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大重建过去两千年南方涛动指数变化 对中长期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011-08-15

科技传播 2011年17期
关键词:北半球厄尔尼诺时间尺度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热带太平洋水文记录揭示的过去两千年南方涛动指数变化》。该论文对过去千年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变化进行了重建,并对世纪尺度ENSO的变化机制及其对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00年热带太平洋ENSO活动强度受太阳活动控制,并与北半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这一结果为理解世纪尺度气候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并将有助于进行中长期气候预测。

ENSO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偏暖,同时大气环流发生异常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使热带天气气候发生异常,还可以通过大气环流等的作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

孙立广课题组首先对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古降雨记录进行综合分析,认为ENSO变化是过去千年热带太平洋降雨变化的主要因素。随后,他们从水文记录中提取ENSO变化的信号,并对过去2000年南方涛动指数的世纪尺度变化进行了重建。结果显示,在温度比现在寒冷的小冰期期间(公元1400—1850年)厄尔尼诺偏弱;而在温度跟现在差不多的中世纪暖期(公元800—1300)厄尔尼诺偏强,说明热带太平洋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可能主要受太阳活动的驱动。他们还发现,过去千年北半球温度以及气候系统的变化,明显受到了热带太平洋ENSO活动的影响。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北半球中高纬度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特征、机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的中长期变化。

猜你喜欢

北半球厄尔尼诺时间尺度
北半球最强“星空摄影师”开工啦
时间尺度上Lagrange 系统的Hojman 守恒量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同控制
时间尺度上完整非保守力学系统的Noether定理
南北半球天象
厄尔尼诺现象横行中国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大连市暴雨多时间尺度研究分析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