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

2011-08-15胡彦奇白卫卫冯小丽

种业导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舞阳县保护性耕作

胡彦奇,白卫卫,冯小丽

(舞阳县农技推广中心,河南 舞阳 462400)

1 基本情况

舞阳县是个农业大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现有14个乡镇39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93万hm2,麦播面积为4万hm2,玉米种植面积为3.13万hm2,常年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近年来,舞阳县农机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为重点,以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作业补贴为手段,以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作业主体,以农机与农艺培训相结合为先导,大力推广优质粮种植、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免耕播种、土壤深松等先进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舞阳县从2007年仅有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发展到今天的420多台。2009年开始推广“深松施肥播种机”,目前推广新型深松机30多台(单深松型)。免耕播种机播种面积由13.33 hm2发展到今天的0.53万hm2, 辐射带动实施保护性耕作0.67万hm2以上。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舞阳得到快速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

2 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的措施

2.1 因地制宜、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根据舞阳县的实际情况提倡使用大中型拖拉机进行农田作业,特别是对小麦高产攻关田,采取土地深松,根据土质情况和农艺要求,使深松层达到30 cm左右。这种作业,粉碎土壤好,不翻土,不乱土层,地表平整。在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旋耕,通过深松和旋耕,使土壤表层有机质和微生物进入犁底层,雨水可以渗透在犁底层,提高了土壤蓄水蓄肥的容量,起到保肥保墒的作用,使作物的根系能很好地发育,农作物能多吸收养分,抗倒伏,实现稳产高产,加快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步伐,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验示范推广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适合舞阳县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最佳模式和工艺路线。

2.2 保护性耕作的工艺路线

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或人工摘穗)→秸秆粉碎还田→免耕覆盖播种机播种小麦→机械喷施除草剂→机械追肥→机械植保(病虫害防治)→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机械深松(3~5年一次)→免耕覆盖播种机播种玉米→机械喷施除草剂→机械追肥→机械植保(病虫害防治)→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或人工摘穗)。

3 推广保护性耕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播种作业对比,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3.1 经济效益分析

3.1.1 节约成本 单小麦播种过程机械投入费用(每667 m2):普通种植模式为:种子39.6元,化肥130元,秸秆还田作业30元,播种前除草8元,播种作业费45元,合计共252.6元。免耕播种模式为:种子39.6元,化肥130元,还田30元,播种前除草8元,播种15元,犁、耙地45元,合计共267.6元。两者相比可以看出:使用免耕播种比传统播种在播种时作业费每667 m2少投入15元,自2007年来舞阳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总面积为1.14万hm2,共节约机械投入成本为255.9万元。

3.1.2 省工省时 每667 m2节约工时3~5个,按节约3个工时、每个工时按10元计,总计可节约工时费511.8万元。

3.1.3 增产 根据测产和农户调查,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作物每667 m2增产5%~15%,平均增产46 kg,自2007年来增产收益达1412.6万元。

3.2 社会效益分析

3.2.1 节油(柴油)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就小麦播种而言,至少可减少机车进地次数两次,根据调查测算,每667 m2可节油约3L,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14万hm2即可节油51.18万L。

3.2.2 节约劳动力 保护性耕作省时、省工,每667 m2节约3~5个工时,节约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3.2.3 促进农机具更新 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机具的升级换代,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提高了作业效率,达到节本增效。

3.2.4 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若全县4.47万hm2单季小麦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仅节约机械作业费和工时费投入至少达3015万元,小麦增产可达3082万kg,新增纯收益5547.6万元,仅小麦单季节本增效共计8562.6万元。

3.3 生态效益分析

3.3.1 蓄水保墒能力增强 保护性耕作田由于秸秆覆盖减缓了水分蒸发,土壤墒情较好。根据2009年11月-2010年3月对全县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冬小麦的抗旱耐旱性跟踪监测发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麦田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特别是10~20 cm土壤层的含水量平均高出非保护性耕作田块两个百分点。

3.3.2 改善土壤结构 由于保护性耕作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减轻了对土地的反复碾压,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3.3 秸秆机械化还田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使农作物秸秆实现了就地还田,彻底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根除了焚烧秸秆现象,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因为采取了不改变土壤结构或少耕播种的耕作方式,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王巧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应用建议[J].种业导刊,2008(10):25-26.

[2] 童成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44.

[3]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4] 路战远,张德健,李淑芳,等.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7(12):66-68.

[5] 苏美霞,李玉宏.玉米深松改土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效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6):55.

[6] 余泳昌,鲁传涛,冯春丽,等.豫东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实践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05(7):61-64.

猜你喜欢

舞阳县保护性耕作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舞阳县审计局机关党支部 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舞阳县
精准扶贫背景下脱贫地区返贫问题研究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舞阳县博物馆藏汉画像石 汉代民众身后的理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