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2011-08-15

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河南篮球

张 洁

(1.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焦作 454000)

普通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张 洁1

(1.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焦作 454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河南理工大学篮球文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论如下: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就是参与高校品牌建设,推动高校朝向高水准、高品质目标迈进的过程;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规范、科学的管理和广泛、持久的行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应积极开展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交流,方能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高校篮球文化建设需要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富有进取精神、团结的骨干力量。

高校;篮球;文化;发展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特色、有品位的高校篮球文化,以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高校篮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项目是否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这“三力”如何而来?只能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文化实体的建设才能获得。篮球运动在河南理工大学源远流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更是在竞技和群众体育两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水平篮球队为龙头,以校大学生篮球协会为主要辅助力量的篮球发展体系,促进了校园篮球文化的繁盛,并在河南省内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本文拟以河南理工大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成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与比对,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建议,以期在推动其持续繁盛的同时为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1~6]。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理工大学篮球文化的发展与实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及博、硕士论文累计达254篇;通过“超星数字图书、读秀学术搜索、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及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资料阅览室”查阅了有关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品牌学、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著十余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检索了相关的网页。

1.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社会学调查方法的原则,进行了有关问卷的设计;通过咨询相关专家,进行了3次修改后定稿,设计出了河南理工大学篮球文化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成员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100%;向校内非学生篮球社团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 331份,有效率97.95%;向教师发放问卷20份,回收18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16份,有效率88.9%。

1.2.3 访谈法

就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第一(篮球教研室)教研室部分教师、河南理工大学篮球高水平运动队部分队员及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骨干成员进行了面谈,掌握了必要的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运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7~11]

2.1 河南理工大学篮球发展概述

河南理工大学坐落于河南焦作,在原焦作工学院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所以煤矿采掘业相关系科为主体发展而来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办学主体由校本部所辖24个教学单位及万方科技学院组成,在校生3万余人,男性约占88%以上。校本部于2000年底开工建设,占地4000余亩,校园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短,校内各单位主要集中在校园中部及西南部,学生宿舍主要集中在校园中部及东北部。

体育学院第一篮球教研室现有教师13人,负责全校的篮球课程教学、赛事组织、运动队训练、俱乐部管理及学生社团指导,在学校各级工团组织的配合下开展相关工作,是河南理工大学篮球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力量。

河南理工大学篮球运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已形成一种传统。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篮球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2010年7月一举夺得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华光’体育运动篮球锦标赛”男子甲组、男子丙组和女子甲组三个亚军,2011年3月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又获得了CUBA西北赛区第七名的成绩;同时校内篮球赛事活动也得以广泛开展,仅各类校级篮球赛事活动便达到了400余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水平篮球队为龙头,以校大学生篮球协会为主要辅助力量的篮球发展体系,促进了校园篮球文化的繁盛。

2.2 河南理工大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成果分析

2.2.1 物质文化层面

2.2.1.1 推动了篮球场馆设施的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现有沥青篮球场62块,塑胶篮球场6块,其中62块为新建场地,6块为改建场地,并通过对开放时间的合理规划满足了正常的教学、训练、竞赛、学生自主锻炼及其它相关活动的使用需求;校体育馆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投资7500万元,建筑面积18167m2,设有1个主馆,4个配馆,拥有座位数达4700个,具有篮球、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等训练和竞赛功能,是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场馆之一。

2.2.1.2 进行了有益的校企合作尝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促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篮球高水平运动队与山西晋城兰花集团唐安矿的校企共建,为球队的发展获得了有力的支持;在“谊暖校园·公选裁判课学生三人制篮球挑战赛”及“2010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及暨运动会学生篮球联赛”期间与上海宙斯眼镜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店的合作,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并为校内篮球文化发展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促进了校园内部及周边相关经济体(如文印部、体育用品店等)的持续发展。

2.2.2 制度文化层面

2.2.2.1 推动了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在竞技体育方面,确立了“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相关校领导)—相关二级学院(相关院领导)—竞赛管理中心(中心主任)—教练组(主教练)—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五级管理体系,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在群众体育方面,确立了“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相关校领导)—相关二级单位(相关单位领导)—体育学院第一教研室(赛事负责人)—大学生篮球协会(会长)—各学院代表队(队长)”的五级管理体系,明确了职责与分工。

2.2.2.2 推动了相关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校际竞赛方面,确立了高水平运动队“焦作市各级别篮球联赛—河南省各级别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CUBA西北赛区预选赛”的三级竞赛体系,保障了竞技水平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在校内竞赛方面,确立了“初级篮球对抗赛(各院系内部篮球对抗赛和公选裁判课课内篮球对抗赛等)—中级篮球对抗赛(个别院系间篮球友谊赛和理工篮协社团篮球对抗赛)—高级篮球对抗赛(体育节暨运动会学生篮球联赛和“理工杯”学生篮球联赛)”的三级竞赛体系,保障了竞技水平的稳定和不断提高。

2.2.2.3 推动了相关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高水平运动队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男子篮球二队(预科),通过长期的随队训练,基本实现了后备人才的持续培养和顽强拼搏球风的延续;建立了以公选裁判课课程教学与理工篮协社团活动紧密结合的学生裁判员培养体系,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保障了校内赛事组织及执裁服务的水平稳定和不断提高。

2.2.3 行为文化层面

2.2.3.1 推动了篮球课程的建设

在公共必修课程方面,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完善课程设置,开展学校体育课程多样化的研究与建设。认真落实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促进篮球课程教学与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其中两人在校内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两人获得“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多人次获得期中教学检查和学生网上评教“优秀”、“良好”。作为校级精品课程《体育与健康》[20]的主要分支,目前已成为选课学生最多和选课学生最为喜爱的体育必修课程之一。

在公共选修课程方面,从学校办学要求及实际需求出发,开设了《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篮球运动与鉴赏课程》、《篮球战术赏析课程》和《NBA发展简史课程》等多门课程,在保证课程规范教学的前提下,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高校公共选修篮球裁判课程扩展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应用,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2.2.3.2 促进了相关研究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体育学院《体育与健康》教材相关章节的不断完善。组织学生,完成或正在完成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大学生高水平篮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研究》、《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组织的建立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大学生篮球协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和《初级篮球裁判员培训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等。其中《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组织的建立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项目获得评审“优秀”,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完成或正在完成《大学生基层篮球赛事品牌文化研究》、《河南省地方高校篮球基层赛事品牌及文化发展研究》和《河南地方高校篮球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其中《大学生基层篮球赛事品牌文化研究》获得河南省社科联2009年度调研课题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内体育类权威期刊发表《高校公共选修篮球裁判课程扩展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高校学生篮球社团的构建与发展——以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为例》和《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篮球裁判员培养的分析与研究》等多篇论文。

2.2.3.3 推动了相关文化实体的建立与完善

在高水平运动队方面。成立了男子篮球一队、二队和女子一队,在深挖潜力、立足于自身培养的基础之上,充分依托地缘优势聘请了具备相当实力的省内知名教练组成教练组,在坚持常态化训练的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竞赛活动,取得了2009年度焦作市学生篮球锦标赛女子组冠军、2010年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华光”体育运动篮球锦标赛男子丙组亚军、2010年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第二名及2011年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第七名的成绩;以高水平篮球队队员为班底,组建校荷式篮球队,获得2006年全国合球比赛亚军、2007年全国合球春季赛亚军、2008年全国合球公开赛冠军和2010年全国荷式篮球锦标赛亚军,作为中国国家荷式篮球队主力阵容远赴新西兰、捷克等地参加国际荷式篮球大赛,获得第三届亚洲暨大洋洲青年(23岁以下)合球锦标赛第四名及2010年第八届亚洲大洋洲荷式篮球锦标赛亚军,为国家和学校争取了荣誉。

在业余训练队方面,积极组队并进行常态化的训练,获得了2005年第八届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男子(甲组)季军、2006年首届 HUBA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第九届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男子甲组冠军、2007年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暨第十六届篮球锦标赛第七名,2009年统一冰红茶3对3高校篮球争霸赛焦作地区选拔赛冠军和2010年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华光”体育活动篮球锦标赛本科男子、女子甲组双料亚军。

在学生社团方面,成立了校属学生社团-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通过不断的摸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承办了自2008年以来校内所有大型篮球赛事以及“谊暖校园·河南理工大学裁判公选课学生三人制篮球挑战赛”等,通过自身所提供的具有一定水平的相关服务,获得了管理层及参赛队的一致认可,已成为目前河南理工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学生体育社团。积极选派协会骨干成员,辅助指导教师,改善了公选裁判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逐步完成了公选裁判课程教学与理工篮协裁判教学的融合,将公共选修裁判课和理工篮协的教学、训练及比赛全部纳入了学生裁判员培养体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了社团自身的持续发展。组织协会骨干力量组成研究小组,完成了河南理工大学多项“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并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或正在完成相关科研课题的资料搜集与整理、问卷设计与发放和数据统计与归纳工作;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建立了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百度百科网页、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新浪博客和微博、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人人网宣传主页和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搜狐校友录宣传主页。其中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新浪微博更是获得了2011年度“新浪微博全国高校百佳社团”称号。

2.2.3.4 促进了校园相关活动的繁盛

在对外交流方面,与学校所在地市直机关、体育局体训班以及焦作大学等单位以及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华北科技学院等省内知名高校间进行了有益的赛事交流活动,在提高健康水平和竞技水平的同时,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在学术交流方面,聘请知名专家如刘玉林、杨改生等进行了专题报告讲座并介绍了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在提高相关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宣传了学校。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不断完善体育学院第一(篮球)教研室成员职称、学历、性别及年龄结构,目前第一(篮球)教研室成员13名,女性4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5人,助教4人;11人具有硕士学位。同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当地体育局篮球项目相关工作,多次获得焦作市体育竞赛先进个人、优秀裁判员和优秀工作者等称号,两人获得由河南省体育局颁发的“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

2.2.4 精神文化层面

2.2.4.1 促进了良好体育观念的形成

篮球运动是河南理工大学的传统体育项目,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技、战术水平,是河南理工大学目前参与者最多且最受欢迎、最具吸引力的体育项目之一。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河南理工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不乏健身者的身影。每逢篮球比赛,场地周围也总是站满观战的师生,叫好声不绝于耳。新生自入校之日起,便感受到了校园范围内具有一定密度、深度及广度的篮球文化活动的冲击力和作用力,在潜移默化间,不自觉的投身到了篮球文化活动“吸引-参与-传播-推广”的过程,改变了其自小便形成的“体育可有可无”的观念,并逐步形成了“自觉锻炼和健康第一”的意识。在这样一个积极、健康和向上的良好氛围影响下,河南理工大学以“公共基础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代表的各项体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始终处于省内领先的位置。

2.2.4.2 促进了参与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理工篮协为例,社团成员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社团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活动参与者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行为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协会成立的短短一年间,已有两人具备了较强的赛事组织及临场执裁能力,获得了“篮球国家二级裁判员”称号及证书,参与了家庭所在地体育局组织的正规篮球赛事活动,并获得了好评;多人次同时获得河南理工大学相应级别文化课综合考评“奖学金”和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体育局与家庭所在地体育局“优秀裁判员”称号;数人获得河南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社团干部”称号;两人因专业对口、品学兼优且兼具一定赛事组织、执裁和管理、沟通能力,而与平煤集团等相关用人单位签署协议,顺利就业。

2.3 存在的问题

2.3.1 河南理工大学现有篮球赛事平台、水平等资源不足,不利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全面开展和提高,且两者尚未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联系不甚紧密。

2.3.2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河南理工大学场馆设施、资金投入等物质基础相对薄弱,影响了校园篮球文化的深入、持久长远发展。

2.3.3 由于文化传统形成周期性较长及校园布局的不甚合理,阻碍了河南理工大学校园篮球氛围及文化的生成。

2.4 发展对策

2.4.1 以体育主管部门及学生体育社团为纽带,加大赛事平台开发力度,在夯实群众基础的前提下,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并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不断融合和整体发展。

2.4.2 通过对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提高活动内涵及质量,以恰当的宣传为手段,吸引外部资金的青睐与支持,弥补现有物质支撑乏力的不足。

2.4.3 在具备坚持不懈毅力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校园球星,并适时调整活动地点,以榜样的力量和活动的质量、内涵,吸引大众的参与,推动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

3 结论

3.1 高校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校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参与高校品牌建设,推动高校朝向高水准、高品质目标迈进的过程。

3.2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应以学生篮球活动为基础,以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篮球赛事为平台,以球队和学生社团建设为龙头,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

3.3 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难发现,物质基础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必须的,规范、科学的管理和广泛、持久的行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通过三者不断的融合与进步,方能实现校园篮球精神文化的凝聚与生成。

3.4 在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在具备开放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交流,在沟通、融合的过程中做到吸其精华并为我所用,方能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

3.5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需要一支由教师、教练员和学生骨干等多方面人才所组成的,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富有进取精神和战斗意志,团结的集体,才能够不断地将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1 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2 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82-84

3 孙民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0-34

4 王家宏,于振峰,杨改生.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5 许奋奋.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26-28

6 冯洪,郭苏芝.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14-15

7 林克明,王哲中.篮球文化价值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34-38

8 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36

9 巩庆波,刘政潭.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状况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2):70-72

10 朱春山.篮球文化在河南省高校的传播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8

11 司磊.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队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Culture in College——The Example fo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ZHANGJie
(Physical Department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Henan,454000)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data method,questionnaire,interview 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h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basketball cul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ssentially toward promoting the brand construction,high standard,high quality goal process;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from point to the way through competitive sports,realization and mass sports,knowledge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organic union;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standard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extensive,lasting behavior is the decisive factor;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ctive with social all levels of the exchange,for university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can be injected ongoing vitality;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need a have higher professional quality,management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rich and enterprising spirit,unity backbone strength.

universities;basketball;culture;development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FTY009。

张 洁(1978-),男,河南焦作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河南篮球
昆明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快乐篮球进山乡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