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三重价值的发现
——《泰利的街角》读后
2011-08-15常英
常 英
街角:三重价值的发现
——《泰利的街角》读后
常 英
《泰利的街角》是一本不足10万字的小册子,初版于1967年。可就是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一经出版,迅速引发学术界、普通读者的高度关注,学界的赞誉、好评更是蜂拥而至,而它原本不过是当时还在美国天主教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艾略特·列堡为撰写博士论文所做的一次观察式研究。
“虽然列堡博士并未期待研究的成果该超越泰利街角身处的地区,但他在描述和解释这些男男女女时显出的方法论、洞见、诚实坦率、感同身受,仍可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失败者’或很可能变成‘失败者’的所有男性——那些尚未完全放弃追求自尊的男人。”
上面这段评述出自《泰利的街角》一书初版序,评家为霍华德大学学者黑伦·刘易斯。这段评价提示出,虽然仅仅是一份小型调研报告,可《泰利的街角》一书开风气之先,在文本、学术、启蒙三个方向均极具价值和启发之意。
一
这是一部读起来像小说一样生动、传神的人类学参与式观察报告。列堡博士为撰写博士论文所做的观察式研究自1962年1月至1963年7月前后,全部完成花了约1年半时间,此项研究的调查地点是美国华盛顿特区某黑人社区。在这1年半的时间里,列堡博士对生活在该社区的一组黑人年轻男性进行参与式观察研究,记录他们对工作、家庭、婚姻、朋友的态度。
在这项参与式观察研究中,列堡博士的调研对象包括泰利(男性,31岁)、海猫(男性,27岁)、理查德(男性,24岁)、乐华(男性,23岁)以及其他相关人士总计16人,其中年龄最小的是零售送货员韦斯利(男性,21岁),年龄最大的是壮工布德(男性,45岁)。
列堡博士的观察研究报告分别采用三种文本样式记录观察所得:主叙述文本,被观察对象的主诉文本,以及列堡博士与泰利、海猫、理查德等被研究对象对谈、交流、聊天文本。这三种文本互为帮衬,穿插互动,各有特点。其中主叙述文本占比最大。它记录并还原出列堡博士此项参与式观察研究的全过程,其中或记述过程,或描述心情,或描摹细节,条分缕析,有要言不烦的平实,也有层面丰富的精准。在第五章“情人与利用者”中,列堡博士观察并探究街角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以及性爱态度。其中一段主叙述文本是这样的:
“海猫正在换衣服,准备要外出;我在等他的同时翻了翻他的床,有一袋避孕保险套从床垫下掉了出来,在将它放回去的同时,我还发现了十个以上类似的东西,我问海猫是不是一直在使用它们,他说不是,有时会用,有时不会用。”[1]129,[2]78
在这段主叙述文本里,“简要精准”是其最为鲜明的文本特征,这或许正是列堡博士撰写调研报告时的第一诉求。这段主叙述文本避开了1965年前后此书主题(有关城市贫穷黑人话题)所可能引发的争议漩涡,避开了某些同类主题研究撰写者常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故作客观的不带感情,同时,也避开了一般参与式观察报告里那种过于正式访谈所带来的被访问者的难以避免的警觉与遮掩。于是,列堡博士捕获对话者海猫下面这样的回答,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主诉文本”诞生了:
“要看是哪个女孩。如果她很好,亲切,是那种我不在乎帮助她脱离困难的类型,那我就不会用;不过,如果她不好,我就不会冒这个险。”[1]129,[2]78
从这段由精准的“主叙述文本”以及由它导引出的“主诉体文本”例证中可以看出,文本的平实、精准对于一项观察式研究报告极具意义。一方面,观察报告的撰写不是简单照搬调查笔记,并最终完成一份观察实录,另一方面,也不宜将研究报告写成类似虚构作品式的剧本或小说;一方面,“在场”并非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直接“呈现真相”,另一方面,完全的照搬实录,也并非一定促使真相水落石出。
据此,对后来者而言,《泰利的街角》一书所呈现的文本特质极具示范价值,它的创造性贡献要点是,列堡博士在将一个长达一年的参与式观察研究转变为一份文本的过程中,既保有参与式观察所必须具有的距离感的同时,也仔细权衡自己作为一名观察者与泰利等被观察者之间的亲密性,使得《泰利的街角》一书里的主叙述文本、主诉文本以及交流文本相得益彰,精准传递交流实况,精准还原主诉者理念、行为及情绪,获取了最为真实的被观察者信息,并就此唤醒读者对街角黑人问题全面、深切、以及无数鲜活细节的关注。
二
“穷人在阶级分层、高度个人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他们的边缘地位所采取的适应和反应方式”[1]3是《泰利的街角》一书的研究重点。此外,列堡博士还将研究主题旁涉至贫穷文化学、贫穷心理学等相关范畴。这种立体的、多触点式的参与式观察不仅超越了贫穷研究的一般理论层面,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启出一个全新局面。
通过《泰利的街角》一书,列堡博士将“贫穷”研究还原到一个具体场景中。具体说,那个场景,就是“新政外卖店”,它位于华盛顿特区市中心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离白宫很近,步行即可到达。“新政外卖店”的对面有一家酒馆,十字路口的另外两个角落分别开有干洗店、修鞋店、五金批发店等小商铺,此外,还有一间仓库。住在以“新政外卖店”为标志性建筑的“街角地区”的,大多为黑人。
“对于那些成天耗在这里的人来说,‘外卖店’提供了各种声音、景象、气味、味道与触觉的经验,搔弄且有时是攻击人们的五种感官知觉。空气因为咖啡壶烤肉架传出的味道而温暖,也因油炸箱里溢出的油脂而更显得稠重。”[1]45,[2]10
读这段文字时的感受,就像观看用文字拍出的一段街角录像,它不仅使得“泰利”这样一个被观察者、被研究者有温度、有气息、有背景、非常真实地走过来,同时,也为“贫穷”乃至“贫穷研究”找到了一个落点。在这个有温度、具体可感、可前往、可辨识、可印证的“街角”的环境之中,诸如低度自我期望、低就学率、高家庭不稳定度、高未婚生子比率、高失业率、犯罪率、酗酒等的“理论结论”和“统计数据”不再苍白,不再抽象,而是非常丰满具体,“贫穷”也被还原为一个真实具体情境。
“本书并非旨在从下层阶级的特定时空的特定片段中,概推下层阶级的生活。而是试图检视这一小缩影式的片段,以了解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情况,并将这些解释提供给其他人知道。”[1]42,[2]4
通过《泰利的街角》一书,列堡博士将“贫穷”研究还原到一组复式关系框架之中。所谓复式关系框架,是指被观察者即黑人男性与妻子、朋友、情人、亲戚、邻居等多边、多变关系。在《泰利的街角》一书中,通过对这种复式关系框架的参与、观察以及分类,列堡博士试图了解并剖析贫穷黑人男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列堡博士发现,“这样的内部世界并不是一个有明确界线将它与周遭更大的外在世界分隔开、独立自足的、自我生成的、自我维持的体系或次体系。它不断与大社会有密切的接触——事实上,它就是整合在大社会中的一部分——而内部世界无可避免要接受的,不仅是大社会的福利补贴支票或相关人员(像警察、警务通报人员、个案工作者、房东、毒贩、食品销售人员、赌博的庄家或是人类学家),还包括了大社会的价值观、观感以及信念。”[1]164,[2]108
这个发现极具价值和意义。它可以证实的内容或可以获取的信息一样辽阔而深远。它一方面证明了街角社区男性黑人对待工作、家庭和朋友的态度,是大的社会环境与他们自身内心世界交织、互动的结果,同时,这一研究本身也证明道地的参与式观察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探究被观察对象的内心世界、生活理念、环境对策为主轴,并最终成为一种生命史研究。
通过《泰利的街角》一书,列堡博士将“贫穷”研究还原到一次次真实的交谈中。《泰利的街角》一书第四章探讨“丈夫与妻子”。除主诉文本外,在这一章里,包括括泰利、海猫、理查德、乐华等主要被观察者在内的街角男性主诉文本计15条[1]97-117,[2]52-69。这15条被研究主体主观陈述中的每一条都清晰地展现出黑人男性在婚姻态度上的理念、经验、愿景以及价值观。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不断的观察与交流获得的。
“男人就是条狗!我们不应该称呼自己是人,我们就是狗、狗、狗!他们说我是条狗,因为我本来就是,但其他每个人也是——快速地从一个女人跳到另一个,就像狗一样。”(被访者之一海猫主诉)[1]107,[2]61
“婚姻是一个可能遭遇失败的场合,待在婚姻中就是与你的失败为伍,日复一日地面对失败。那样的世界里,男性气概的标准永远是人们所不能及的,男人在里头只会不断被试探与挑衅,并不停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了自我防御,丈夫只能退避到街角来,在这里,衡量男人的标准要低得多:在这里,弱点将设法被颠覆,可说神奇地被转化优点。他在这些男人当中,可以再一次地成为男人。”[1]117,[2]69
当拥有针对婚姻、夫妻关系、婚姻生活的诸多细微、精准的海猫式主诉后,列堡博士得出如上结论——它与街角环境有关,也与位居社会底层位置的黑人男性内心生活有关。
顺便可说的,是列堡博士的学术态度。尽管列堡博士的参与式观察属于“田野工作”中的一种,但他的诚恳与细心令人感慨。
为了进行参与式观察,列堡博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作息,“从下午四点到深夜,根据每天的情况而定。独自一人,或跟一二个,或与五六个人;我会到弹子房、酒吧、某人的房间或公寓。我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卖店,玩着弹珠台或站在街角看着这个世界的运转。”[1]186,[2]129
为了获取融入感,列堡博士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乃至着装习惯,“几乎从一开始,不论是在我穿着的衣服以及我最常与人接触时使用的语言上,我都尽可能采用令我看起来最不笨拙且最自然的方式。我的穿着几乎是自然而言就与他们愈来愈类似,(在天气暖和时,就穿T-shirt、运动衫,卡其裤或宽松长裤)。我的用字遣词与发音也改变了,虽然并不是很剧烈地。时常会咒骂别人或使用不合文法结构的句子——虽然这是很自然而然地出现——并未让我适应到能浑然天成地使用街头惯用的语句。”[1]192,[2]133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体现出列堡博士在设计并完成一项参与式观察时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用列堡博士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一个人要能成为一位参与者,除了要让别人接纳你是位参与者以外,也要把自己当成参与者。”[1]192,[2]134
三
《泰利的街角》繁体字译本由台湾群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简体字译本由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相比于此书初版的20世纪60年代而言,无论繁简,中文译本可谓一并迟到。而相比此书高达至少70万册的销售记录而言,本书的中文版的周知率乃至或有可能的尴尬销量而言,更令人难有哪怕迟疑的乐观……不过,好在终于没有错过或漏,聊补于无吧。
虽然距初版时间相距40余年,可《泰利的街角》一书对于当下有关贫穷的研究、有关社会弱势群体研究以至于贫穷交织效应等基于社会学、心理学层面的研究仍具有经典示范效应和启蒙意义。
列堡博士以《泰利的街角》一书证明,参与式观察、调查报告的操作与实施异常复杂,它不仅需要严谨周密的学术态度,也需要专注凝神、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唯有如此,最终才可能呈现给读者的一个与自己相关的、真实但却是此前未知的世界。
“列堡博士书里最美好的一件事,就是他邀请我们穿过极远的社会距离,进到这些男人的生命之中——这些男人不再能像过去一样在街角过着生活,那样的街角已不复存在,但就在现在,他让我们能像它过去所做的一样,在一个剥夺了像泰利这种人各种希望的严酷结构体系当中,找到了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1]21,[2]16
列堡博士以《泰利的街角》一书证明,参与式观察的合理视点是社会大结构与个人小日子这样的两级视角。从这样的两级视角切入,参与并观察生活其中的黑人男性的日常生活与内心生活,运用审慎的方法和全情投入的职业精神,或可得到全新的发现。
也正是基于如此设计和操作,《泰利的街角》在一大一小一表一里互为关联的两极视点穿梭来往。于是发现,一方面,以“泰利”为代表的黑人男性一方面深受主导价值体系的熏染与把控,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在街角发展出另一套属于自己价值体系,以保护他们在主流价值体系下挫败并且受到屈辱的尊严。
此外,列堡博士也以《泰利的街角》一书再次证明,田野调查乃至于人类学个案研究仍有可以拓展的空间。数十年前他所完成的参与式观察研究至今仍极具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生活史研究和参与式观察,至今仍是这类研究的基本范式。关注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并非空话,并非一句简简单单的“走下去”“走出去”即可奏效。而所有致力于此的研究者也可从列堡博士的“街角”出发,展开社会学、人类学的新想象,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把脚弄湿”,找到中国的“街角”,找到城乡结合部无处不在的一个又一个“泰利”。
[1] 列堡.泰利的街角.黄克先,译.台北:台湾群学出版社,2009
[2] 列堡.泰利的街角.李文茂,邹小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编审,邮编:100083)
(责任编辑:连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