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2011-08-15王永春孙喜庆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航空航天动力学课程

王永春,孙喜庆,高 原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提高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王永春,孙喜庆,高 原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如何提高本科生授课质量,一直是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课前备课到上课教学,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技巧,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旨在提高本科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科教学;授课质量;教学效果

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作为航空航天医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第四军医大学空军临床医学系学员的重要军事必修专业课。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相关专业课程,学员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今后能否更好地为国防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授课质量的提高一向是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学文化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医学前沿的不断推进,以及大学本科生源结构和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对教者的课题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也有了新的需求。通过多年从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经历,经过长期不辍的观察总结,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认真备课”为基石,以“灵活教授”为阶梯,以“课后辅导”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才能真正的提高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的有效性。

1 奠定基石,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轨道区分备课

备课,许多教师会认为不值一谈,认为只要掌握课本知识、准备好教案就可以了,我们倡导多年的备课首先要备学生,在备课时没有得到落实,可能存在下述的不良现象,备课完全是从教者的角色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甚至有许多东西是强加给学生的;面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同轨道的教学,都是一套教学方案;学生学习这门课会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困难,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应该充当什么角色,都是心中无数。教师的备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效益首先取决于备课的质量,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从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开始。然而,如何备课,怎样写教案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怎样备课才能适应学生的口味又能达到一定的教学需要呢?

1.1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哪些需要熟悉,哪些只是做一般了解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师者必须了然于心,才能向学生讲解清楚、突出重点难点,才能条理清晰,有所侧重的科学分配课堂时间。有许多教师反映课程标准制定的笼统、不具体。我们在备课时,可以把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将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进行细化,具体落实到备课中去,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针对学生的学历层次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超越和滞后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针对本科生的教学,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如果只是一味注重拔高,对前沿科学做过多的讲解,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畴,反而忽视了教学任务中的基础。而以研究生为教学对象的教学,应该主要以医学方面前沿进展为主,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对于基本知识,应该简单复习、一带而过,如对过去学过的知识点做过多讲解,占用大部分宝贵的教学时间不说,很多学生会认为“热剩饭”没多大意思,真正的学习任务没完成,反而容易走神,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针对不同的学历层次,在备课的时候区别对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1.3 富有启发性课堂提问的合理设置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疑”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起点,有疑才有思[1]。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交流探索的欲望。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置于上课伊始,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置于课中,拓宽学生思维,使教学过程高潮迭起,也可以置于课尾,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2]。例如,在航天医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播放一组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视频及活动照片,在将航天员面部肿胀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为什么航天失重环境会对人的活动及面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样,学生便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自然就此问题展开了课堂信息交流。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充分发表见解,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把知识结论全盘托出。当然,要做到这些,备课中巧妙地设置问题尤为重要。

2 搭好阶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课堂氛围灵活授课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属于医学和物理力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内容多、知识覆盖广,再加上我国的医学本科生大多缺乏物理知识,这对课程授课内容的理解是一大限制;另一方面,该课程又是一门前沿学科,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这门课程的理论与结构更新较快,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大。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积极探索的内容。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践,坚持创新、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尝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授课形式,在有力推动了师资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理论授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虽然也属于医学范畴,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医学,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在航空航天动力环境(如超重、失重、冲击等)中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及其防护措施。由于我校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员毕业后直接服务于空军部队,不仅要求其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要达到相当的程度,更要注重于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实验课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实验教学不仅能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种装备的实际应用能力。突破传统的实验课程设置,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又设置了案例想定、自主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经过这种穿插复合性的课程设置,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的教学有效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适应部队实际需要的能力。

2.2 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课堂教学必须符合一般的教学规范,具有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外,还要采用多种的教学培养模式[3]。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以下三种模式值得采用和借鉴:①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式教学,如上述提到的关于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会发生面部肿胀的教学方式,就属于此类范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案例式教学,如在救生一章的教学中,可以首先预先设定一个热带雨林的情景,让学生尝试提出在这种环境中救生的预案以及可能使用的救生装备等,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救生装备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③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探究式教学,例如在失重对抗措施的授课中,由教员讲述失重时人体的生理病理出现的根本原因,学员据此提出各种失重的对抗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启发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2.3 多媒体与教学教具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广大教师所采用。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不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由于各种3D动画、视频的综合应用,使得传统教学中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信息量、优化了课堂节奏,显著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然而,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的教学中,有诸多仪器设备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如抗荷装备的应用、抗荷动作的实施、地面弹射的体验等,这些授课内容仅依靠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不能胜任。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教具,如救生中的各种装备、抗荷装备中的抗荷服、飞机的弹射座椅等,实物演示及体验贯穿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加适应部队的实际需要。

3 培养兴趣,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于不断反复的过程,再好的课堂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吸收所讲授的内容,由于受到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课堂能传授的知识有限。因此,在课堂以外举行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巩固所学,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航空航天医学事业,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

3.1 开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课外课题实验设计

为加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他们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我教学组在课程教学期间,积极开展“课外实验设计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选题、提出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课外实验设计报告会,对于选题好、方法可行的课题给予奖励并予以一定的资助。这类活动使学生熟悉了科研工作的全部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初步科研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2 举行巩固专业知识的知识竞赛

为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其所学,在课程教学期间开展了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竞赛。竞赛题目的选择不仅侧重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添加了诸多结合部队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内容。这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军事医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自觉性也相应提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开办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学科网站及网络课程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招收的本科生也逐年增加,这么多的学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了勤与学生交流,主动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不仅增设了网络课程,还开办了学科专业网站。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教研室师资力量、学科概况、科研方向,以及授课的章节等信息,也可以在线观看课堂授课录像,可以提出问题,而相应章节的教师在24小时以内予以解答。依托此平台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作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自由交流、制定个性化学习方式,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 组织强化专业思想的主体辩论会

为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思想,增强学生服务部队、献身航空航天医学事业的信心,纠正学员认为在基层场站卫生队工作是大材小用的错误认识,本着坚持素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的宗旨,教学组开展了“航空军医是否重要”、“医学专业本科生下基层是否大材小用”等主题辩论会活动,大力开展“爱党爱军爱航空医学”的思想教育。通过热烈地辩论活动,更新了以前道听途说的片面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激发了学生为部队服务,献身航空航天医学事业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时代的需求,作为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始终把“扎实备课”、“灵活授课”、“善于辅导”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学习欲望,把我们有限的教学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1]黄新民.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1):101 -104.

[2]郑子瑜.将问题情境引入职高数学课堂[J].中等职业教育,2009,35:46 -48.

[3]石 菲,孙喜庆.关于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81-283.

G642.0

A

1006-2769(2011)03-0556-03

2011-03-04

第四军医大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

王永春(197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与科研。

猜你喜欢

航空航天动力学课程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超级计算机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航空航天还能“飞得更高”——关于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建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