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的攻击性

2011-08-15张庆勋

黑龙江史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攻击性心理大学生

张庆勋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与管理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论大学生的攻击性

张庆勋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与管理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造成大学生伤害事件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处于转型时期的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攻击性心理。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防治。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成因,对大学生发出攻击性行为背后所潜伏的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教育界重视,以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原因;防治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发生在高校的一系列伤害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伤害事件给学生家庭造成了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中,大部分伤害事件是由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引发的人身暴力事件。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宣泄紧张和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性行为;二是转向攻击性行为。前者是将愤怒、怨气转化为相应的言行,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对象上,而后者则是把愤怒发泄到其他对象上。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栽也属于转向攻击性行为,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由于大学生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把挫折的原因归结为自身、把自己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伤害自己,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抑或进而采取自杀行为。

一、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质决定了他们处于攻击潜能的高发期

大量动物试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例如,有人研究发现基因中具有双重染色体(XYY)男子,身材往往比普通人高大,其一旦受到刺激难以控制自己的暴怒,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来自内分泌的材料也说明性激素和肾上腺以及大脑垂体激素明显地对攻击起着决定作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包括性激素在内的各种激素的分泌也非常活跃,是攻击行为的多发期。

(二)严重的心理失衡激化了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作为应试教育产物的大学生,打开他们的简历有80%左右都有值得骄傲的过去。昔日的“尖子生”一旦进人“高手云集”、“强手如林”的高等学府就会变得“不起眼”。有些大学生甚至发觉自己由“鹤立鸡群”的地位降至“鸡立鹤群的窘境。如此巨大的心理反差,使他们情绪低落、优郁从开始不服气渐渐转而自我否定、自惭形秽。此时,他们的优越和自豪感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心里充塞了难以名状的失落和自卑。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工人家庭的学生,他们会因为烦人的经济拮据而心神不宁。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其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孕育了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是孩子学习和认识一切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将被孩子所模仿学习,并牢牢地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伴随着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有攻击性行为的父母,其子女往往也有攻击性行为。不良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三种表现:(1)溺爱:家长对孩子不现实、不合理的要求,不加制止,而是一味满足、顺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的自负、虚荣和暴躁等不良心理,自我控制力差,遇到挫折就容易进行“抗击”。(2)苛求: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脾气粗暴,动辄打骂。在这种教育方式成长的孩子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喜欢以武力发泄积怨。(3)缺乏沟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不理会,顺其自然发展,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学生一般情感缺乏,性格内向,对人冷酷,极易产生攻击。

(四)高校学生管理不足助长了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一般来讲,学生的攻击性与学校的管理水平呈正相关,学生攻击的多发期,一般也是学校管理混乱的时期,学校领导重视,管理及时,处罚得当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的攻击。在大学迅速扩招后,一系列管理和教学工作跟不上,工作粗放,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在学校的管理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管理不能育人,对学生的批评训斥多于教育和帮助;日常处罚多于宣传和预防。技术处理不适当:管理者很难从攻击事实、责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其他学生的认同三者的权衡中确定处理的最佳适度,处罚畸轻畸重,对学生的处理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沉迷于网络世界——闭锁

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的失败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便把自己封闭于网络世界之中。首先在互联网上大学生们可以用“虚拟”的我,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和网上传呼等手段与对方进行联系和交流。在网上他们对丰富、直观,形式多样,易于理解的信息不加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占有,久而久之便走人误区。根据国外的研究,痴迷于网络的人多为有不同程度躁狂和社交恐怖症的人,从个性特点看,敏感、喜欢独处、缺乏亲和力,易于攻击,有的甚至成为网络黑客,进行网上犯罪。其次,大学生处于性成熟阶段,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

二、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

(一)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常常能填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一个人思想不正确,心理就容易发生扭曲,认知出现偏差,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正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尤为重要。大学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指思想品德,还包括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人生境界,最重要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当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其树立健康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倡导“说理教育”的文明管理理念。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只有保持一种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开放心态,才可能防止由内向、孤僻、自我封闭而引起的种种心理扭曲和病态。要注意进行回报社会、善待他人的爱人教育,理解人、尊重人的尊人教育,注意沟通、合作、平等协商、诚信明礼素质的培养,努力建造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例如,有的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一句话训练”活动就比较好。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太强,说话往往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说粗话、怪话习以为常,有的甚至以出口伤人为快事。通过“一句话训练”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文明、谦虚、亲和的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注意克服出口伤人的坏毛病。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少年口语表达的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一个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长期心理扭曲造成的认知错误。有心理障碍的人就像埋在土里的地雷,不知何时会在他人毫无防备的状态下一触即发,因此,心理疾病重在预防。预防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必须首先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将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情绪或愤怒及早排除或释放,以维持心理平衡,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避免攻击的发生。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教师,让学生直接倾诉,自由谈论自己的暴力冲动和感受,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表示同情和理解,适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指出攻击的严重危害,教会学生自我克制,最终将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的迁移或升华。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协调教育

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绝不是学校一个单位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首先,父母应当掌握家庭教育的艺术,改变对子女的不良教育方式,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中种下爱的种子,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其次,社会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暴力势力,严格控制大众媒体对暴力思想的渲染,阻止暴力文化泛滥成灾,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向社会倡导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绿色网站,鼓励人们的热爱社会行为,培养人们处理各种冲突、挫折的社会技能。最后,学校要注意与家长和社会其它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向,及时发现具有攻击倾向的学生,防患于未然。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5,(7).

[3]乔建中.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攻击性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心理感受
二维码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