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1-08-15张义星

运动 2011年14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人才

张义星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

张义星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根据体育人才管理学对我国体育场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寻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院校、综合性高校、校企合作、职业资格认证及相关培训等途径实现。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

1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

体育场馆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而新兴的一个职业,尤其是最近几年,表现出了惊人的迅速发展。相应地,体育场馆管理人才也相应出现。由于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管理学的知识,更是需要相应的经济学知识来创造效益。所以,一个优秀的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除了具备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还要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固定体育场馆建筑,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人才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场馆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场馆设施的日常维护、维修经费的来源、合理的经营和使用率等多个问题。在知识层面上不但要掌握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管理学、社会心里学、经济学、建筑学、法律法规基础等相关方面的综合性知识,只有掌握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对体育场馆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2 培育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北京市体育场馆协会副会长霍建新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指出:“专业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引起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主要由缺乏体育、管理知识的退役运动员以及设备维修人员构成,使得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已经开设体育场馆管理等相关课程的院校专业只有少数的体育MBA专业。资料显示,我国只有复旦大学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的在职MBA班设了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相关的课程。另外,北京大学及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也推出了与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专业。这些院校是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源泉,尤其是北京体育大学在职体育MBA班“充电”的一些学员,这些学员在进修学业的同时还在从事着我国的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但这些学员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需要,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如今,加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学科的建设,在体育类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新开设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在社会企业短期培训中增加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有关课程,以培养更多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是我国体育场馆走向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更加凸显了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3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专业的培养主要是在面向市场经济与未来的发展为标准,培养具备场馆基层管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又具有对体育比赛活动的运作和管理协调的经验,具有较强的适应与创新能力的优秀复合型管理人才。

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行业自身发展的特性。场馆是运动训练、竞赛和健身锻炼的专业场所,在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是为充分发挥现有场馆的价值,为运动训练竞赛和全民健身更好的服务为目标,并通过合理的经营与管理,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因此,对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并加强研究,更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能担当我国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和市场拓展工作,并能在确保运动训练和体育运动服务的基础下,合理举办各类竞赛、表演及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寻找新的消费热点,以满足体育消费群体的需求,积极开展多种模式经营,提供体育以外的多种社会服务功能,使体育场馆使用率和效益最大化。

4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格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格应与当前体育场馆管理行业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相互结合,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包括职业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和职业知识要求。具体表现为面突发性事件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对于已发生事件,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在自身所处的工作岗位上,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场馆管理人员要具备自我学习与知识结构象协调的能力。在我国场馆管理人才需要进行多因素专业技能的训练,不仅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对本行业进行前景判断的实践能力,只有个人能力的不断获得和提高才能适应发展。

5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5.1 体育院校

当前,在一些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课程中已经有了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的课程,但由于其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体育院校应开设有其自身独特的职业特点的体育场馆管理专业。

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其根本职责是场馆设施的基本维护、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安排等,所以必须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还应该对当地的体育场馆规格和体育运动项目有透彻的了解。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活动领域在体育这一特定区域,主要与体育界内的人士合作,体育类学校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与交流平台,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营销学等专业课程在许多体育院校中已经开设,同时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还应加入计算机、外语、经济、法律等学科,并加强师资力量,为培养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和保障。

5.2 综合性高校

在我国,综合性高校拥有较高的文化与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资源,从理论知识的丰富方面为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保障。另外,体育场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综合性大学的工商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比较吻合。

综合性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程体系中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场馆管理类课程以及经济营销类课程。而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的认识学习、场馆维修及管理实训、环境建设与管理实训、赛事组织等专业综合实习。根据我国目前的培养状况及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需要,应加快建立以综合性高校为基地的培养体系,使其成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主渠道。

5.3 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并组织实施。学校在选择拥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时,应择优选择。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场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多提供实习与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实践老师,学校则为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学校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等,并具体制定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等。

校企合作培养体育场馆管理人才要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首先,按照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指标;其次,是教育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最后,企业参与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人才培养,尤其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是体育场馆管理专业产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5.4 职业资格认证及相关培训

体育市场对于体育场馆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复旦大学“复奥体育产业项目”、清华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因奥运的需要,或多或少都与体育场馆有关一定的关系。2005年,江苏省首期体育场馆工技师培训圆满结束,首批25名体育场馆工技师在南京体育学院获得体育场馆技师的称号。江苏省首批25名体育场馆技师的产生,充分表明该省在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历史性突破。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不失为一种为体育场馆输送场馆设施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值得全国各个省市借鉴,对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要从职业资格认证及培训等方面入手来发展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国家体育主导部门还应当会同国家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社会保障部及工商总局等多个部门,尽快制定和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等级认证准,并开展高质量的培训与认证工作。尽管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体育场馆管理人的相关培训和认定工作,但效果并不佳。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上述各个部分之间在体育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共工作上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能紧密地联系起来,切实有效地为培养人才工作服务。因此,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除此之外,目前我国接受职业资格认证及相关培训的人员多是体育院校毕业生、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爱好者等,培训方式主要以短期培训班为主要。由于周期较短,效果无法保证,为了加大高素质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等相关单位可授权相关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培训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培训周期可采用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凭证才能到工商局登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另外,还要对培训合格的人员定期进行再学习与实践考核。

5.5 引进外来人才

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社会上普遍采用的进修学习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需求的要求,而高等教育现阶段对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引进外来人才,作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必要的补充。人才引进的对象多是一些有着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及学习体育场馆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外聘人才来到工作单位后可以带来新的知识、新的处理工作的方法,增强场馆管理的创新能力;也可以节省培训费用,能够给内部造成竞争压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最主要的是可以在最短周期内投入体育场馆管理工作。

[1]苏秀华.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荣日.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动态与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霍建新.我国体育场馆研究述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36-38.

[4]茹秀英,宋玉芳,王军.体育运动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李萍,郭宝莲.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现代情报,2006(9):10-13.

[6]徐雪霞.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5-7.

[7]霍建新.北京高校综合性体育馆经营现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612-614.

G812

A

1674-151X(2011)11-13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70

投稿日期:2011-06-18

张义星(1985 ~),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人才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人才云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