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
2011-08-15栗霞
栗 霞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
栗 霞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本研究运用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少林武术文化进行了界定。认为,少林武术文化是以佛教哲学“禅宗”为思想核心,以技击为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体系。“禅宗”“和谐”“兼容”“仁道”是其精神实质。
少林武术;武术文化;文化
1 前 言
本文通过调查、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标准,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作入情入理的诠释,以使人们从中真切的领悟到少林武术文化之博大精深,增强少林武术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紧迫感。
2 少林武术文化的界定
少林武术是根植于传统社会文化及外来宗教文化土壤之中,寄附于佛教圣地,吸收了中国古代武术百家之长,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武术实战的技击攻防涵义的技击之术[1]。国内学者更把少林功夫看作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2]。也有学者根据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认为少林武术是中印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由保护寺院发展到济世报国,从强身健体的肢体活动演变为体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少林武术文化,从“禅宗祖庭”广播于世界各地,无不得益于中印文化融合的优势。中印文化融合的优势基因,是少林武术绵延千年,在新世纪繁荣昌盛的根本所在[3]。
无可厚非,少林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宗教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名词如“少林功夫”“少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等还没有统一,其文化体系尚待深入研究。少林文化是以佛教为精神核心,以儒家思想为文化精神外延,以少林功夫作为传播禅宗的载体,集中华武术之大成,独具特色的一种宗教文化。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延续性和开放性[4]。不可否认,少林武术在佛教“禅学”的思想基础上,又融入了儒家“仁学”和道教“哲学”的思想[5]。因而,可以把少林武术文化看为以佛教哲学“禅宗”为思想核心,以技击为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体系。该体系可以分成3个层次,即外显层、中间层和内隐层。
少林武术文化的外显层是以物质形态或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技击体系或拳体系,内容包括习武、比武、研武的过程中设置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拳法腿法、翻腾跳跃等动作的名称、技法和造型,各种器械的技法、形态和名称以及按照一定的动作逻辑组成的套路。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现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 552套,另外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为156套。作为一个动作或器械的名称,虽然不是物质形态,但它需要通过身体活动表现出来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外显层文化。
少林武术文化的中间层是以人的行为活动或语言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的礼节、礼仪、训诫以及有关书籍、著作、抄本、秘诀等。少林武术的“抱拳拱手礼”,一拳一掌构成武术的基本手型,二者相抱,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团结互重。此礼节必出现在练拳行武之前,可以看做一种礼仪,诸如此类表面上能够看得见,但实际上又蕴含特定少林武术文化的活动都属于少林武术文化的中间层。
少林武术文化的内隐层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的态度、情感或者所追求的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修养,它内隐于武者的行武活动、是无形的、不易觉察的,如“禅武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及习武者的行为道德。
3 少林武术文化的精神实质
3.1 禅 宗
佛教哲学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哲学,它把现实世界看作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追求的是一种超现实的精神境界,力图在“彼岸世界”寻找天堂乐土。佛教哲学由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沿海东来,经过3年时间,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到达建康(今南京),并开始传播佛教思想。因其思想“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不为梁武帝欣赏,达摩遂于北魏孝昌三年(525年)进入少林寺,广采僧徒,传授印度佛教。[6]由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佛教哲学的传播与发展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元等朝代逐步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融合,走向中国化、世俗化、实用化,深深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禅宗”渗透到少林武术文化体系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奠定少林武术文化的理论根基,并影响少林武术的实践。在少林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体现着少林武德,少林武术作为佛家日常生活的一个法门,非常注重武德的修养,“习武先挨打,笑脸迎人欺,良师倡高德,苦恒出高手”成为少林弟子的座右铭。少林武术“以禅导拳”,通过练拳而修禅,通过修禅而入拳,拳中有禅,禅中有拳,拳禅一体,从而达到武术的高层境界——禅道。
少林武术表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首先表现为一种信仰,一种对于超常神力的追求。对于超常神力的渴望,对于超常智慧的追求,从来都是佛教徒的追求目标。这是少林武术表现为神奇的武术之根本原因,这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区别所在。
3.2 和 谐
许多少林拳法强调的“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虚实转换”等拳理要求和技击原则,都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刚辨证”“五行生克”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体现了古典哲学强大的渗透力和少林武术作为民族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在少林武术练功理论与实践中都充斥着“天人合一”和“精气神三位一体”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以及在练功的时候讲求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皆能体现和谐之道。
少林拳是由佛教的修心养性与强身健体结合起来的。少林拳强调内功的重要性。首先强调心理的修养,要求先从心理上入禅。“禅”是佛教的内容,特点在静;“拳”是中国民间的武术,特点在动。习武必须从静开始,从运气入手,由静到动,由动而静,动静合—,从而使少林武功禅中有拳,拳中有禅,禅拳互融,将佛教经义与武术精要揉在一起。少林拳功法主张在以技击之道取人的同时,也重视“精、气、神”的修炼,达到“强内固外”的作用[7]。精、气、神是练功的核心。“精”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气”是人生命的根源,“神”为生命的表征。练武(练功)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把练“气”作为练武的根本追求,普遍要求“气沉丹田”,以培养充实本原之气,达到“中气充足,精神百倍”的效果。少林五拳,各有其妙用。龙拳练精,蛇拳练气,虎拳练功,豹拳练骨,鹤拳练神[8]。《少林拳书秘诀》首篇即“气功阐微”“养气之学,以道为归”“练气之学,以呼吸为功”。通过“练气”“养气”促进“养神”,从而达到形盛神旺,形体和精神协调平衡。做到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内外一体。
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是中华武术一项基本技能。少林拳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动作朴实有力,充分体现少林武术的力与美。
3.3 兼 容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五千年而长盛不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链条”上,少林武术文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吸取各家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过程。它博大的胸怀兼容一切古典武术文化的精髓,它向善的态度又把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武术文化四处传诵。少林武术文化的萌芽、产生、发展、传承的过程,彰显着少林武术文化鲜活的生命力。
少林寺被尊为“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其他寺院不可替代的地位。少林武术在佛教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建立门派,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旺盛的生长,“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天下第一”、少林功夫名不虚传、惟我独尊。但“惟我独尊”的少林武术没有因其“独尊”而固步自封,却以“少林功夫出天下”的态度、以“虚怀若谷”的宽容胸怀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在汇集百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武术流派。
少林武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既有各类拳术,又有练法不同的各式器械套路和功法。少林武术套路动作名称丰富多彩,有借鉴佛名的、有象形取义的、还有中国传说故事和典故的,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少林武术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体现了华夏主干文化特征[9]。
3.4 仁 道
“仁道”可以被看作少林武术的道德规范,即少林武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的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深深的渗透于社会规范之中。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既讲“勇”,又将“武勇”与社会道德范畴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相结合,用武德修行来约束习武者的行为。在儒家看来,武术必须服务于一定社会伦理标准的“善”,是从属于道德和精神教育的实践,提倡“威而不猛”的君子之勇,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宣扬道德、提倡勇敢,强调谦和和含蓄的治世治身的社会责任。因此,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少林武术拳法上多讲含蓄和沉稳以适应传统道德教育需要,外要体现技法多变的形体运动之法,内要体现威而不猛的道德修养。以德明道,以身行道,以技显德,树立以“仁义”为核心的“不争之德”。
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一种超越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在“道”的召唤下,武术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和观赏的生存性活动,而成为一种求道的手段。
明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30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一支僧兵队伍,开赴松江前线御倭抗敌,在战斗中,人人奋勇当先英勇杀敌,手持铁棒击杀倭寇甚多,后来因寡不敌众,月空等30多位爱国和尚全都壮烈牺牲,以身殉国,用鲜血和生命为少林寺谱写了光荣的篇章。这说明少林武术文化“仁道”之思想精髓。在新时期,该精神仍然在发扬光大,全国各地的少林武术培训班比比皆是,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还到处传播着少林武术“和善”“仁义”“道德”等思想,为热爱和平之人士所理解接受。
[1] 赵海军.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32-34.
[2] 洪浩,姜生成. 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44-46.
[3] 赵强.当代少林文化探微[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67-69.
[4] 万瑜,蔡宝忠.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的结合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45-47.
[5] 金龙,李富刚.少林武术与佛家禅宗[J].搏击·武术科学,2006,3(8):21-22.
[6] 赵海军.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32-34.
[7]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8] 韩雪,郭志禹.少林武术的文化特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5-87,93.
[9] 张志勇,中国武术思想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16.
G852
A
1674-151X(2011)05-14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68
投稿日期:2010-12-25
栗霞(197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