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2011-08-15孙爱东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比重服务业贸易

孙爱东

(扬州市委组织部,江苏扬州225009)

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以低能耗高效率获取利益。目前,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改善服务贸易结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贸易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力度,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1286亿美元,进口1582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位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

1 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服务贸易”一词在1972年由OECD最早提出,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较为权威的定义是《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GATS定义了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所谓服务贸易结构,从内部关系看,是指服务贸易各部门内部在实现跨国界交易中经济技术联系与数量的比例关系,从外部关系看,是指一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相对于货物贸易所占的比重。通常我们将以自然要素投入为主的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归类为传统服务部门,将以高级要素投入为主的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部门归类为现代服务部门。

1.1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1980年至2008年,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7360亿美元,增长了6.6倍。同时,世界服务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运输和旅游服务的比重总体下降,而其他服务贸易的比重逐年递增,从1990年开始,其他服务已取代运输与旅游两个服务贸易项目,成为世界服务贸易比重最大的贸易门类。这正说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在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正在相对下降,而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的地位正在上升。

1.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51.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8亿美元,增长了54.3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国中的排名也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5位。但是服务贸易出现了连续十多年的贸易逆差,自1992年起,中国服务贸易从顺差转为逆差,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扩大,2009年服务贸易逆差达296亿美元。[1]

中国服务贸易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呈现结构失衡的特点。优势集中在以消费者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上,高技术、高资本和高知识含量的服务贸易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2009年,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29.5%、27.6%、11.9%和出口总额的18.4%、30.9%、19.2%,而金融、保险、通讯、专业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贸易比重很小。

2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出口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三大传统服务部门出口总和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85%以上。其中旅游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最大的部门,2000—2002年出口比重都在5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居出口第一位;其他商业服务除个别年份波动较大以外,出口占比较稳定,长期位居第二;运输业的比重逐年增加,到2006年已达到23%,并首次超过其他商业服务。[2]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份额却极小。其中咨询服务业占出口的比重2000年后呈较快增长趋势,占比由1.2%增长到14.5%,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比重增加缓慢,金融、保险、通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变化趋势不明显,四项合计仅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左右。

2.2 传统服务进口变化不大,现代服务进口增长迅速

从进口份额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最大的三大部门依次为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进口部门的总和在大多数年份都占到了80%以上,其中运输业的进口比重增长,从2003年开始占据进口第一的位置,且与旅游、其他商业服务所占份额的差距逐步扩大,这与我国近年来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相关;旅游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2000年以来逐渐走低,位居第二;其他商业服务呈现出先平缓增加再剧烈减少又缓慢发展的特征,2002年以来进口份额变化不大,排在第三位。三大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总体进口波动不大,保持了相对稳定。而新兴服务部门进口逐年增加,尤以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增长最为迅速,所占份额分别由2000年的6.9%、3.6%、1.8%增长到2009年的7.1%、7.0%、8.5%,大有赶超其他商业服务之势。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迅速这一特征,与整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向知识型、技术型方向转变的趋势一致(见表2)。

3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成因分析

从服务贸易结构现状看,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大大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改善服务贸易结构现状,对促进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服务业发展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目前美国服务业占全国GDP的80%以上,而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工业化发展战略,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不够,服务业占GDP比重多年来一直在30%~40%之间徘徊。

3.2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落后

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但逆差扩大,缘于我国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落后。2000年以来,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三大传统服务部门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均在65%以上;2009年,顺差贡献最大的服务项目是其他商业服务、顺差59亿元。虽然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中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较快,但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总体落后。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如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贸易,2009年两项合计逆差达204亿美元。

3.3 服务贸易人才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培养的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存在一些人才供过于求,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人才却供不应求,特别是从事保险、国际旅游、国际会计、广告、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不足,严重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3.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虽然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表现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但为保护国内某些弱势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往往对本国服务市场开放施加诸多限制。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建筑、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这些服务部门都需要中、低技术劳动力作为中间投入,需要人员的流动。但目前发达国家在人员跨境流动的问题上限制较多。此外,入境限制、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外汇限制等服务贸易壁垒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实质性障碍。[3]

3.5 某些服务行业拥有垄断权力,效率低下

由于政府的原因,一些服务行业拥有垄断权力因此造成效率低下,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世界服务市场竞争,如长期在政府保护下的银行业、保险业等。

4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对策

针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落后、人才缺乏、贸易壁垒、行政垄断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措施,从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4.1 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反映出国内服务业发展滞后。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4]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客观上需要大力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2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在保持并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挖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使服务贸易真正享有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利益。[5]如传统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我国应在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贸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事实并非如此,其贸易逆差的规模2000以来一直最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国际运输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如远洋集装箱运输的使用,运输业更多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明显薄弱。

4.3 加速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

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尤其是现代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中的关键因素。现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服务贸易人才,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和知识型服务贸易所需的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奇缺。今后应重视培养适应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要求的精通国际金融、会计、审计、保险、国际商法、国际运输、国际承包等业务的复合型服务人才,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4.4 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的阻滞作用日益明显。针对中国服务贸易遭受贸易壁垒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充分利用GATS中的规定消除服务贸易壁垒。其次,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因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争端,避免争端的升级。最后,加强遭受服务贸易壁垒相关救济的立法。

4.5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消除体制障碍,大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服务贸易领域,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与合作,推动现代服务贸易发展。

[1]2009年度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显著增加[ED/OL].[2010-05-10].http://www.82228222.com/Article/Default.aspx?Id=2563.

[2]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6(8):31-36.

[3]陈松洲.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90-95.

[4]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33-36.

[5]杨利娟.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69-171.

猜你喜欢

比重服务业贸易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贸易统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贸易统计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