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2011-08-15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 衡阳 421400 E-mail:wu.shengen@163.com)
桥脑小脑角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更是脑外肿瘤的好发部位,临床无特征性表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笔者通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CT及M RI表现的分析,旨在提高对该区常见及少见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0~2008年我院及转诊外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区占位性病变共52例,年龄15~68岁,其中听神经瘤31例,占59.62%,脑膜瘤 12例,占 23.08%,胆脂瘤3例,占5.77%,三叉神经瘤2例,占3.85%,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及脓肿各1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其中1例脓肿病人有发热的病史。
1.2 设备及方法 CT机为西门子欢悦单排螺旋CT,层厚5mm,层距5mm,增强用碘海醇 300g/100ml经高压推注系统注射。M R扫描为GE公司Signa0.2T永磁磁共振机,使用头部线圈,SE 序 列,T1WI:TR450ms,TE14ms,T2WI:TR5000ms,TE130ms,层厚8mm,层距1mm,常规扫描包括横断面、矢状面T1WI及横断面T2WI,部分行增强扫描,用Gd-DTPA,剂量为0.1mmol/kg。
2 结果
2.1 听神经瘤的CT、M RI表现 共32例,肿瘤最大直径55mm,最小直径 15mm,平均 35mm,均为单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25例CT平扫为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内见囊变区,囊变部分无强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5例为等密度,呈均匀一致强化,2例为低密度,亦为均匀一致强化。M R平扫T1WI为等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2.2 脑膜瘤的CT、M RI表现 共12例,呈椭圆形,CT平扫为等或高密度,其中8例见沙砾状钙化,明显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6例见细血管流空信号,明显均匀强化。
2.3 胆脂瘤的CT、MRI表现 共 3例,呈不规则形,CT平扫低于脑脊液密度,均无明显强化;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不均匀,内见比脑脊液高的信号,无强化。
2.4 三叉神经瘤的CT、M RI表现 共 2例,跨越后、中颅窝生长,呈哑铃状,2例均为等密度,有明显强化;M RI平扫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明显强化。
2.5 其他 蛛网膜囊肿1例CT平扫为水样密度,无强化;M RI平扫T1WI为脑脊液样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无强化。血管母细胞瘤1例,为大囊小结节病变,结节明显强化。胶质瘤CT平扫为等、低密度影,不均匀环形强化,MRI平扫为T1WI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中央见大片坏死,增强后呈不均匀环形强化。脓肿1例,呈圆形,CT平扫为低密度影,呈均匀环形强化,壁光滑,内为坏死物,无强化;M RI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薄壁均匀环形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
3 讨论
桥脑小脑角区病变以肿瘤最多见,均为脑外肿瘤,而肿瘤又以听神经瘤最多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动脉瘤及转移瘤少见,本组胆脂瘤比三叉神经瘤多1例,比例与文献不符,可能与病例数量少有关。本组见1例脓肿,更为罕见病变。
3.1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桥脑小脑区肿瘤的80%[1],起源于第Ⅷ对脑神经,好发于神经鞘膜的许旺氏细胞,分为管内和管外型,开始多局限于内听道,局限于第Ⅷ对脑神经的一部分,以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脑小脑角生长[2],本组31例均为管内型。听神经瘤多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生长,有51%~85%的病例内听道呈喇叭状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岩骨相交成锐角,CT平扫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晰,增强后边界较清晰,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在所有CT征象中,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听神经瘤的MRI表现有如下共同点,可作为定性的依据:①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常有一蒂与内听道相连,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可稍不均匀。②肿瘤以第Ⅶ、第Ⅷ神经束生长,病侧神经束较健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一致,这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关键。③肿瘤的囊变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④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⑤肿瘤可有薄层包膜,T1WI呈低信号。
3.2 脑膜瘤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3],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多见于中年女性,CT平扫多呈椭圆形,与岩骨宽基底相贴,中心不在内听道,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砾样钙化,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显著一致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
3.3 三叉神经瘤 特征性表现为跨越中、后颅窝呈哑铃状,沿三叉神经生长,不累及内听道,常有岩骨尖的骨质破坏[4],其MRI的特征性表现为T1WI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肿瘤边缘光滑,明显强化,患侧三叉神经显示不清,面神经受压,有的显示三叉神经根部增粗与肿瘤延续,Meckel腔扩大,结合三叉神经受损的表现可作出定性诊断。
3.4 胆脂瘤 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向邻近脑池、脑沟蔓延,CT值低于脑脊液,无强化。MRI表现特点: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楚,沿蛛网膜下腔发展、蔓延,T1WI信号低而不均匀,内见比脑脊液信号高的分隔,T2WI呈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仿,无强化。
3.5 其他 蛛网膜囊肿CT平扫为水样密度,无强化;MRI平扫T1WI为脑脊液样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无强化。血管母细胞瘤为大囊小结节病变,结节明显强化。胶质瘤CT平扫为等、低密度影,不均匀环形强化,M RI平扫为T1WI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中央见大片坏死,增强后呈不均匀环形强化。脓肿呈圆形,CT平扫为低密度影,呈均匀环形强化,壁光滑,内为坏死物,壁呈光滑环形强化;MRI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薄壁均匀环形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
3.6 听神经瘤需要与脑膜瘤、三叉神经瘤鉴别 听神经瘤有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生长的特点,M RI见一与肿瘤信号一致的增粗听神经,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囊变多见,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减环形强化。脑膜瘤M 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部分见脑膜尾征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瘤多呈哑铃状跨越中、后颅窝,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合三叉神经受损的表现容易鉴别。
3.7 完全囊变的听神经瘤需与蛛网膜囊肿、胆脂瘤鉴别 听神经瘤有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生长,环形强化等特征;蛛网膜囊肿与脑脊液密度及信号一致,无强化;胆脂瘤有沿蛛网膜下腔生长、蔓延,M RI T1W1呈低信号,内见比脑脊液高的分隔信号,无强化等特点,三者各有特点,CT及MRI均较容易鉴别。总之,根据肿瘤中心的部位、密度、瘤周改变和骨质破坏等情况,CT对典型的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有很高的定位定性能力,而M RI可进行多平面、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及更高的密度分辨率,是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1]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 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84.
[2]缪飞,沈天真,陈星荣,等.听神经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8):525-527.
[3]张永革,张宏远.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与病理学分型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8):527.
[4]缪飞,沈天真,陈星荣,等.三叉神经肿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6):3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