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探索
2011-08-15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程 超[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探索
⊙程 超[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钢琴是欧洲近代史上器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乐器,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日益繁荣,中国人民逐渐接受了钢琴这件乐器。随着中国新音乐的发展,音乐家希望能够在这件外国乐器上演奏具有中国特色的曲子,希望达到钢琴音乐的“民族化”。
音乐艺术 钢琴曲 民族性
钢琴艺术是来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它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是在19、20世纪之交。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历经近百年的挫折与繁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库,包括改编作品、原创作品、大型协奏性作品,等等。
一、根据民歌和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作曲家以其为素材,将单声旋律改变为多声织体,利用音区、音型以及和声的不同变化来达成新的音响效果,其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加花变奏为主。如杨儒怀的《八首民歌短曲》,这八首短曲都是根据民歌改编而成,东蒙民歌《小情人》、蒙古民歌《淌得哥哥》、贵州民歌《山歌》、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上你走》和《配夫妻》、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陕北民歌《信天游》;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取材自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汪立三于1953年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的《兰花花》也是一首受到好评的钢琴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改编自同名合唱曲,其歌曲原型是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周广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的叙事性钢琴曲等,这些根据民歌改编、创编的钢琴曲的主题音调都是我们熟悉的旋律,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作品的原貌,并且予以进一步的创作发展,使其音乐形象更加丰满;做到了在比较短小的结构中,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与悲剧性的对比,用变奏手法展开,通过织体的变化、和声的力量、节奏的推动来使音乐达到高潮。
根据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最著名的有《黄河》钢琴协奏曲,是根据冼星海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首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以磅礴气势展开黄河上船夫与波浪搏斗的情景,作品加入了船夫号子等元素,在钢琴连串的琶音与乐队的呼应下,到达乐曲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乐章《黄河颂》以《黄河》大合唱中的同名独唱曲的旋律作基础发展,描绘出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第三乐章《黄河颂》的旋律部分更是直接取材自陕北信天游,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材料,全曲结构宏大、情绪变化多而富有深度。末乐章《保卫黄河》以铜管乐奏出短促庄严的引子,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由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通过庄严雄浑的曲调营造出一个恢宏气势的胜利高潮终结全曲。这部作品无论是从思想感情的深度还是乐曲的规模和乐器性能的发挥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是我国钢琴曲的一个代表作。此外还有钢琴独奏曲,如崔世光的《松花江上》,储望华的《红星闪闪放光彩》《南海小哨兵》,周广仁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也都是钢琴改编曲中优秀的代表作。
二、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曲
中国作曲家通过不断融汇、消化西方创作技法的同时,在西方的乐器钢琴上也创作与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引用中国传统古典乐曲的曲调成为作曲家创造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些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曲的最大特色,就是模拟这些器乐的声响效果。在钢琴改编的过程中,作曲家们注重节奏的安排和韵味的细腻感,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借助于钢琴模仿弹拨乐器、吹拉乐器、打击乐器等表现具有民间特色的韵味和意境。在综合运用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与中国传统乐曲融合,大量运用中国传统乐曲中滑音、装饰音等特殊技巧和音律表现民族色彩,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深化了传统音乐的意境。这些作品在追求民族风格和模仿民族乐器音响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手法丰富,标志着中国钢琴曲创作达到新的水平。
如《梅花三弄》与《阳关三叠》,音乐中很好地“再现”了古琴的声音,曲中分别用琶音、倚音、和弦等不同手法模拟了古琴的单散音、滚拂散音等,给人以空旷之感,余音缭绕韵味无穷。而《冀北笛音》则比较完整地“再现”了笛子的各种技法所奏出的声音特点,通过各种装饰音来模仿笛子的颤音、滑音、历音,甚至花舌音的效果。《夕阳箫鼓》最初是由琵琶演奏,后改编成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作曲家黎英海在这首改编曲中保持了原作的风格韵味,在增强转调的基础上对原曲结构有所删减。他吸取了中国民乐支声复调的织体写法,着力模仿琵琶、箫、古琴与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体现出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情趣,乐曲以柔婉的旋律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储望华根据二胡改编的同名钢琴曲《二泉映月》也是钢琴改编曲中的佳作。
三、采用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创作的钢琴曲
这类作品的音乐主题大多来源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民间音乐,音调与节奏很有特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及旋律线条的平稳进行与大跳的结合等。如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维吾尔族)、桑桐的《内蒙古民族主题小曲七首》(蒙古族)、权吉洗的《长短的组合》(朝鲜族)等。尚德义的《喜丰年》以东北民间小调的旋律骨干音和黑龙江的民歌《丢戒指》的曲调为基础创作;崔世光的《山东风俗组曲》之《乡土小调》和《对花》亦同样以山东地方民歌为素材创编;《刮地风》取材自流行于我国西北一带的汉族传统小调。这些都表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能歌善舞、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与淳朴热情。
在旋律写作方面,大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音阶调式而又不拘于原有的民族曲调。乐曲结构方面,在总结西方乐曲曲式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加花变奏”、“合头”、“变尾”等手法,来实现“变化再现”的目的,在和声写作方面,他们继承发扬了一些作曲家对和声民族化探索的成果,运用一些细微、精致的和声处理来避免大小调功能结构与民族音调之间风格的矛盾,形成了独特的既具欧洲古典和声典雅又透发出中国民族色彩的和声风格。与此同时,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论及表现手法又拓宽了作曲家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技巧,充分体现了钢琴音乐创作“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显著特征。如朱践耳的《云南民歌五首》、黄虎威的《欢乐的牧童》、孙以强的《春舞》等都体现了浓厚而又新颖的中国曲调、和声语言、多变有趣的节奏同音色以及富有表现力的钢琴技巧。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改编创作的五首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平湖秋月》,充分显示出这些作品既保持了原曲的广东音乐风格,具有浓郁地道的乡土气息,又恰到好处地利用钢琴这一外来多声乐器的优势,“钢琴化”特征明显,产生了很好的演奏效果。
这些作品不仅在音乐素材的选题上贴近传统音乐,更是在西洋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具有中国色彩的编曲方式,使得原作品形象更加饱满,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易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范围内传播民族精神。
四、旋律与和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音乐继承了中国“中庸”的审美观,讲究神似、结构随意这一特点,其旋律调式特点是以民族五声音阶为骨干的七声音阶旋律和三音列旋律相结合,为了适应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钢琴改编曲以调式风格的特质作为和声风格的依据,以此来改造西方传统和声手法,运用主调音乐的创作手法,采用“民族化”的旋律创作风格,在淡化西洋和声的功能性的同时使和弦变得更丰富复杂,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等各种音乐因素的对比,使乐曲的音乐变化起伏有致。
如黎英海的《蓝花花》、《采茶扑蝶》(C羽调)、《三十里铺》(G徵-C徵)、《嘎达梅林》(E羽调式)、《绣荷包》(C商调)、《绣红旗》(G徵-C徵)等。这些作品在旋律中多次使用转调,而且融进了一些地区的音乐因素,使作品大量体现了主调钢琴音乐的民族化。汪立三的《涛声》则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中国佛教乐曲《目莲救母》的音调,以不同的调性加以叠置,以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为基本调式,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陈培勋的《平湖秋月》中运用了具有五声特点的纵向和弦分解与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一种有律动的和声形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波光粼粼的景象。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之路历经百年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创作技法及音乐表现上不断创新,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进一步体会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国钢琴曲的内涵。民族化是作曲家永远的追求,任何一个伟大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必然是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广沃土壤之中。
[1]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乐出版社1996年版。
[2] 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匡方:《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黄钟》2000年第2期。
[4] 童道锦:《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5] 郝思震:《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多元化繁衍与发展》,《音乐探索》2007年第2期。
作 者:程超,硕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