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教育及医疗行为中的人文思考

2011-08-15郑敏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师关怀

郑敏娟,潘 峰

(1.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超声科,陕西西安 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 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 710004)

医学教育及医疗行为中的人文思考

郑敏娟1,潘 峰2

(1.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超声科,陕西西安 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 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 710004)

分析了我国当前医学教育和医疗行为中人文精神发展历史、现状,探讨了医疗环境中造成人文精神不足的原因;并从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质、推进校园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医疗环境人文精神建设提出了建议。

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环境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医学院校的教育水平也相应提高。然而,当前医疗行业及医学教育仍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是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医患纠纷,另一方面是百万医疗工作者不堪负荷的工作环境(包括医教研),医疗改革作为一个涉及制度、经济乃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一个大课题,是政府和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作为服务于教学医院的医疗工作者,更应积极探索。本文就当前我国医疗行为以及医学教育中,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哪些可改善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 当今医疗模式需要人文关怀

医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细菌、病毒等外部因素的介入,也有肿瘤、新陈代谢等内部微观环境的改变,心理、精神因素也可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很多医疗介入属于人文关怀范畴,并且始终应该是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一位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和临床训练的医师都应该知道,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师面对的不仅是疾病,而是一个有疾病的社会人。但是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即使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医师,也难以做到真正关爱病人。现实中医疗行业并不缺乏具备各种专业技术的人才,需要的是能真正发自内心关爱病人的医务人员,不仅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还能体察病人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虽然医学技术能够治疗或改善机体的某一部分病痛或机能,但是医师接触病人时要面对的除了疾病以外,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恐惧、悲观、失望、期待等情绪,当一个医务人员缺乏人文修养时,是无法应对病人因病而衍生出来的许多其它问题的[1]。

2 人文精神在我国的发展及当前医疗行业人文精神不足的现状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2]。人文精神存在已久,在我国目前日益引起重视,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当西方标志着人文精神崛起的文艺复兴出现时,我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文环境根本无从谈起。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逐渐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人文关怀开始被提及、倡导,但始终没有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文关怀才得到重视,从政府到公民都开始关注人文建设。青藏铁路的“人文施工”,举世瞩目的“人文奥运”,特别是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中,普通群体迸发出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国的长足进步。然而,在医疗行业中,由于其特殊性和我国医疗资源缺乏的现状,人文关怀缺乏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3]。

3 医学教育及医疗行为中人文精神缺乏的原因分析

3.1 教育机制及内容有一定的缺陷

医疗行为中人文精神不足,首先暴露出当前医学教育的缺陷。我国目前的教育,仍然承袭着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开始重视教学方式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被普遍的应用于医学教学中,但整体看来,仍然有很多不足。

首先,医学院校的学制、教育制度、教材、教学方法,大都是被定死了的,虽然有利于统一教学标准,利于量化考核,但缺乏灵活性。尽管在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方法手段上费尽心思,但都囿于知识的灌输,而对于个体起决定作用的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常被忽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其真正含义无非是说,个体接受的教育和其自身的生理气质,决定了个体的毅力、思考力、判断力、决断力、合作能力等等,乃至形成了见识、魄力等人格特征。这些恰是当今教育中最需要的,也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而目前的德育与真正的素质教育相差甚远。

我国的医学教育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研究生阶段处在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却缺乏系统的人文教育,最多安排一些相关的讲座和辅导。缺少不空洞、不流于形式的人文教育方式。真正的人文教育应该是贯彻始终的,系统的,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与人格中。另外学生人数多,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机制虽说适应了临床需求,但与以往传统医学教育中一人只带几个甚至一个学生并进行全程教育的师承方式大不相同。学生只能接受到最常规、最“规范”的治疗方法,这本身就容易桎梏学习者的思路,只看到一个个功能障碍的器官、一张张的化验单,容易忽略整体,更容易忽略人文关怀[4]。

3.2 社会保障不足

我国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现代医疗体制中起很大分流作用的社区医疗服务,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还远未达到要求。虽然近年来推行医保制度使城市、农村的广大居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市级以上医院负担很重,医生也在超负荷运转,一天门诊要看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病人,完成保证质量的服务已经相当不易,没有精力和时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3.3 医患沟通能力欠缺,人文精神难以贯彻实施

医生服务水平不到位。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能够诊治许多以前曾经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但是部分患者却对医生抱着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与医生隔阂较深,突出表现在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其实大部分都是医患沟通不够、医生服务水平不到位引起的[2]。如果医生交往能力欠缺,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正确及时回答或解释不当,就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或引起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及时准确地沟通,这才是健康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

患者保健常识缺乏,心理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缺乏正确的健康教育,已有的健康教育也少得可怜,而且内容陈旧。随着生活条件好转,人们开始重视健康,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保健知识,又陷入了轻视食物营养、体育锻炼,迷信各种保健品的怪圈。社会上流行各种各样保健方法秘籍,而WHO提出的四大生活健康方式:“不吸烟、饮酒不过量、平衡膳食、锻炼身体”,不需什么额外的精力和花费就能做到,而且好处显而易见,却无人重视。心理是否健康就更难有人关注了,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轻信谣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对医生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了医患的沟通,真正充满人文意义的交流很难实现。

3.4 在医学教育和医疗环境中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5]。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因此,医学院教师和医师应从思想上树立重视人文精神培育的观念,加强、提高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认识。

岗前培训是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步入工作岗位前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岗前人文精神的渗透,帮助受训者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促其完成由一名医学生向一名称职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转换。据报道,通过医疗质量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岗前人文教育的医师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6]。医师岗前培训加入人文教育内容是加强医疗环境人文建设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的医学教育和医师培训制度中,系统化地构建人文教育体系是保证医学教学和医疗环境中人文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举措。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立既要符合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要在外在环境相互联系中不断更新,还要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力求为医学生和实习医生提供更多人文教育空间。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同样,医学这个为人服务的行业,更离不开人文科学。连科技都在呼吁“以人为本”的今天,医学就更不应该远离哲学,远离人文精神,而应携手并进,共同造福于人民群众。

[1]朱锦宇.应注重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医学与社会,2003,16(1):59 -60.

[2]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谷井文,陈康清.医疗服务需要人性化 -谈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3,1(3):23 -27.

[4]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2(4):18-23.

[5]邱国松.浅谈医院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1):34-49.

[6]周乐山,何国平.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4):3839-3840.

How to Improve Humanistic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are

ZHENG Min-juan1,PAN Feng2
(1.Ultrasound Department,Xijing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2.Orthodontics Department,Stomatology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are,discusses causes of deficiency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medical care,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humanistic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are in China regarding improving teachers’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omoting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on campus.

medical education;humanistic spirit education;medical environment

G40-012

A

1006-2769(2011)03-0532-03

2011-02-21

郑敏娟(1975-),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为超声诊断与治疗。

潘 峰(1975-),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师关怀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节》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