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理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2011-08-15程立朱佳斌
程立 朱佳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论太极拳理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程立 朱佳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剖析太极拳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古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理是对中国人处世智慧的形象写照;太极拳理中处下、不争的道家智慧,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儒家思想,舍己随人、外圆内方的辩证思维,都是经世致用、为人处世的智慧之学。
太极拳处世哲学传统文化
太极拳是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是创拳者对太极阴阳学说的经典演绎,尽管太极拳自创拳至今仅有300余年历史,但作为太极拳理论渊源的太极文化却可追溯至几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周易》。作为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太极阴阳学说体现着东方的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认为自然界周而复始,由无极而生太极,阴阳对转,化生万物。这种阴阳对立的学说构成了太极拳理论的哲学构架,由阴阳对应的思想衍生出了动静、刚柔、虚实、攻防、开合、进退、显藏、屈伸等相应的概念,无论从创拳的理论依据还是行拳的技术规律上,处处体现了太极阴阳思想,所谓“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1]清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论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2]旨在告诉我们,太极拳的秘诀就是要懂得阴阳、动静的辩证与变化原理,如此,才能领悟到太极拳的真谛,才能真正体悟到太极拳之中的处世哲学。
作为一种性命双修的学问,太极拳追求一种忘我的境界,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同构对应,人身一“小太极”,自然一“大太极”,两者应当和谐,人应“道法自然”。[3]太极拳以崇尚自然、追求和谐为最高境界,在“道法自然”、“中庸之道”以及“阴阳相济”的文化氛围中,使习练者获得谦和的道德情操及空灵的精神境界,它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强调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拳理中悟出生活的哲理智慧,太极之道堪称中国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理。
1 处下、不争:淡然本真的处世姿态
老子有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的原因,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或低洼之处。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的智慧的思考。“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意为:天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人的处世法则是施与而不争夺。在老子看来,这是一种上德,即不争之德。这种“不争之德”,指的是“不争而善胜”的品质,老子将这种“不争之德”形象的寄寓于水的特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的德性,一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是柔弱自处而胜坚强。人若能效法水德就合于道了。因此,他主张人应法水,做到柔弱、处下、居后、不争。作为一种立身处世之道,即是要人们做到处下居卑,居后不争,知荣守辱,功成不居,和光同尘等。
得益于道家哲学的太极拳正是对这种处下、不争的“水文化”的经典诠释,太极拳以柔化为主,天下至柔莫过于水,故太极拳练习就有“行云流水”的意境之美。拳论讲“上如行云,下如流水”,就是用水的意境来形容太极拳的精华。水乃万物之源,可是它始终以平常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不喧扰,不张扬,而是“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里流,哪里洼就在那儿聚,甚至愈深愈静。这种高深的宁静与达观,正吻合着太极人修习的目标。水的亲和力也是练太极拳的一个功法,即整合性,也就是拳论讲的“一动无有不动”。水一旦融在一起,就团结一致,威力无比。水之至柔更是太极拳的神髓,柔而有骨,柔催至坚,拳若至柔,则可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最具包容性、渗透性、亲和力,它同达而济天下,它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宣扬自己。太极拳是武学,但它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理应有水德。此外,太极拳要求“松静灵活”,又可从水中获得启发。因为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水无常形”。水似柔弱的,水看似平静如画,可她却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能在一瞬间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太极拳也是柔弱的,它看似柔、顺、慢、圆等,可太极拳的内在是丰富多彩的。[4]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及思想体系都处处渗透着创拳前贤们的智慧灵光,它从细微之处教化着人们的处世姿态。
太极拳取水之法,“处下、不争”是一种迂回的制胜智慧,是蓄势待发的力量,尤其是在太极推手之中,当时机尚未成熟之际,我则保持处下的姿态,隐忍不发实为蓄力,一旦时机成熟则犹如江海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所以说太极拳的拳理取道于处世生活的智慧,老子“不争”的智慧并非消极无为,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在道家的辩证哲学里坚守“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哲理。由此可见处下、不争淡然本真的生活姿态,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积极御世的人生智慧。
2 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调和持中的行为方式
《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的太极拳,始终秉承着中国古典哲学“不偏不倚、中庸和谐”的传统人文精神,并且作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始终贯穿于太极拳技术、拳理及思想的各个方面,中正之道具体体现在太极拳由表及里、由形体及精神、由拳术及思想的各个层面。例如,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求中”,就是指身体的各部上悬下吊,动作的重心不偏不倚,保持平衡和稳定,即保持“中正安舒”的状态,无论行拳、站桩,都要求上自头顶“百会穴”,下至裆部“会阴穴”,前以鼻尖肚脐,后以尾闾脊椎,虚虚对准成一条直线,不凹不凸,不偏不倚,节节虚灵贯通,上下自然成直。
意念“守中”是太极拳修练之心法,即练习太极拳贵在培养中正之心,平和之气。太极拳注重以意念引导动作,要求“以意导气,以气导体”。动作上强调“发劲须上下相随,立身须中正不偏,曲中求直”。用力上则要求“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这种不先不后的发劲原则及用意不用力的特点,使太极拳在行拳走势过程中,始终贯穿“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观念,体现了“无过而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太极拳技击原理的“用中”体现在推手时,身体劲力圆活,不紧不懈,与对方接触的部位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内心世界心平气和,不慌不忙,既不轻敌,也不惧阵。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无论在其技术还是思想的要求上,都彰显着“不偏不倚、中庸和谐”的理念,首先在技法原理上强调刚柔相济,指出“用刚不可无柔,用柔不可无刚”,“刚柔互运,无端可寻”。这是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太极拳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变化中实现着刚柔的转变,把握刚柔的适度,正是中庸“用中”思想的集中反映。其次,在太极拳推手中讲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法则,既是较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则,又是智慧处世方式的启迪。太极拳在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的适中,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把人的和谐观念纳入一个新的框架,正是“致中和”、“中庸之道”的伦理观念的推衍。[6]
《二程遗书》云:“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可见“中和”概括了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执两端而用其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境也是太极拳所追求的境界,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中正之道”则表现为既不过分,也无不及,采取适中和恰当的儒家中庸主义思想,追求善恶分明、诚实正直、廉正俭朴、正其义不计其利的“正人君子”风范和道德品质。太极拳运动正是提炼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维,将其确立为活动中的普遍准则和最高要求,它不仅是古代君子人格的体现,儒家入世态度的写照,对于现代社会同样是经世致用的大智慧。
3 舍己从人,外圆内方:老成稳健的处世城府
“舍己从人”本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之一。《尚书·大禹谟》有言:“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舍己从人”原意是放弃自己意愿,顺从众人主张。后被太极拳家应用于太极拳理论并引申,用以解释太极拳技术特点。太极拳理论中对“舍己从人”的引用很多,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武澄清《释原论》:“硬则如此,软则随,随则舍己从人,不致胶柱鼓瑟矣!”郝月如《武氏太极拳要点》:“太极拳有舍己从人之术,挨何处,何处灵活。”诸如此类的强调太极拳“舍己从人”技术特点的拳论很多,且后人对太极拳中如何理解“舍己从人”有过很多的阐述。[7]
舍己从人的思想在太极拳的技术中多有体现,是太极拳用于技击的精华,它是“四两拨千斤”的终点,又是它的起点。因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最后告诫道: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太极拳技击中的“舍己从人”不但使太极拳练习者在技击方面进入上层境界,而且使练习太极拳的人在日常生活和精神陶冶诸方面,都享受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无穷乐趣。[8]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技击所倡导的制胜原则,也是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
太极拳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无论在其拳论要领还是练习运动中无不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拳理的一大特色,同时“外圆内方”的辩证思想在太极拳的技术及拳理的指导思想也处处得以体现。
首先从太极拳处处圆弧的运动形式谈起,“圆、空是大自然的基本特征,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9]而在太极拳运动中,无处不体现着圆、缠丝,运动之中要求虚、空。圆者,道之体,自然之法则,事物之至理矣。从《太极图》可以看出,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相对应于立体的大宇宙,人体小宇宙的外形也是立体的圆。在人体的运动形式中,强调圆的运转,圆的运用最灵活,产生的力量最大。
因而太极拳家非常注重运动时要“圆活”,动作要圆满地没有凹凸和缺陷,并且呈圆弧的移动。陈鑫在太极拳论中云:“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足随手运,圆转如神,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10]等等,关于太极中“圆”的阐释,是太极拳练习的手法与心得,更是中国古典处世哲学的衍生。如果说在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外圆”是处世的圆活、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内方”则是指做人处事的立场原则,太极修习者重在感悟太极“方圆”心态,外显圆活内守方正,处世立场要稳定,言行要稳重,要行正道,以一颗平和的心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包容万物。
4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一种形象的传统文化形态,通过肢体运动的形式阐述着中国人传统的处世智慧,太极拳理所依托的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儒家中庸思想,处下、不争、淡然无为的道家哲学,舍己从人、外圆内方的辩证思维,都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哲理。太极之理和太极之法,堪称一把生存智慧的金钥匙。生活中常以拳理悟事理、人理、情理,则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因此说太极拳堪称中国人处世智慧的经典写照。
[1]陈鑫.太极拳论,转引自太极拳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7.
[2]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6-717.
[3][6]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5,186.
[4]王岗,郭华帅.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38.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92-293.
[7]常朝阳,常国朝.儒家思想:太极拳理论之基因谱系[J].2008(12):114.
[8]高谊.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3):46.
[9]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J].体育学刊,2005(3):35.
[10]徐海龙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透视太极拳的思维方式[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
On the Theory of Taijiquan and the Philosophy of Chinese Living
Cheng Li Zhu Jiabin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s of Taijiquan culture,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s:the theory of Taijiquan derived from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the theory of Taijiquan is the reflection of Chinese people living intelligence;the keeping lower state,without rivalry,these wits form Taoism,and the wit of keeping moderation from Confucianism,and the theory of following the opponant,keeping circle in the form and power in the inner side,all these witsand theory of Taijiquan are also the witsof Chinese people living.
TaijiquanLiving philosophyTraditional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1)03—0047—03
1.程立(1967~),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