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原型及其流变分析
2011-08-15杨朝忠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贵州凯里550004
⊙杨朝忠[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 凯里 550004]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原型及其流变分析
⊙杨朝忠[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 凯里 550004]
《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作曲家赋予原曲立体的思维与形象,作品的风格依旧是富于民族意蕴的,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标准,充满着苗族飞歌所特有的艺术神韵,使苗歌韵律更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笔者试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其原型及其流变做一简单的梳理,试图对苗族音乐文化及其传播方式做出阐释。
《苗岭的早晨》 苗族飞歌 原型 流变
《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这种运用西方交响乐队中最具旋律美感的小提琴独奏来诠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随着小提琴家指尖在琴上缓缓的滑动,一幅苗族与命运不断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立刻呈现在人们眼前。笔者试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其原型及其流变做一简单的梳理,试图对苗族音乐文化及其传播方式做出笔者个人的阐释。
一、文化背景
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苗族总人口接近九百万,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祖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在历史上曾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在苗岭山脉与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格独特,苗族飞歌及木鼓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歌和舞,具有普遍意义的芦笙舞,表演技巧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绚丽多彩,在国内国际上均享有盛名。苗族节日甚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节”、“牯藏节”、“龙船节”等。
苗族正是因为历史上战乱、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其居住地多是在雷公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一带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滞后,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铸造了当地苗民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同时也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飞歌”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歌谣之一。飞歌旋律悠扬,高亢嘹亮,音调极富特色,其中“535”和“b3”音都是极具苗族飞歌的特性音调,深刻表现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作曲家陈刚正是依据这独特的旋律及特性音调,编创出了脍炙人口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二、文本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苗族飞歌的特性音调作为基础,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秀丽的景色,表现苗族人民幸福、欢乐的生活情景。从其诞生至今,深受小提琴演奏家及听众的喜爱。
乐曲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较长的引子,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徐缓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带入雷公山上晨曦微露、峰峦起伏、青山绿水的苗岭晨景春色之中。
随后,乐曲速度逐渐加快。小提琴模仿二胡滑音和笛子花舌音等的演奏手法,模拟各种鸟类在晨曦中的鸣叫,钢琴配合鸟鸣的回声,回荡山谷,犹如大山深处、密林之中的百鸟在晨曦中尽情地欢唱。
第二部分为该曲的主体,是由取材于引子的几个音调加以发展,且相互对比、又互有联系的方整型乐段组成。在钢琴轻盈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欢快、热烈的第一主题;接着第二个旋律在中音区奏出,情绪活泼,极富跳跃性;在钢琴由上至下的刮奏之后,第三段旋律于低音区奏出,粗犷雄浑,带有劳动性的节奏特点。而后,该旋律又由慢逐渐加快,过渡到高音区后以更快的速度加以重复,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如芒筒在婉转低吟,似芦笙在引吭高歌,生动描绘出苗族同胞闻歌起舞、欢快劳动的生活场景。随着乐曲的演奏速度进一步加快,渐渐达到了高潮,突然音乐戛然而止,好似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紧接着,音乐又重新回到自由的散板,再现引子部分。因为再现部分较之引子有很大的压缩,起到尾声的作用,其与引子部分形成呼应,再一次将听众的视线带入苗家山寨秀丽的景色之中。
三、原型及其流变
《苗岭的早晨》是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口笛曲则缘自白诚仁创作的同名口笛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乐曲以清新、优美的旋律缓缓奏出,描绘一幅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加之欢快、热烈的节奏,刻画苗族人民开朗、愉悦的心情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乐曲的引子部分以苗族音乐中极富民族特点的“飞歌”旋律为基础,描绘了苗家山寨幽静、恬淡的自然风景,笛子运用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仿佛让听众置身于清新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大森林之中。
苗族飞歌是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是苗族民歌中的一块奇异的宝石,是苗族民歌歌唱艺术中的瑰宝。主要流传于贵州凯里、台江、剑河一带,其传唱方式为“口口相传”,主要是长辈传给晚辈,代代传唱。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震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口笛曲的原曲则取自凯里一带流传的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白诚任先生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编创,曲调保存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使乐曲有了较大的发展。
后来经陈刚先生改编、移植为小提琴独奏曲。陈先生充分运用其深厚的作曲功底,使小提琴演奏在技能技巧上有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乐曲有了较大的扩展,以ABA三段体的形式作为乐曲发展的框架,运用各种作曲手段,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柔美的音色及欢快、跳跃的演奏技法,完好地表达了苗寨旖旎的山水风光以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
以后,又有些作曲家将这首作品改编成竹笛、古筝、电子琴等器乐独奏曲进行演奏,使其具有更广的传播性。
四、音乐学视域
从口笛曲与小提琴独奏曲的两个版本来看,在音乐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但在整个作品的风格上,保持了原型特有的意蕴。其风格特点均保持了苗族飞歌高亢嘹亮的韵味,深刻体现苗族人民的审美追求。以小提琴为载体的《苗岭的早晨》,作曲家在以原曲为创作基点的同时,结合小提琴作品的写作技法,以挖掘和发挥小提琴的音色特点进行再创作,以严谨的曲式、丰富的和声、形象的织体支撑起在小提琴作品中演奏的原曲优美动听的“线性旋律”,赋予原曲立体的思维与形象。小提琴作品的风格依旧是富于民族意蕴的,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标准,充满着苗族飞歌所特有的艺术神韵,使苗歌韵律更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
苗族飞歌是苗族民歌中较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其“飞”字即有这山飞到那山之意,深刻体现苗族飞歌的歌唱特点;站在高高的苗岭山上纵情歌唱,歌声传遍苗岭的山山水水,抒发了苗族人民的真情实感,亦表现了苗族人民豪放的性格。苗族飞歌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苗族人民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是苗族人民的形象代言;苗族飞歌深受苗族人民所喜爱,并在苗乡广为传唱,得到全体苗族人民的广泛认同,表现其“共时性”的特征。
《苗岭的早晨》原型及其流变,作为历时性的音乐创意,音乐语境的深入着眼于历史进程中的“视界融合”,强调任何解释都不可能是原样重复,探索音乐形态和审美范畴的继承、变异、创生与发展。这一视角必然注意到音乐文本的复合性,即原始语境和新语境的交错。音乐文本存在于人类音乐实践,“活动创意—主体表现—作品创作—评论反思(产生新的创意)”的解释学循环活动中。由于主体的介入,音乐文本在每一个解释学环节中都产生着新旧语境的相互对话、撞击与交融,体现了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发展。①
五、结 语
音乐在新时期的表现及其改编形式,依然是对作品原型的新的解释,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对作品进行新的改编、创作和演出,是新的历史情况下对作品进行新的阐释,也正是在这种解释中,赋予作品以全新的意义。
《苗岭的早晨》是一曲苗族人民的颂歌,其原型及其流变,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这是时代需要所赋予的立体性传播方式,使其更富于时代感和现实感,较之其“口口相传”的原生传播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更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使其飞出苗岭、飞向世界,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苗族人民及其性格特点,使苗族人民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苗族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苗岭的早晨更加绚丽而多彩。
①引自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第353页。
[1]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岳军.从《苗岭的早晨》看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J].大舞台,1998(4).
[3] 覃彩鸾.处处飞歌的苗族[J].当代广西,2005(3).
[4] 义亚.贵州苗族飞歌的旋律学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01.
[5] 雅文.苗族飞歌漫话[J].人民音乐,1997.
作 者:杨朝忠,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