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笔势”形成的因素及方法
2011-08-15周林
周 林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河南南阳 473009)
楷书“笔势”形成的因素及方法
周 林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河南南阳 473009)
楷书的笔势主要由形势、体势、态势、气势等多种势能因素构成,笔势研究旨在探讨点画合乎规律的走向与运行轨迹;笔势具有综合性审美特征。影响笔势的因素有笔顺、发笔、过度、使转、留住、折搭、牵丝、游丝等。掌握用笔的韵律和节奏,注重字与字之间参差错落的变化,善于字中造势是取得笔势的主要方法。
笔势;笔顺;发笔;使转;韵律与节奏
楷书又称正书,真楷,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书体,要想写得灵动、活泼而不呆板,笔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字有了笔势,才能血脉贯通,形体才生动耐看。
笔势之论,最早出现于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画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后历代书家也多有论及,如王羲之《笔势论十二意》:“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清王澍《论书剩语》:“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去来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而相背往来,不可端倪矣。”
创作一幅作品,从笔落纸上,直到整幅写完,笔锋运动的过程也就是笔势形成的过程,我们常称之为“贯气”。随着用笔轻重疾徐、提按顿挫、中侧藏露、方圆顺逆等变化,每一个点画,每一个字,都呈现了不同态势。上一笔收笔时所产生的能量,正好成为下一笔起笔的势头动力,于是,相临点画间、字与字之间,都有相互呼应的关系,使整幅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笔势是指点画合乎规律的走向与运行轨迹,是研究点画与点画之间内在与外在的联系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书法的形体、态势和气势。其二,是每一种点画各自顺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如长短、肥瘦、曲直、方圆、正斜、俯仰、巧拙,锐钝、温峻等,书写时对这种形体姿势的把握,不同于书写任何一种笔画时必须共同遵守的“笔法”,而是把共同原则运用于具体特殊的形体势态之中。因此笔势会因时代和书写者的性情而表现出各式各样形式。然而,笔势必须笔法娴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如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从结字整体上来看,笔势是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笔意又是在笔势进一步相互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只有三者都具备在一体中,才能称之为书法。”
楷书点画与点画之间不像行草书那样有明显的映带牵丝联系,每个点画似乎是相对独立的,这就使得楷书取势更加困难,而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楷书必须是笔笔断而笔意相连,形不贯而气贯。笔势多从内出,盘纡于虚,难寻踪迹,可谓无形之使转,但点画之间无不贯穿一种内在的联系,即点画之间必有精神挽结之处。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笔顺。掌握楷书的自然笔顺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笔画之间的贯气与意连。楷书的笔顺有自上及下,自左至右,由中旁及,有里及外,分肌劈理,因势利导。只有圆熟于笔顺,其势才贯通得自然。
(2)发笔。发笔是指起笔的方法。楷书的发笔有藏、露、方、圆之分,除露锋起笔用顺笔取势以外,其余皆须逆锋取势,或空中作逆势,或纸上作逆势,因为,逆锋起笔最得势,更能增强楷书流动的笔意。就像打拳,先有一个回收的动作,打出去的拳会更有力量。
(3)过度。指上画收笔与下画发笔之间的过度动作。点画衔接处要精熟于“度”。蒋和《书法约言》说:“度者何?一画方竞,即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势停住,所谓行见于末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度”是楷书取势的主要笔法,有隔笔取势,空际用笔,暗渡陈仓之妙。陈铎曾《翰林要诀》亦谓:“度者,空中虚打势,飞度笔意也。”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要领是度的具体运用。知度之妙用,笔画才能灵活。但度法要出之自然,不露行迹为贵。
(4)使转。书写楷书要精于“使转”。孙过庭《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所谓使转按孙氏自己的解释是:“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镮前提盘纡之类是也。”楷书之妙贵于笔笔能兜得转,用笔十法讲究十曲五直,当以曲势为主,于曲势中求力求势,则能避免僵盲呆板之弊。“使转”有字内之转与字外之转两种,字内之转源于篆法,即在运笔转折时暗换笔心,始终保持中锋运笔,其转法如折钗股,有一种富有弹性、力度和张力的弧度之美;字外之转源自草法,于楷书而言,盘纡于虚,为无形之使转,虽不着纸,却极灵动。这一切则源于灵活的腕法,心能使腕,腕能转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于使转中形成字势、行气。
(5)留住。所谓“留”如蒋和《书法正宗》所谓:“笔势往也,要必有以蓄之,所谓留不尽之情,敛有余之态也。”即在书写楷书的过程中,能留得住笔,不尽展其势。以合化开,以缩代伸,缩短某一笔画,收敛有余之势,虽笔短却意味深长。有“将军欲以巧服人,盘马弯弓惜不发”之势。如楷法中常常用长点代替“捺”,以横点代替横画,以垂露替代悬针等等。都是以收缩点画蓄势待发。而采用敛蓄的方法,则势愈敛愈足,气愈蓄愈厚,往往可以产生奇特的效果。
(6)折搭、牵丝、游丝。所谓“搭折”是一种相互呼应的用笔方法,“搭”是指发笔逆入时搭锋向上微露出的锋芒,“折”是指收笔时反折向下并微露锋芒。“牵丝”即在收笔时将锋顺势带出一缕墨痕,与下一笔的发笔遥相呼应。“牵丝”又称之为“高空游丝”,即在收笔时腹中带出的一缕墨痕与下一点画相连贯。折搭、牵丝、游丝在行草书中应用较多,在楷书中极少应用,但偶尔为之,亦可増强楷书笔势的流动感。
楷书写到得势除了以上因素以外,还与作者充沛的笔力、圆熟的笔法和结体、富有韵律的节奏、丰富的墨色变化、灵活的腕法等因素有关。同时还要注意每一点画的收笔和每字的末笔,收笔要圆,并且要收归画内。经验告诉我们,若每个字的末笔结束得好则字态有余妍。正如前人所说:“真则字终意不终,草则行势不尽。”初学者只有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久而久之,笔势自然形成。苏东坡《论书》道:“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就整幅作品而言,笔势是由结构、行气、章法所构成。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行气,行与行之间的内部联系组成了章法。楷书的行气主要是靠体势的变化来完成的,因结体的变化而产生的势称之为“体势”。楷书的行气又涉及到以下几个因素:
(1)要掌握用笔的韵律和节奏。楷书用笔要有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的韵律和由此而产生墨色浓淡枯润的变化。如若以平均的速度去写字是断不能产生行气和墨色变化的。楷书虽以沉着为主,但沉着中要寓有一种灵动的笔意,这样字才能显得生动。正如《王燕楼书法》云:“真书神静,行书神动,静而挟飞动之势,动而余渊穆之情,真行乃入三味。”
(2)要形成参差错落的变化。楷书贵于参差错落中各尽字的姿态,使其有虚实、疏密、大小、奇正、长短、开合、伸缩、肥瘦等变化。包世臣《艺舟双辑》中说:“古帖字体大小颇有大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若上下一等,前后平齐,状如算子,不但缺乏自然意趣,也产生不了行气。
(3)要善于字中造势。书写楷书字的结构要切忌太平正,太平正则无势。要学会造势,一般将局部的字形结构或偏旁部首微微欹侧倾斜,从而产生一种向下跌宕起伏的势能。或左伸右缩,或左缩右伸,或纵势微向左倾斜,或纵势微向右倾斜,通过左右摇摆不断调整字的重心,但总体上要保持字的重心要相对均衡。
由以上分析可知,楷书的笔势主要由形势、体势、态势、气势等多种势能因素构成,势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效果。以上分析的方法只不过是以形求势的剖析之法,初学者即使从理论上明白了笔势的含义,但用之于实践,未必能得势,因其中还涉及到功力的精深、法度的圆熟以及个人艺术修养等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勤学苦练,才能有所悟通,一旦得势,则可进入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此外,还要从学问中开拓自己的胸襟,又要从自然界中开拓自己的眼界。人文与天地造化相参,自然精神内蕴,气脉贯注。
对于初学者而言,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创临章第一》中的一段话很有参考价值,其中云:“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逼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正手脚”就是指字的笔画,如横、竖、撇、捺之类,先把它们摆端正。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尚不能照顾到全体。到了第二遍能准确找到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就不错了;第三遍就应该能做到稍微像原本了;第四遍,是应该注意到笔法、笔势的时候了;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灵活地纵、横运笔挥毫了。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未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可见,笔势的形成绝非是朝日之功,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唐书会要》云:“我今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形势,唯在求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这就告诉我们,笔势固然重要,但初学不应从笔势学起,而应从笔法求骨力开始。
[1][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张超.书论辑要[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管仲.管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4]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5][唐]张彦远.法书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884.
[6]房弘毅.历代书法精论:清代卷[G].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7]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宗白华.美学的散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9]沈尹默.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10]张锡庆.书法十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佑法)
J292
A
1007-7111(2011)01-0040-02
2010-10-25
周林(1961—),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