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谐寝室关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011-08-15冯鑫,鲍军
冯 鑫,鲍 军
(重庆大学 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寝室关系是高校大学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大学生生源来自不同地方,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个体素质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高校大学生在处理寝室成员关系上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在笔者从事的辅导员管理工作中,遇到和处理了大量的学生寝室矛盾和问题,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寝室主要、常见矛盾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来解决寝室矛盾,构建和谐寝室关系。
一、构建和谐寝室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寝室关系,关键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大学生寝室矛盾表现为高校大学生寝室内部成员之间利益冲突、性格碰撞等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当前,大学生整体数量不断上升,高校集中住宿模式和“重学习教育,轻生活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寝室矛盾问题不断激化,趋向紧张,并且这些矛盾问题日益呈现出多量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另外,有些问题因涉及学生个人生活隐私方面,辅导员或其他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处理和干涉问题过程中又存在学生排斥感强、问题解决难度大等特点。面对如此形势,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人员,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寝室矛盾的重视,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构建和谐寝室关系已经显出极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构建和谐寝室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寝室是高校大学生日常相处最稳定、最长久的生活场所,其寝室成员之间营造的关系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个性各异,大学阶段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大学生之间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在寝室里碰撞交织,将对每个成员产生直接影响。一种和谐共处、团结友好的整体关系和氛围无疑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促使其顺利成长成才。倘若关系紧张,甚至非常不和,势必会给大学生活涂上一层阴影,还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逃避、无法放下的“心病”。因此,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解决好寝室矛盾,处理好寝室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升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解决好寝室矛盾,有利于促进高校管理与发展
寝室还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的重要阵地。解决好学生寝室矛盾,构建和谐寝室关系也能够促进高校育人管理的整体发展。和谐的寝室关系,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促使寝室成员在学习上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从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另外,在笔者处理过的学生校外住宿问题中,寝室关系紧张、矛盾恶化成为学生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寝室矛盾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可能升级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隐患。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高等学校的稳定,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成效。”要求“各高等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日程,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1]。解决和处理好寝室矛盾,构建和谐寝室自然成为教育部所要求的“公寓管理”的题中之义。
二、当前大学生寝室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正如前文所分析,由于高校大学生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个体素质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寝室集体生活中常常出现多种摩擦和冲突,甚至是很小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矛盾的直接“导火线”。
(一)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寝室团结
实例一,2007级法学一个女生寝室,住6个人,其中2个人一贯睡觉很晚,即使是12点断电后也要再过1个多小时才开始洗漱,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对此,其余4人意见很大,特别是其中1个睡眠质量差的学生,在多次沟通无效后,最后无奈提出了换寝室要求。
虽然学校有明确的就寝断电、统一作息等制度规定,但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再加上不同专业班级交叉混合住宿寝室在课程安排、作息时间等方面的不一致,成为引发大学生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不同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整个寝室的团结,如个别学生有些不良嗜好,在寝室抽烟喝酒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影响其他成员的生活环境,等等。
(二)“小团体”主义伤害学生感情
实例二,2008级商英某女生寝室,住5个人,其中3个重庆籍,2个贵州籍。自入学开始,该寝室学生就因老乡关系,分成了两个“小团体”。3个重庆籍学生彼此关系友好,行动一致;但和另外2个贵州籍学生却多有摩擦,造成双方同学彼此对立的情形。
实例三,2007级商英女生中的一个寝室,住6个人,其中1名女生成绩优秀,生活较为质朴;而被其余5名家境较好、比较贪玩、学习成绩较差的女生所孤立。这5名同学甚至刻意营造彼此“友好”关系,来凸显对这个女生疏远的态度。
上述所举的两个案例,无论是生源地域,还是学习家境差异,本身并不必然构成冲突性矛盾,这种差异在任何高校寝室都存在普遍性,属于正常、合理情况。但由于部分学生不正确的“拉帮结派”、“小团体”主义意识作祟,却成为大学生寝室矛盾的又一常见现象。
(三)“个人主义”激化寝室矛盾
实例四,2008环境艺术设计某男生寝室,其中1名男生,无论是别人在学习或是休息,他使用个人电脑时总是把音乐声音调到最大。在寝室卫生上,也不参与集体内务的清洁工作。其余5名男生在多次沟通无效后,甚至以吵架方式,企图逼此男生搬出该寝室。
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部分学生受其自小的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影响,养成以自我中心、个人至上的习惯。和寝室同学相处时,不懂得尊重别人和服务集体,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想法,个人权利意识强,而公共责任意识淡薄,比如在处理寝室卫生、缴水电费等公共事务时,过于依赖别人,推卸自己的责任。高校寝室本身生活空间和资源有局限,还有部分学生在使用寝室公共资源时,只顾及自己利益而不断激化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
(四)学生心理问题构成寝室关系的隐患
实例五,2008级法学一女生寝室,其中一名女生性格孤僻,在入学之后,由于家庭变故,以及自身学习压力较大等因素,心理障碍不断加重。在寝室生活中表现出异常行为,比如半夜起床拖地。寝室其他成员对其唯恐避之不及,用异样的眼光对待她,甚至不敢与其讲话交流。
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的心理、性格尚处于不健全的塑造状态,更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这些在录取入学时未必能全部及时地发现处理,而在长期的寝室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性情暴躁习惯对别人发脾气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成为寝室关系的一大隐患。
三、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构建和谐寝室的办法与途径
通过以上几个具体案例和主要矛盾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大学生寝室矛盾的多样化的特点。作为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进行个案分析,“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矛盾现象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一)加强寝室制度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高校应当健全和完善学生寝室管理的相关规定,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加强学生对寝室管理规定的学习教育,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签订本寝室的共同协议明确要求,让学生自主管理,相互监督。在实例一中,笔者在了解情况后,对该寝室两名女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要求和建议该寝室设立“寝室公约”,统一作息时间来解决问题。
寝室的全体成员应当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尽量统一起居时间;遇到特殊情况时,先与寝室成员沟通协商。辅导员还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杜绝寝室里不文明现象,倡导“无烟寝室”等。在不涉及原则性的生活习惯差异上,引导学生通过彼此宽容理解、换位思考,来减少争执,消除摩擦,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二)禁止“小团体”主义,强化学生集体意识
无论是生源区域差异,还是学习成绩差异,寝室是属于一个共同集体的,在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下,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和接纳每一个人,不要厚此薄彼。几个学生构成的一个寝室集体,由若干寝室集体构成学院、学校的学生整体。辅导员应当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明确集体意识。有些学生喜欢与寝室里性格“合得来”的个别同学十分亲近,但却疏远了其他人,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不反对建立有深度的友谊,但决不能以牺牲友谊的宽度和广度为代价。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开阔胸襟广交朋友,不搞“小团体”。
(三)杜绝个人主义,强化公共责任意识
寝室这个集体对大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学会担当社会公共责任,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大多数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必须明白和学会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学生在争取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明确和担当相应的公共责任。在实例四中,笔者专门和该男生同学多次思想谈话,陈明利害关系;并组织了该寝室的内部交流会,各抒己见,把对彼此的看法和态度用友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共同寻找问题的根结所在。最后该男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向寝室成员公开道歉。其寝室其他同学也认识到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不当之处。
(四)重视心理问题学生的辅导教育,防患于未然
对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学生,无疑是高校辅导员和其他学生工作管理者重点关心和教育的对象之一。在学生寝室安排“信息员”,及时汇报学生在生活中的异常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一定要及时处理,这类学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寝室矛盾比其他矛盾更具紧迫性和严重性。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不仅会恶化寝室矛盾,而且寝室矛盾又会反过来加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实例五中,笔者在发现情况后及时联系该生家长,并咨询学校心理咨询专家,最后在与其家长协商后建议该女生办理休学回家调养治疗[2-3]。
(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共同的健康的兴趣爱好
通过组织校园课外文化活动,培养共同的健康的兴趣爱好,促进寝室成员之间感情交流。可以说,集体活动的有无和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寝室的团结程度。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重视寝室的集体活动,它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室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寝室成员应当积极参与配合集体活动,在“共事”中学会“共处”。
在处理学生寝室矛盾,构建和谐寝室关系过程中,除了辅导员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寝室成员主动协商解决之外,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杠杆作用也是一大法宝。通过设立寝室长和一层楼的寝室负责人等学生干部,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通过“学生管学生”的方式相互监督,互帮互助,来缓和和解决寝室问题。另外,还可以尝试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寝室,这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当然,支部建在寝室并不是说一个寝室建一个支部,可以以层或栋为单位建支部。设立党员模范寝室或者学生“党员监督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示范带头的作用[4-5]。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寝室矛盾和问题也呈现多元化特点,这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既带来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拓展学生教育管理内涵、提高学生工作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站在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高度上看待学生寝室矛盾解决的管理教育工作,积极实践,认真总结,不断创新,努力尝试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教育方法。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3):31.
[2]谢瑞军.高校公寓社会化后的学生教育管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0.
[3]蔡联群.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初探[J].江苏高教,2004(5):123.
[4]马可,唐亚凌.独立学院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能力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2010(10):196.
[5]陈开红,陈秀君.浅谈如何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