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者无疆
——经典影片《黄土地》与第五代

2011-08-15山西

名作欣赏 2011年19期
关键词:陈凯歌黄土地仪式

/[山西]贾 月

行者无疆
——经典影片《黄土地》与第五代

/[山西]贾 月

陈凯歌二十五年的导演生涯在2009年的影片《梅兰芳》处走到了一个新的轮回,而今回首望去,那部暖暖的《黄土地》已经成为第五代旗帜性的作品。它凝结了导演陈凯歌、摄影师张艺谋等1977年恢复高考后入学的一代中国电影制作人新鲜血液的智慧,是一部被誉有“里程碑”、“划时代”、“开山”、“标志”等称谓的经典电影。

20世纪80年代,以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张军钊、黄建新、周晓文、李少红等为代表的一个导演群体有了共性的名称——第五代,由此也开启了关于中国导演代系的研究。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1983),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5)、《孩子王》(1986),田壮壮的《猎场扎撒》(1985)、《盗马贼》(1986),黄建新的《黑炮事件》(1985),张艺谋的《红高粱》(1987)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在政治上的反叛性、文化上的边缘化立场、艺术形式上的前卫性,表现得最为鲜明。特别是电影风格和影像构成上的反传统,展现得最为彻底”,从而表现出较强烈的“先锋”色彩。(倪震语)这一系列作品饱含了导演和主创们的精神气质,他们在经历过“文革”的历史和文化的扭曲后用影像创新和文化自省的方式找寻传统文明的美和力量。他们的创新动摇了传统的电影学院教育模式和苏联电影长期的定式影响,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大量的影像经验和美学灵感。

孤独行者的人生理想与“主义”的真正内涵

历史是陈凯歌、张艺谋善用的叙事背景,从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到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十面埋伏》,两人在二十五年的电影创作中将以秦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史、抗日战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史、“文化大革命”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史运用得淋漓尽致,在封闭的影像空间中演绎中国历史的变迁和沉浮。他们借助视觉化的叙事完成对历史的回忆,同时在写意化的形式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反思。他们更像是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作者们同行,用影像实践着反思历史的重任。正如陈凯歌所说:“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与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4年第15期)

《黄土地》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的大背景下,一个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黄土高坡的偏远山村搜集民歌。从出场的大远景镜头中可见这个行者的孤寂和悲凉,漫天遍野的黄土高坡上日出日落间渐行渐近的他没有太多的依靠和帮助,注定要独自行来独自走去。而影片的叙事也印证了他的孤独,他带着延安、带着解放区的美好召唤来到翠巧的身边,那里的生活吸引着翠巧最终放弃封建婚姻走向新生,但茫茫的黄河却吞噬了她,击破了翠巧的解放梦想,也冲击了顾青的信念。这个孤独的理想传播者只能踏上理想传播的新起点,而前路茫茫。顾青代表的是心怀启蒙理想的知识分子,但是他面对翠巧的请求表现出的僵化与行动力匮乏正是中国革命之路的寓言和象征,因而他的孤独也正是很长一段时间“主义”和“理想”的孤独,是理想和行动实难统一的矛盾体。

顾青表面上寻找的是民歌,传播的是解放。但实际上这种寻找更加深刻地象征着第五代导演对建国至“文革”结束期间文化和政治的反思,象征着这三十余年间共产主义方向的寻找、党和国家发展方向的寻找,甚至是民族命运方向的寻找;而这种传播,就像是三十余年间未曾停歇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传播,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不乏。“主义”在这里被具象化,就是“自由”和“独立”。世界电影圈不止一人要尝试将《资本论》拍摄成电影,但未曾真正成功,因为“主义”和“理想”是多么抽象的概念。但在《黄土地》中,“主义”就是不受家庭垄断包办的婚姻,“主义”就是自由行走的人生,“主义”就是逃出随波逐流的命运,“主义”在这里被具象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真正行进。

符号化的人物简洁明了

评论界对第五代的最初评价就是“先锋”,所谓先锋有冲破传统中国电影的造型用色之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叙事人物的完整性,而将人物“符号化”。

《黄土地》一片中主要人物有四个:顾青、翠巧、翠巧爹、翠巧弟弟。关于顾青,在本文第一部分关于影片主题分析部分已经进行了分析,这里着重解读其他三人。

1.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翠巧

没有太多的话语,翠巧的心情在环境的衬托下发展变化。从最初遵循“三从四德”,为了母亲的葬礼和弟弟的媳妇选择了无奈的婚姻,到满怀去解放区梦想独自驾驶小船驶向夜色漆黑的黄河,翠巧代表了向往自由且勇于追求自由的年轻人。担水十里、做饭送饭、缝衣纳鞋,翠巧从事着千年来中华民族劳动妇女一以贯之的劳动项目,她没有怨言,没有反抗,直到她听到了顾青的讲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希望的降临打破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重压,将翠巧们从中解脱出来,她用简短的语言和坚定的眼神向顾青传递着自己的期望和向往。当被动的婚姻不得不如期而至时,翠巧短暂的屈服并不能磨灭心中的希望,于是影片结尾时翠巧驾着小舟的背影被不同的观者解释为不同的结局。或生——到达解放区,或死——流淌在黄河里,无论何种结局,翠巧用行动表达着何谓“希望”与“梦想”。

2.中国父亲的典型形象——翠巧爹

中国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物类型——父亲。翠巧爹是一家之主,他主宰着儿女的命运和未来,他掌握着权力,从而得到应有的尊重。他是一个农民,岁月的沧桑从他沟沟壑壑的皱纹上直观地显现,他佝偻的身躯和高唱信天游时流露的忧伤似乎和他决断女儿婚姻时的无奈形成了天然的一致。“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才满……”,影片开场时伴随顾青出场的民歌极具苍凉,也正是翠巧爹代表的中国封建制度制约下无奈地固守传统的农民群体的心声。因而,少有观者因为翠巧爹在翠巧婚姻上的独断专行而痛恨这个典型的中国农民父亲,反倒是有更多的人从这个形象中找到了自己父辈的影子,从而更为深刻地反思时代、制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何其深刻!

3.多数中国人的典型——翠巧弟弟

沉默寡言的放羊娃憨憨是翠巧的弟弟,与姐姐忧郁的气质形成了对比,他没有姐姐对外界的渴望那般强烈,但其实内心明了一切,他没有姐姐付诸行动的勇敢,但真正决定迈出脚步时,他一样坚定……表面木讷愚钝的憨憨随着腰鼓队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时,观者感受到他骨子里的激越比表层的行为更为强烈。最终,在一片祈雨的人群中有人逆流而上,朝向顾青走来,他们代表了更多的内心清醒但行动步伐更为谨慎的人们。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才是中国革命、自由解放需要关注的大多数,是在文化文明前行路上不断召唤下,才会有勇气直面变革的中国人。

仪式场面的运用

一般认为,仪式与神话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神话是内容,而仪式是形式,仪式承载着对神话的表达、实现乃至强化、渲染。本片中几个民俗化的仪式对影片主题的升华作用巨大。

首先是婚庆仪式。婚嫁仪式是千年文化传承中美丽的一笔,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创立的人文环境的一种顺应与遵从,而今这种仪式依然保留,可见其魅力之大。影片中的婚庆两场戏份置影片的首尾,一种延续不断的寓意随着婚礼庆典的队伍绵延在整个黄土高原上。很多的评论分析这两场婚礼的作用是在直指“杀人的礼教和婚姻制度”,而笔者更愿意从中看到美好的力量,毕竟婚姻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只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不同婚姻制度让我们有太多的争论和异议。抛却这些制度层面的差异,观众会看到一幅美丽的黄土高原上新娘出嫁时的浩荡画面,难怪第六代导演张杨在其表现当代北京生活的影片《洗澡》中,还是忍不住用模仿前辈的方式还原了“出嫁”、“娶亲”的一幕幕美景。

其次是腰鼓阵。那几百人在一起打腰鼓的爆发力足以震撼国内外电影观众。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着力展示,使得偏居一隅的安塞成为腰鼓的重要故乡之一,而安塞腰鼓也从此成为中国历次国际盛会的保留项目。腰鼓喧天是人对本身力量的祭典,那种生命的无限爆发,体现出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是导演和主创们对未来民族发展的最直接期待。虽然最终的祈雨一段让我们看到“集体无意识”带来的愚昧和无知制约着人们的解放,但不可否认的是千年历史的推进也逃脱不了集体的觉醒。所以导演有意将此段放置影片中间而非末尾,是不希望人为地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但他内心寄予的希望在那震天的鼓声中已经很好地表述出来。

再次是洒粥祭土地。不同于影片中其他三个仪式场面的巨大和铺排。这个仪式看起来微小到仅仅是人物的一个动作细节和情节的一处小小闪光点。但就是这个点,却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其作用堪比全片一幅幅黄土高原的远景镜头。翠巧爹在吃饭前用筷子挑出一小撮粥洒向黄土地,对土地的敬爱让人的行为那么自然而熟练,而这种举重若轻的表现震撼力更强。是这片土地养育了翠巧以及她的祖祖辈辈们,因此回敬土地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必然仪式,只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用奢华的仪式和高档的祭祀品,而质朴的农民——土地的真正子民,用土地的给予回馈土地。这种质朴中传递的“敬畏”才是人对土地最为真挚的情感。

最后是拜天祈雨。上身赤裸的农民们头戴柳条帽跪在地上求雨,这一人为打造的仪式化场景将影片凸显的主题“天——地——人”绘制于银幕之上。仪式的夸张和强化是对陕北农民真实生活的升华和提炼,也是对中国人“皇天后土”的直观诠释。祈雨人群祈盼“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传统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中未曾陨落的核心部分。“天”和“地”是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神灵,中国人可以没有宗教,但绝对不是没有信仰,毕竟“天”、“地”之于“神”、“灵”更为可知可感。

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掀动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的新浪潮,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让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与世界电影进行平等对话的同时打开了文化传播的一扇大门。他们与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全球经济文化融合等时代潮流一同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艺术到商业,为中国电影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三十年的历程立下了汗马功劳,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道风景,同时也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项目。从无数个国际国内大奖,到数亿人民币的票房,新时期电影发展之路上注定要有“黄土地”一代的坚实足迹。

作 者:贾月,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编播系副主任、讲师。

编 辑:张乐朋 wudan5d@163.com

猜你喜欢

陈凯歌黄土地仪式
《黄土地》(海报)
《黄土地》画报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仪式感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仪式感重要吗?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