥量可增产10%~15%,最高达40%以上,增效1 800元/公顷(120元/亩)左右,并能减少水土污染。④生物农药研制的突破。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农药志》记载,我国能用作农药的植物有403种,具有包括杀菌、杀虫、除草和抗病毒的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普及,我国传统土农药使用逐渐减少。近年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几十种治虫植物中筛选了10余种杀虫活性植物,研制出的“0.25莨菪烷碱乳剂”,对蚜虫、菜青虫、棉铃虫、黄刺蛾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其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实际上,土农药加现代技术开发,不仅灭虫效果好,而且无药害。⑤污染修复技术的突破。为有效根治环境污染,近年来国内外研制了一系列污染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工程修复技术,或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修复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区域内试验、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类型多、成因复杂,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切断污染源后通过稀释、自净作用,污染问题可逐渐减轻,而土壤污染一旦发生,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治理最难,费时费力,有时要靠化学药剂淋洗、换土等方法才能最终解决。而且没有一种修复技术可以治理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筛选、组合相关技术,进行长期的定位处理和整治。这也是污染容易修复难,修复成本大、周期长的原因所在。
虽然许多新技术成果的应用还不够广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还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但是它已昭示了这些新技术未来的希望。若能在政策及人、财、物力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新技术的“星星之火”,就会成为“燎原之势”。
(七)总体布局问题
我国是一个耕地面积少、丘陵山地多的国家,在整个国土面积中,丘陵山地占66%,平地占34%;其中,耕地占12.67%,林地占31.64%,草原占41.67%。目前的态势是,仅有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的农区承担全部粮、棉、油的生产,而所产粮食的40%又被猪、牛、鸡等畜禽吃掉,农区压力过大。相比之下,大片山区、草原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充分,发展草产业、木本粮油产业潜力很大。对此,96岁高龄的著名农业专家石山和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呼吁“种草养畜,粮草并举,建设大农业”,以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实现农区、山区、草原平衡协调发展。这一倡议,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当认真研究、规划、实施。要把目光由只注重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的“小农业”转变为面向包括山区、草原、森林在内的约6.67亿公顷(100亿亩)农用地的“大农业”,在继续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草产业。苜蓿干草的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1千克苜蓿干草中的粗蛋白就相当于0.5千克豆饼。一般田地种植苜蓿,年均产干草可达到22.5吨/公顷(1.5吨),真正做到“人吃粮、畜吃草”,“粮食双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
(八)社会和谐问题
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是一个崭新的、意义重大的课题。实践表明,继续沿袭“上级管下级、干部管群众”的老一套做法行不通了,而实行由群众创造、国家权力机关规范的村民自治,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引导和组织群众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是农村实现社会和谐、协调、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各地推行情况看,凡是真正这样做了的农村基层,都极大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自管自”的积极性,不但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而且解决了许多干部“管不了、管不好”的老大难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出现了积极向上、争当先进、文明礼让的新风尚,打架斗殴、上访闹事、刑事犯罪、“黄赌毒”等歪风邪气也销声匿迹了。
(九)政策与法规倾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成就辉煌。相比之下,城市快于农村、工业快于农业,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意义重大深远,并已初见成效。应当说,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而在整个扶农强农的政策倾斜中,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重点支持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加快由“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特别应当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农村教育、卫生医疗、养老保险和文化事业的扶持,为这些产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强化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保护公民的生态权益、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这对推进生态化现代农业和农村建设非常必要,不可或缺。
(十)政绩考核问题
按照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的要求,应当修订单纯考核经济指标,忽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指标的考评标准、办法,制定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标准、办法,加大经济增长质量、生态环境、社会和谐、民生改善方面的权重,使考核对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引领、导向、保障作用。在这方面,江苏省南京市做得比较好。南京市颁布实施的《郊县镇街分类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对6个郊县的66个镇街不再进行GDP考核,而是按照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种类型实行分类考核。新的考核办法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和谐稳定作为四个基本考核指标,考核权重占40%,分类考核权重占60%。在基本考核指标中,“经济发展”权重只占8%,而民生改善占14%,生态文明占9%,和谐稳定占9%,突显了关注民生、关注生态文明、关注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理念。南京市还把群众对镇街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新考核办法的实施,一改过去在招商引资中不惜拼政策、拼地价,损坏当地良好生态环境,以致发展难以为继的被动局面,为镇街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广东省增城市对北部生态保护区不再考核GDP和财政收入指标,贵州省贵阳市大幅度增加生态指标的考核权重,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必须在各级党政统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符合农业和农村实际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并实行有效举措,积极而稳妥地推进。要重视调查研究,加强具体指导,注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以确保这项利国利民、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业顺利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