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视野下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2011-08-15房殿生肖水平
房殿生 肖水平
(1.海南大学体育部 海口 570228)
国际旅游岛视野下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房殿生1肖水平1
(1.海南大学体育部 海口 570228)
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下,处于弱势地位的黎族传统体育如何生存和应对?黎族传统项目与现代竞技项目能否得到和谐的交融?黎族传统体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应该走向何处?面对以上疑惑,从黎族体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正确定位黎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状况,合理选择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法和对策,为新时期黎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正确导向。
海南;国际旅游岛;黎族体育;思考;定位;发展
2010年6月2 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海南将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重点培育运动休闲、疗养休闲、民族风情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黎族传统体育是黎族文化极具特色的内容之一,理应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特色产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黎族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面向国际的大市场,为黎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海南黎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原住居民文化,作为一种特色体育旅游文化产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竞争时代,黎族传统体育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如何挖掘和保护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开展黎族传统体育活动?如何组织黎族传统体育赛事?如何弘扬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审视黎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现状,发现黎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适宜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1 黎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状况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黎族人口为127.74万人,占总人口近14.73%,主要生活在海南岛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具有鲜明黎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民风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黎族传统体育总体呈现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项目众多和形式多样的特点。
1.1 项目传承现状
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之中,经历了从娱乐锻炼到竞技比赛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其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类型总体可分为竞技、健身和表演3大类。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共有47项如表1所示。
目前,开展比较好的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跳竹竿、射弩、打陀螺、拉乌龟、荡秋千、摔跤、打狗归坡、竹排竞渡、独竹漂和粉枪射击等少部分项目。其中,射弩、打陀螺、拉乌龟和荡秋千项目开展的最好,究其原因是由于这几个项目是海南省和全国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正式的比赛项目。跳竹竿是集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黎族传统娱乐活动,具有浓郁的黎族风情。跳竹竿项目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次参加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跳竹竿在海南的幼儿园和中学校园里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然而,大部分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已经开展的相当艰难,甚至部分项目面临着严重的流失和濒临灭绝的生存危机。
1.2 赛事举办现状
举办黎族传统体育赛事,发展黎族体育运动,对于弘扬优秀黎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但对于黎族传统体育赛事而言,海南还处于探索和不断完善阶段。自1994年至2010年海南省已举办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0年8月举行的第四届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初具规模,但全省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开展训练和比赛。海南举办黎族传统体育赛事的条件还很欠缺,就比赛场地和训练基地而言,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省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起步较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已开始筹备,填补海南省无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空白。
1.3 活动推广现状
黎族人口90%聚居在海南省的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自治县和三亚、五指山两市,黎族居住地区各个市县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各不相同,对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扬各有所长。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通过“三月三”的传统活动来纪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现在纪念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跳竹竿、荡秋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在黎族地区,每年的农闲季节、春节、端午节的喜庆日子里都要进行射箭、射弩、射击、摔跤、打狗归坡、串藤圈、荡秋千、荡转车、打陀螺、拉乌龟、顶牛、攀藤摘花和爬竿过树等比赛;同时又有集歌、舞、体于一体的跳竹竿、钱铃双刀舞、舂米舞、打鼓舞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统节日得到积极的推广。
2 黎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1 经济落后,人财物投入不足
我国体育事业在现代体育项目上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却忽视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上的极其有限。由于这种人财物倾向,造成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缓慢。海南黎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受到地域的严重限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黎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普及和开发必须根植于经济基础之上,与黎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人财物投入不足,经济落后严重影响了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2 国际强势竞技体育冲击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黎族传统体育的大多数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受到限制,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在与国际强势体育文化交流中,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而被同化。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大量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传入,导致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观念的淡化和改变,严重影响到黎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
2.3 项目发展不平衡
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呈现以下特点:一、参加省民运会和全国民运会的项目发展较好;二、参加传统节庆日的项目发展较好;三、经济发展较好的黎族市县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较好。
2.4 理论研究匮乏
海南建省后,海南省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黎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和大规模的考察、整理和研究,黎族传统体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的进行了挖掘和整理。目前,黎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二是理论研究还基本上停留在考察、摸底阶段;三是黎族传统体育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思考;四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脱节。因此,加大黎族传统体育研究意义深远。
2.5 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力度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受到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加之经济落后,黎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推广受到财力人力制约。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底蕴差,很多黎族传统节庆已经渐渐失去了原始的味道,趋于向商业化的舞台表演发展,而这些节庆上的体育活动也因其环境的变化,丧失黎族特色的氛围。所以,为黎族传统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保证黎族传统体育存在的活力和健康长久的发展。
3 发展黎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抉择
黎族传统体育是海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的团结,还对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特色经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的一项具有潜力的资源。因此,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立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大力推进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3.1 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和宣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单靠黎族传统体育的民间组织已经无法独立承担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和弘扬工作。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黎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加速黎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使黎族传统体育真正成为群众体育的项目。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黎族体育工作的方针任务、编制分配和资金投向等,确保开展大众体育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3.2 加强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改造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黎族传统体育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在保持黎族传统体育风格的基础上,对各项目的规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趋合理,使比赛更有竞技性和观赏性。如“跳竹竿”、“串藤圈”、“拉乌龟”、“打狗归坡”等项目,经过改造,完全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和学校体育健康课中实施,做到古为今用。对于观赏性强、市场开发潜力大并适合旅游休闲观光和体验的项目,如钱铃双刀、跳竹竿等,经过艺术加工和商业包装推向市场,积极打造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体育旅游品牌。
3.3 加强黎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当前,黎族传统体育研究处于整理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框架,缺乏在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阐释。相关部门应以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展开黎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首先,整合黎族传统体育科研的人力资源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发掘与研究。其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专家学者进行黎族体育课题研究。最后,构建黎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体系,进行系统深刻的研究;只有多方位、多层面探索黎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的指导黎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
3.4 加强黎族传统体育活动和赛事的举办
打造体育活动和赛事平台,使黎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村寨,走进大众的生活视野,加速黎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通过定期举办大型少数民族体育赛事,节庆日积极开展黎族体育活动,为黎族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合理布局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根据全省各地区特点和项目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项目。第二,在学校中开展黎族传统体育活动,把有特色的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第三,把黎族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发展总体规划中,在社区大力开展黎族传统体育,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第四,在全省有条件的黎族地区,建立综合性的黎族体育训练基地。
3.5 加大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
黎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是海南省体育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黎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产业的档次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护和促进黎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黎族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将黎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要实现黎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在体育、旅游和政府间建立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三部门各司其职将黎族风情同黎族传统体育结合起来。目前,对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宣传还不充分,广大群众对黎族传统体育旅游还没有形成产业观念;政府有关部门和传统体育旅游经营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化人们对传统体育健身的意识。
4 结语
在当今“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势必要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和谐发展。同样,黎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应乐观应对现代竞技体育冲击,借鉴现代体育的长处用来弥补黎族体育的不足,有益于黎族体育项目的现代化转型。黎族传统体育发展在定位和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究合理的发展路径。
1 熊山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体育的定位与选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42-45
2 桑全喜.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抉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0):55-61
3 吴义,李润中.黎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与文化素质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2):87-92
4 张新定,黄光志,黄良镇.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3-5
5 朱晓红等.黎族竹竿舞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126-128
6 张纳新,蔡智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52-53
7 赵云鹏.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70-71
8 张琨,张新定.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5):90-93
Think Li sport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island
PANG DianSheng,etal.
(P.E.Depart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Hainan,570228)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ompetitive sports,How does Li traditional sports survive and respond in the weak position.ca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portsJointly develop.Under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island,How should the Li tradition sports develop?Facing the these doubts,The author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 sports.Locate Correctly Li spor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elect reasonably development method and strategy;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Li tradition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Hainan;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Li sports;thinking;locate;development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编号:Hj2009-42。
房殿生(197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