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

2011-08-15孙玉娟孙婉竹

唯实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孙玉娟,周 蕊,孙婉竹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

孙玉娟,周 蕊,孙婉竹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它的顺利实现不仅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还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这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解读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3]149。这一权威解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用大众化语言通俗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使抽象、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变成通俗、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对中国来说就是当代中国化,即根据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二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通过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出版、文艺工作、学习、讨论、运动等多种方式向人民大众“灌输”马克思主义,让人民群众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人民群众行动的指南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而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指导人民群众,并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正确的认识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昭示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党性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伟大的历史工程,具有实践性、时代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诸多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实践的产物,大众化是人们研究、学习、宣传、应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它既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也需要在大众化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一定的时代土壤,大众化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对时代课题的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千差万别、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现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特定国度都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践无止境,理论发展和传播也无止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共产主义,从“自为的人”到“自在的人”都要经历长期的过程,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坚持。

2.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马克思主义内涵与实质的一般意义。“中国”一词限定的是区域范围,从内容上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3]149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的同时,重点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些理论都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国际发展经验教训和我国发展实践总结的重要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特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人数多、分布广、结构复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因其社会地位不同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态度也千差万别、极其复杂。内容博大精深又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规模如此庞大、结构如此复杂的人民群众中学习、传播、普及、运用,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自觉化,必然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实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思想武器的动态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有着特别而具体、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其实质是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4]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但在现实中,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和信息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引发各种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地交流、交融与交锋,这必然对原有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冲击。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网络和科技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标榜西方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宣扬西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面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潮的相互碰撞,人们的价值选择陷入迷茫,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的提升,使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个性和关注自我,同时也导致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成员之间越来越难以达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以往人们习惯采用的单一价值引导方式,无法面对价值多元化、社会大众主体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强化的新局面。”[5]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型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加剧了价值多元化和不同制度意识形态的斗争,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巨大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冲击且逐步代替传统媒体,教育者不再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受教育者也不再是被支配对象。党和政府对传统媒体的有效控制力在互联网上失去原有的优势。这无疑会对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形成冲击,必然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宣传普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者对受众关注、研究不够,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宣传普及的对象主要是干部、党员、公务员、学生等群体,对其他群体尤其是自主创业者、私营业主、外来务工人员等关注不够;宣传往往搞“一刀切”,形式和手段单一,内容雷同甚至低层次重复,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理论需求,甚至会使人们产生抵触情绪。不少理论工作者尚不能恰当运用相关的宣传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在语言表达上不能做到通俗、生动,宣传偏重于单向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没有反馈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使受教育者厌烦和疲惫,影响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而且造成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解读和运用。同时,信息传播手段单一、方法单调、效果滞后、信息量少、效率低,不能根据受众的差异性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体系,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还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难以在新兴媒体上有效开辟理论宣传阵地。此外,宣传普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简单化等不良倾向也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3.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党内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已经暴露,主要体现在利益、民生、社会公共危机等方面,部分群众对此感到思想困惑、疑虑增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收入分配以及城乡、区域、行业差距等持续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弱势群体人数增加,基尼系数长期高居不下,社会公正问题凸显。党内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削弱了党员干部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降低了人们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党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学风浮躁、文风不正、专题研究薄弱

当前,理论界、学术界存在着理论脱离现实、远离生活和大众的不良学风。主要表现为:崇尚本本,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把现实性与学术性对立起来;“以西解马”的解释框架流行;晦涩文风盛行。[6]如果听任这股脱离实际的学风蔓延,失去对当代中国现实和问题的关注与分析,不仅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可能产生误导决策的消极后果。文风是学风、党风的语言文字表现。作为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及负责同志写的文章、讲的话、发的文件,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现实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极大的权威和感召作用,对社会风尚的形成和转变有巨大影响。可是,现在文风不正,大话、空话、套话、官话、废话满天飞,更有甚者,捏造、虚报数字,添油加醋编写经验,移花接木树立典型,浮夸政绩业绩。在学术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针对性不强,很多文章内容雷同,低水平重复;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多学科方法综合性研究。以上问题制约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保障

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关注现实问题,从制度、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

1.构建相应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制度使其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列入国家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科研部门、宣传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的领导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政策保障和经费激励为手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机制保证。健全上下联动的宣讲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宣传普及的科研教育机制。构筑以党委宣传部、媒体负责人、专家学者、受众等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督评制度,听取多方意见,通过完善科研选题、成果考核、专业评奖、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构筑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反馈机制,开展舆情调研,以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持续良性运行。

2.建设专业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队伍的素质决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形态、路径的选择以及最终的效果。[7]因此,只有努力培养一批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宣传知识丰富、思想品德高尚、通晓现代传播手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障。这就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导向,防止曲解理论、误导受众,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采用灵活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提高接受和处理信息、运用传播方法与技巧的能力,把深奥的理论同通俗化的方法结合起来。构建大众话语体系,进行话语方式转换,实现政治性文件语言向日常性大众语言的转换,不仅让公众听到,更要让大众听懂和信服。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党政机关、高校、国有企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进而辐射到农村、社区、民营企业等,组织引导这一队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农村、社区,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和政策宣传普及专家库,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整合人才队伍资源,形成各级理论宣讲队伍体系。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实行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突出培养工作的连续性,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主学习。

3.重视传播手段,提供技术保障

积极构建宣传教育的大众平台和载体,加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形成合力,为理论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升理论宣传普及的整体效果。尤其要注重理论宣传手段的现代化,在保持组织、教育影响等传统方式的同时,充分发挥传媒的便捷性、形象性、个性化、互动性、兼容性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8]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大众文化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到大众文化场域的过程,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在这个场域中展示和产生影响,大众仿佛置身于“思想超市”,选择空间大大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是其中的一种“商品”,要使大众认同、接受、喜欢、“购买”和使用,就要搞好营销。因此,借鉴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大众文化转化,就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提升大众文化人格,实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与共生,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整合力,从而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化大众的有机统一。

4.关注现实问题,增强理论说服力

走进大众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关注民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中推进大众化,使人民群众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使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使更多的民众相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执政党及其指导思想的态度。维护社会公正既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也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赋予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其他生活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通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人们对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消除腐败,使党的形象与民众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实践者,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149.

[4]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5.

[5]张敬斌.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44.

[6]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455-456.

[7]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11):177-178.

[8]胡菁菁.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8-02-25.

责任编辑:戴群英

A 81

A

1004-1605(2011)04-0033-05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向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研究》(10JDJNJD101)的阶段性成果。

孙玉娟(1964-),女,山东即墨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蕊(1987-),女,黑龙江双城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孙婉竹(1988-),女,河北沿城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