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志书地图中存在的问题
2011-08-15孟宪宇
孟宪宇
(宾县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宾县 150400)
在已经出版的一、二轮志书中,笔者经常发现地图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逻辑性错误、图例设计不合理、高程与距离不准、地名(或山名)、河名标注不准、没有地图编制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志书地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有损于志书的整体质量。就此,笔者归纳下面几个方面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对策,阐述个人的观点,请修志同仁批评指正。
一、志书地图中经常出现市中有市,县中有县的逻辑性错误
1.市中有市的问题。省级市下辖地级市,地级市下辖县级市没问题,可是在地级市地图(或政区图)、县级地图(或政区图)内,在其行政中心(地、县级政府)驻地的城镇内,标出“××市”与地级市或县级市名称完全相同。这种逻辑性错误,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该城镇的地域就是“××市”的地域。这种标注问题占笔者所见的地级市、县级市志书的十之五六。志书地图的图例中一般都有市级行政中心(市政府)驻地的标识符号,只要准确标注在地图的相应位置就可以了。如果要标注,也只能以地名形式标注“××”,如“哈尔滨”或“哈尔滨市政府”,不能用“哈尔滨市”。
2.县中有县的问题。例如,××县地图(政区图)县政府驻地××镇内,用文字标出××县,形成了县中有县,给人一种错觉××镇的地域范围即是××县的地域范围,出现了××镇等于××县的逻辑错误。这种错误占笔者所见县志地图的十之六七。避免这类问题的办法,县志地图的图例中有县级行政中心(县政府)驻地的标识符号,只要准确地标注在地图上就可以了。也可以在县级行政中心(县政府)驻地标出“县政府或××县政府”。在国家级、省级地图上,一般在县级行政中心(县政府)驻地“××”镇位置标出“××”县的县名,而这“县名”是以地名出现的,一般与驻地镇的“镇名”相一致的;同时,也体现了行政区划名称。当然,也有例外的,一个字的县名,往往标出区划名称来。如“黑龙江省宾县”,国家级、省级地图在其县政府驻地宾州镇内标出“宾县(也有省市不同版本地图在宾县两字下括注宾州)”。这里出现了地名“宾州”与行政区划县名“宾”的不一致,问题在于“州”字与“县”字,均为行政区划级别用字,“州”大于“县”,不能称“宾州县”。因此,用行政区划名称“宾县”代替了地名“宾州”。但是,在国家级、省级地图上并没有把“××省”几个字标注在省会“××市”内。
二、地图不规范问题
1.版面小,看不清地图内容。一些市县志书地图,仅用16开版面,看不清标识符号、文字和区域界线。读者如果要看得用放大镜。这样的地图给人的感觉小气、不大方、不庄重,与志书是一方重要文化成果的地位不相称。
2.图例不规范问题。图例设计不合理,常有图例中的符号与地图中的标注符号不相符,甚至个别志书没有图例。有的志书地图中图例符号仅几个,没有比例尺,没有单位等。
3.地图的着色与文字标准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很多,读者很难看出区划界线,以及地名文字标注所指的确切位置,文字大小、字体、颜色不标准不统一等。而且,有一定数量的志书地图是黑白的,或着一种颜色,让人难分辨行政区划,地势与地貌,看不出地势的走向与高低。
4.志书地图中漏标标识符号。最典型的是漏标市政府、县政府驻地镇的镇政府标识符号,只标市政府、县政府驻地符号。一些志书地图不标出经纬线,也没有方向标识,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三、高程与距离问题
1.高程问题。例如,一轮修志,《××县志》中的《地势地貌图》,采用的是黑白图,看不出地势的高低、走向。此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丘陵与山地上,最高海拔929米,平均海拔约245米。可是4处山峰却标出6988米、4557米、4283米和2595米。这都高于黑龙江省的最高峰大秃顶子山的1690米(2002年1月第五版,总参谋部测绘局编制,星球地图出版社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另外,2002年2月第一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与哈尔滨民政局编制,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哈尔滨市政区图》为1668米)。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制图时,数字标注的不清楚;二是编修人员地理知识缺乏,东北没有这么高的山,没有及时纠正;三是地图制版与文字版面形成的时间不一致,懂地理知识的编校人员没有见到地图清样,见到时成书已完。
又如,一些志书中,经常看到同一个山峰的海拔高度,地图与文字中数据不一致。地图中没有注明何年版、何单位编制,文字中又没有写出何时测绘(版本)的数据。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校对不认真;二是没有标出编制、出版单位和测绘的时间造成的。
2.距离问题。志书中距离的表述问题较多,如××县(乡镇)距离××省城(县城)××公里。这里的“××县”、“××乡镇”,一般是指地域范围,应是“××县政府驻地”、“××乡镇政府驻地”(近于点)距离××省城、××县城××公里。这里的省城,是指省会城市的市区;县城是指县城的城区。又如,某县志概述中,“××县城距离××市区××公里”。一般可以理解为直线距离,可是笔者用尺测得,实际是公路距离,两者相差30余公里。因此,在叙述两地距离时,一定要说明是直线距离,还是公路距离。
四、地理位置的叙述上存在问题
如,××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实际上该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原因是混淆了“黑龙江省”与“黑龙江省会”这两个概念造成的。其实,这个县的地域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城区”的东北部,如果以“黑龙江省”地域中心看,这个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
五、地域名、山名、景区名称与企业及项目名称问题
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坐落在某地、某山、某景区,这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体现,在地图或专业地图中标出它们位置和名称实属必要。可是,为了单独突出某单位、某企业、某工程,不从全书、全图整体大局出发,没有统一的标准条件,随意标注其位置与名称实为不严肃。经常出现前为“某”(单位、企业、工程),后为地域名、山名、景区名的书写与标注方式,突出了“某单位”、“某企业”、“某工程”,违背了以地域、山名、景区名在前的冠名方式。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2日,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可见,一般都是地域名在前。
另外,标注的名称有不准确、不合理问题。如,2006年10月由宾县民政局编制的《宾县地图》,在宾县满井镇的松花江南岸标出:“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可是,在水利工程图和某地图上,却标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多了“子”字。航电枢纽工程附近有“大顶山风景区”,其主峰“大顶子”,海拔275米。宾县境内的另一主峰“大顶子山”,海拔685米,距离航电枢纽工程直线距离50多公里。因此,称(标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不妥,标注“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以风景区名冠名)或称“大顶子航电枢纽工程”(以山名冠名)合理。
又如,存在因景区、森林公园建立,命名山名的情形。1998年8月,国家林业部批准在宾县境内的宾西林场建“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可是,一些地图、旅游图与报刊上,标注(或称)“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多出“山”字。2006年10月宾县民政局编制的《宾县地图》中,在此标出(命名)“长寿山”海拔315米,体现了山是由人命名的(宾县民政局下设县地名办公室)。
六、地图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1.同一条河流,县、市地图标注的位置不同,出现了张冠李戴的问题。如,《宾县地图》(2006年10月宾县民政局编制)中的“青阳河”标注在枷板河上游的支流上(位于宾县宁远镇内,2001年前为宾县青阳乡内,因河得乡名);《哈尔滨市政区图》(2002年2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与哈尔滨市民政局编制)中在“青阳河”的位置标出“石洞河”,而“石洞河”实际位于宾县蜚克图河上游的支流上(位于宾县平坊镇内,附近设有石洞村,因河得村名)。可见,同一条河流标注的错误。
2.同一“镇政府驻地”,县地图与省、市地图标注的位置不同。如,2001年3月1日,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宾县撤乡并镇,其中,平坊乡并入松江镇,松江镇更名为平坊镇。之后,平坊镇政府驻地设在平坊村全孝屯(即原平坊乡政府驻地),一直未变。可是,《黑龙江省地图》(2011年)、《哈尔滨市政区图》(2002年)中,宾县“平坊镇政府驻地”却标注在原松江镇驻地(弓棚子),这里实际是“平坊镇松江街办事处”,直线距离平坊镇政府驻地约15公里。出现这种标注的差异,是对省民政厅文件的理解与具体执行落实情况不同造成的。
3.出现村屯名称标注的位置和标注的文字错误。
4.相当一部分志书地图,没有注明地图编制单位和出版发行单位,没有注明某年某月第几版。使人产生疑问?此地图权威性如何,是志书时间断限内的,还是断限外的地图。
七、志书地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与对策
1.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志书编修者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肃认真修志态度,对志书地图不重视。
(2)一些修志者地理知识缺乏,普通逻辑知识不足,发现不了志书地图中的问题。
(3)修志资金紧张要节省,地图的效果、规范性、科学性如何就不考虑了。
(4)认为地图大多为测绘、出版、民政等专业与权威部门编制出版,地方志编修部门不必改动。
2.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对策
(1)重视地图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资金、人力和技术的投入。
(2)编修人员要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掌握当地的地理知识,熟悉地情,对山山水水,城镇村屯,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和重点单位等,有一定了解。
(3)聘请专业的测绘人员、地理知识教学人员参与志书地图的编辑与校对。
(4)志书的编修者,对志书地图的采用、编辑要有自己的观点与主见,使志书地图更趋于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