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结构看“武”的本义
2011-08-15朱瑞琪
朱瑞琪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北京100084)
从文字结构看“武”的本义
朱瑞琪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北京100084)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从文字结构的角度出发,“止戈为武”和“正弋为武”是“武”字结构的两种形式,由于结构的不同,其意义也各异。此外,有些学者认为“武”与“吾”相同,在强调技术之时,更注重建立在器物层面之上“德”的修养,即君子论剑,比的是“德”和文化修养,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文章通过对“武”诠释,让人们对武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止戈为武正弋为武武术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随着西方文化冲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开始在中国蔓延,导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剧变,“金钱至上”开始在中国抬头,并影响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受此影响,一些影视、小说为了商业之目的,大肆宣扬武术中的暴力和凶杀情节,使人们对武术的认识片面化和歪曲化,加之武校普遍以盈利为目的,忽视文化教育特别是武德教育,缺少对习武者的道德规范,以至于很多习武之人沦落为街头混混,打架、伤人,甚至抢劫、杀人等,严重影响了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加之我们对武术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基础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严重限制了武术的发展。本文从文字结构的角度出发,阐述“武”所代表的各种意义,希望能让人们对武术有一个较全面的正确认识,也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止戈为武
1.1 泛指军事、武力、战备、战略等,与“文”相对
《汉书·武王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传说,仓颉是黄帝部落的人,在此之前人类还没有文字,长期过着结绳记事的生活,后来其受神仙点化开始造字,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被誉为华夏民族的造字鼻祖。从古代汉字的意义和结构上看,止是象形字,甲骨文中其上面像脚趾头,下面像脚面和脚掌。本意是指“足”或“脚”。“止”后来加上义符“足”成“趾”,成为一个形声字。古时“趾”是指“足”而不是脚趾。戈: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横刀,盛行于商周,后来泛指兵器,如“枕戈待旦”及“释耒荷戈,以为社稷”,《诗经·秦风·无衣》载:“王兴于师,修我戈矛”。《史记·礼书》载:“古之兵者,戈矛弓矢而已”。又有石戈、玉戈,多为礼仪用具或明器。后来引申为战争:《后汉书·公孙述传》:“偃武息戈,卑辞事汉”。杜甫《秦州》诗云:“凤林戈未息,鱼海路长难。”所以止戈为武的本意为:不甘受奴役欺辱,站起来手执兵器与敌战斗。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止”通“指”,是代表手的意思,即拿起武器与敌作战。综上可以看出,无论何种解释,“武”的本意就是指动用武力与敌作战,泛指军事、武力、战备、战略等,与“文”相对。如《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又《哀公二十三年》:“且齐人取我英丘,君命瑶,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尚书·大禹谟》:“乃武乃文。”苏轼《教战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将武。”
1.2 平定战乱,止息干戈之手段
“止”还有终止、停止的意思,如《战国策·秦策三》“行者行,止者止。”《汉书·高帝纪上》载:“到丰西汉中亭,止饮”。止戈为武的本意也随之发生演变,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潘党曰:‘……臣间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说明“武”的内涵依然指的是军事、战争,但其外延却发生了改变,即通过战争来制止战争或评定叛乱。这也是“武”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在先秦的这段历史上,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想在战火连绵的硝烟中安身立命,靠“修德”、“讲礼”、“仁政”是不能“治国平天下”的,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方可外御强敌,内可安邦兴国。所以,对我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宣扬“仁政”的同时也强调“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并在日常的要求自己的弟子文武双修,并以“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为具体标准。是故,“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正所谓平定暴乱,兴兵作武只是手段,止息兵戈,以战求和,才是真正的目的。
1.3 武技——强身健体,强国强种之手段
随着传统武术与军事武术的分野,传统武术在民间逐渐兴盛起来,止戈为武的意思也由集体(国家之间或地方之间的战争)转向个人,由平定战乱之手段演变成为防身自卫之技术。也正是现在我们从事武术事业之人所普遍了解的,“武”指武技,并开始与术字连用,即武术,是一种强生健体,防身自卫之术,是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保家卫国之手段。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大侠霍元甲大败俄国大力士、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力挫多位国外好手,成为中华武林的一代传奇,无不体现着“武”的技击本质。“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特别是在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之时,许多文人志士如梁启超等,提倡以武办学,达到强国强种之目的。“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虽然21世纪的主体是和平与发展,但我们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使凝结了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与结晶的武术就此走向没落,而应使武术强身健体的功能得以彰显,作为一种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让世界人民在受益和促进世界和谐的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2 正弋为武
从汉字结构出发,“武”还可以被看作是由“正”与“弋”组合而成。“弋”与“戈”在古代汉语上本为同字,都是指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引申为战争),只是在写法上少了一撇而已;而“正”是代表正义的意思。正弋为武即为正义之剑,代表正义的力量。在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时,它是抵抗侵略,伸张正义,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国内发生动乱时,它是平定战乱,保家卫民的正义之举;在个人的修为中,它是内外兼修,以正修身的正确途径。
2.1 正义之剑
“正弋为武”虽然和“止戈为武”在表面上意思相同,都是指军事,指武装力量,但就其内涵却与止戈为武不同,它不再是单纯指军事武力,而是通过武装的力量达到对正义的维护和伸张,即所谓的“兴师讨伐,要师出有名”。“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人心向背,顺应万民,“兴师讨伐”,动用武力,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正义之剑的力量才会发挥出巨大威力,所向披靡。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就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之名,以他们的旗号号召天下,为推翻秦二世的暴政赢得了上达天意,下顺民心的正义之师之名,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中国抗战八年,最终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赶出中国的土地,靠的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和为正义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所以,正弋为武,突出的不仅是正义力量的强大无比,也是对中华民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高尚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精神的证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和谐友爱、和平共处、团结友爱和坚忍不拔的优秀传统的最佳诠释。
2.2 以正修身(比德,比文化修养)
正弋为武,不仅说明习武者有执兵自立,防身自卫之能力,更说明习武者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达到内外双修之目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我国著名的汉字学者萧启宏认为,“武”通“吾”,“武”不仅是指器物层面的技术、技巧高低的比较,更强调建立在器物层之上的“德”的比较。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第十七》曰:“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拳谚曰:“武者,以德居之。”孟子曰:“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中央国术馆也曾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说明自古习武者就注重“德艺”双修,并把德放在了艺的前面。如武林各门派都强调“德为艺先”,“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修德”等便是最好的写照。
孔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武士,要塑造自己完善的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仁”、“智”、“勇”的品质。有勇不惧,有勇必为。与此同时,孔子强调“勇”必须符合于“仁”,要用“仁”、“义”去规范“勇”。受此影响,武林各门派都订有严格门规戒律,如苌家拳《初学条目》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咏春白鹤拳·拳谱》则讲求习拳要持四善:“善修其事,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少林武僧有“五戒”、“十诫”和“八打”、“八不打”等。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华武术,脱掉了原始的荒蛮,以崇武尚德为立足点,德艺双修;以“仁”为中心,扶危济困;以“和”为处事原则,注重和谐;以“礼”为行为准则,谦让和顺。所以,中华武术与西方体育不同,不崇尚好勇斗狠的匹夫之勇,而以健身养生,以正修身,以身悟道为最终目的。无论是同门间的相互切磋,还是不同门派之间的比试,都“尚德不尚力”,点到为止,既促进武术技艺的提高,又要以“德”服人。
3 结语
“武”字虽小,但内涵丰富,不仅是战争、武力和武术的代名词,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行为处事方式的浓缩。武术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肢体文化,便是对“武”的内涵最直接的表达,因为它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在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里,传承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走向世界的传播过程中大放异彩,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秘与魅力。正如伍绍祖所说:“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作为中国国粹代表之一的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思想的熏陶,并吸收了古代哲学、中医理论、经络学说、阴阳五行说、兵学、美学等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论,可谓其博也大,其精也深。
[1]古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673.
[2]中华词海[M].北京: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807.
[3]陈基发.趣说汉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67-99.
[4]陈复华,楚永安等.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2022,1656.
[5]周伟励,何雄健.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7:787.
[6]陈飞,王建华,李爱华.试论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和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9(5):25.
[7]刘建国.简析儒家思想对武德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2.
[8]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44.
[9]王献斐.从侠与儒的视角解读武德之“信”、“义”、“勇”及现代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39.
[10]刘建国.简析儒家思想对武德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2.
[11]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22-24.
G85
A
1004—5643(2011)03—0001—02
1.朱瑞琪(195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