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传统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2011-08-15贾莉莉

运动 2011年16期
关键词:肌群训练方法振动

安 宁,贾莉莉

(1.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市第五十四中学,山西 太原 030008)

非传统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安 宁1,贾莉莉2

(1.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市第五十四中学,山西 太原 030008)

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3种区别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现状,使读者了解这3种力量训练方法在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们随意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在竞技体育中,肌肉力量是运动员正确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也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数。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成为各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科研人员努力探询区别于传统式的杠铃力量训练方法,相继产生了等速力量训练法、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法和电刺激增长力量训练法。本文总结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综述等速力量训练法、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法和电刺激增长力量训练法的研究进展。

1 等速力量训练

等速运动的概念由Hislop和Perrine[1]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英文中称作isokinetic movement,又称恒定速度运动(constant velocity movement),是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按预先设定速度运动。常见的应用于体育科研方面的等速测试系统主要有Cybex6000、Biodex2AP、Con-TREX Biomechanical Test-and Training systems(Con-TREX等速测试和训练系统)、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力量测试与训练系统以及Lido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同等长和等张运动形式相比,等速运动的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爆发式等运动现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2]。

等速测试仪器在不同运动速度下具有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两种运动模式。通过等速测试仪器可对肌肉进行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力量训练,并且可以显著地提高肌肉力量水平。陈建等[3]运用BIODEX等速测试系统对武汉体育学院10名男子篮球队队员双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8周时间的等速向心力量训练。研究发现,受试队员左右屈髋肌和伸髋肌在 60°/s、120°/s和18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屈膝肌在120°/s、18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踝跖屈肌在60°/s、12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屈髋肌、屈膝肌和踝跖屈肌在60°/s和120°/s时到达峰力矩时间训练后较训练前缩短非常显著;立定跳远和助跑单脚跳摸高成绩均显著提高。认为等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篮球运动员下肢弹跳能力。周思红[4]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对8名运动员肱二头肌采用角速度60°/s进行4周向心结合离心等速训练,训练方案为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30 ~ 50 min,每次训练时对运动员使用60°/s的角速度训练3组,每组10次,其中离心训练使用最大阻力矩的150%进行训练,向心训练采用最大向心力量的80%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测试总功、最大力矩和最大功等指标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等速训练对改善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肌肉力量有明显的效果。

已有的研究表明,等速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肌肉的不同力量素质,是提高肌肉力量的一种高效手段。然而,通过等速肌肉力量训练,不同的等速肌肉力量训练方案之间有何差异,采用何种训练方案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等,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提示我国科研人员可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将等速更好地服务于运动训练。

2 振动力量训练

作为一种提高肌肉力量的辅助手段,采用振动训练(Vibration Training)与传统抗阻力量训练的组合被认为比传统单一的力量训练效果更好。振动训练形式有全身振动训练和局部振动训练。全身振动训练是通过一种放置于地面上的专门振动台(可供双脚或单脚站立、双手支撑或坐姿)的振动,使其产生的冲击性振动刺激通过肢体传递到肌群上,进而提高主动肌的激活程度并增加了高阈值运动单位的活性,引起参与运动单位以高频率放电,而达到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提高的训练效果[5]。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短期和长期的振动训练可以提高关节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运动能力[6-8]。俄罗斯科学家首先将振动刺激同抗阻训练相结合[9]。Delecluse C[10]研究发现,同传统的抗阻力量训练相比,经过12周的抗阻力量训练附加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膝关节伸肌的力量(P<0.001),并将其命名为振动训练。王兴泽[11]研究发现,采用频率范围为 10 ~ 30Hz,加速度为 15 ~ 20 m/s2,振幅为2 ~ 6mm的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组在经过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8周后,采用交变负荷振动力量训练组在举重台上后深蹲的力量增长,膝关节屈伸肌肌群相对峰值肌力矩以及膝关节120°时静力性最大力量均明显高于没有采用交变负荷振动力量训练组。彭春政等[12]采用振动台力量训练法(VSM)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TM)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跳远专修学生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振动台的刺激频率为 20 ~ 25 Hz,加速度为 15 ~ 20 m/s2,经过8周系统的力量训练,利用等速测试仪器对髋关节屈伸肌的等速力量在60°/s和300°/s测试条件下进行前后对比研究。其研究发现,在常规力量训练中附加全身的振动刺激比仅仅采用常规力量训练更能够有效地提高肌肉的一般和快速力量,并且能够使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得到同时协调的发展。然而,振动台力量训练法对肌肉耐力的提高不明显。陈翔[13]探讨局部振动刺激对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实验对象为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专选学生20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共接受8周传统力量训练,振动训练组在接受传统力量训练的同时附加40 ~ 45Hz的局部振动刺激,振动刺激加速度为15 ~ 20m/s2,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振动刺激组肘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快速力量,爆发力和平均功率的增大幅度明显大于普通力量训练组,但对肌肉耐力提高不明显。

从国内外的文献可以看出,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附加振动刺激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肌肉力量,然而,振动训练对于提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以及下肢的跳跃能力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力量耐力的效果目前还没有形成定论,这还有待将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3 电刺激力量训练法

电刺激方法是指通过电刺激代替由大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等张或等长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14]。电刺激训练的主要优点有能使肌肉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引起肌肉紧张所维持时间要比普通方法长,反复次数多,极限力量降减慢,由于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使运动员在已感疲劳后仍可继续对肌肉进行电刺激训练,达到真正大运动量训练目的,比一般力量训练方法消耗能量少,对肌肉训练的针对性强[15]。

王琨[16]研究显示,电刺激训练后受试者肘关节90°屈肘最大等长力量,60°/s等速力量和实验前比有显著变化,分别增长了27%和16%。周思红等[17]采用90-Ⅰ 型电脑电刺激肌肉训练仪,调制波为50Hz正弦波,载波为2500Hz,对武术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进行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刺激股四头肌可以改善武术运动员股四头肌的动作反应速度和肌肉绝对力量,特别是对股四头肌爆发力改善效果最明显。但通过电刺激股后肌群对改善武术运动员腿部的反应速度、下肢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爆发力效果不显著。通过同时电刺激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可改善武术运动员下肢的反应速度、肌肉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爆发力,并且效果明显。

显而易见,电刺激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肌力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通过电刺激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肌力与点刺激频率、神经因素以及肌肉形态和组化等方面有关,但具体的机理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而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如何系统科学地研究电刺激本身的相关因素,如电流的波形波宽、频率及强度、电刺激应用的时长以及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提高机体的肌肉力量。

[1] Hislop J.H. Perrine JJ.The isokinetic concept of exercise.Phys Ther,1967,47:114-117.

[2] Thistle H.G.Hislop JH.et al.Isokinetic contration∶ a new concept of resistive exercise.Arch Phys Med Rehab,1967:48:279-282.

[3] 陈建,单卫国,郑成.等速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9,3(28):303-305.

[4] 周思红.向心结合离心等速训练后的肌力变化特征[J].体育学刊,2009,5(16):104-107.

[5] 宋佩成,李玉章.振动训练法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0,31(2):1439-1441.

[6] 曾纪荣,王兴泽.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439-1441.

[7] BOSCO C, CARDINALE M, TSARPELA O. Influence of vibration on mechanical power and elect romyogram activity in human arm flexor muscles[J]. Eur J Appl Physiol Occupat Physi ol,1999A,79(4):306-311.

[8] IS SURIN VB, LIEBERMANN DG,TENENBAUM G. Effect of vibratory stimulation training on maximal force and flexibility[J]. J Sport Sci,1994,12(6):561-566.

[9] Nazarov V, Spivak G. Development of athlete's strength abilities by means of biomechanical stimulation method [in Russian].Theory Pract Physical Cult (Moscow), 1987,12: 37-9.

[10] Delecluse C, Roelants M, Verschueren S.Strength increase after whole-body vibration compared with resistance training.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3 Jun,35(6):1033-41.

[11] 王兴泽.交变负荷力量训练对肌肉训练效果及身体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60-363.

[12] 彭春政,唐剑峰.全身振动刺激对体育系跳远专修学生髋关节肌群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11-113.

[13] 陈翔.局部振动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专业学生肘关节肌群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6):91-93.

[14] 王清.力理训练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1989(7):1-17.

[15] 叶伟.电刺激训练方法和效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8(3):27-29.

[16] 王琨.前臂屈肌群电刺激训练前后的力量变化及对伸肌群力量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6(2):7-12.

[17] 周思红,张海潮.电刺激方法对武术运动员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27):1647-1649.

G808

A

1674-151X(2011)12-03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15

投稿日期:2011-09-16

安宁(1977 ~),讲师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肌群训练方法振动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振动与频率
This “Singing Highway”plays music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