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野下的高师古代汉语课程发展
2011-08-15邢怒海
邢怒海
古代汉语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古汉语的授课课时不断缩减,加上课程内容的晦涩难懂,授课方式单调,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使得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存在畏难情绪。根据调查,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古代汉语》课程内容艰涩、枯燥,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作用不大。多数学生在开课初期对古汉语很好奇,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下定决心要学好它,但经历一段毫无自主性的课堂灌输式学习后就失去了兴趣。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很多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相关课程内容,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知识一知半解,停留在肤浅和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对于未来的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工作更是毫无把握。
目前我们的古汉语课程教学思想、教学方式长期僵化不变,形成了教学与时代分离的深刻矛盾。在目前的古代汉语课堂上,“三个中心”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这样的传统教育思想导致教师的课题脱离教学实际,不懂得学生的真实想法,缺乏启发与诱导,而学生因为习惯于被动接受,丧失了学习自主性,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
为什么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畏难情绪呢?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创新意识弱化,使用保守落后的灌输教学法,满足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意识不明确,缺乏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被迫于单向输入,被动地记笔记、背诵,无法掌握学习课程内容的途径与方法。其次,教师拘泥于课本和课堂,唯书本知识为中心,对超出课本的相关知识不愿涉及,造成学生知识面短浅,学术视野狭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研究的底蕴与基础。再次,多数教师局限于课堂讲授法,教学手段单一,即使采用了幻灯片、电脑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也只不过是把过去传统的教学内容照搬到电脑课件上,谈不上方法、方式的创新。
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较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等,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自编教材。王编《古代汉语》总计1794页,对于学生来讲,该书内容过于庞杂,偏重于理论性、学术性,不大适合教学使用。至于自编教材则良莠不齐,往往割断了文选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容易形成教学“两张皮”现象,质量难以保障,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考试形式固定单一,以闭卷考试为基本形式,考试内容也以记忆课本知识为主,这就造成学生偏重于机械性的背诵与记忆,不求理解与实际应用,也就无法形成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重要动力,建立教育创新机制、培养新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师教育的重大任务。“我国以往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以及应试技巧训练,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忽视个性发展。”[1]当前,中小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在于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学习是一种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2]师范院校的古汉语教学应改变传统的灌输方法,在教学上大胆创新,对形势变化作出迅捷反应。
课程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目标方向明确,则事半功倍。从课程性质上来看,《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工具课,原国家教委指出:“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在实行新课标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集中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其培养目的即为中小学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针对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推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实现三个中心的转变。
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心投入学习,就必须让他们面临有意义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住基础知识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字词辨析时,遇到“敬”和“恭”,教师提出问题,问它们属于同义词范畴,如何比较呢?学生对此开始有不同看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字典和它们的用例,通过辨析,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词的侧重点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侧重于外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选取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钻研、探究问题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要走出书本知识为上的误区,既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对书本上的不当之处勇于怀疑和批判,以培养学生拥有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促进其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树立。例如在《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中有“公怫然怒曰”一句,教材注音为“bó”。教师提示学生通过查字典、工具书发现“怫”字根据意义不同有多个读音,并没有教材上的“bó”音。教材中的意义为愤怒义,因此其字读音当为“fèi”音,这样通过怀疑和探索,师生成功地纠正了书本上的一处错误。
另外,教师也要避免局限书本的小圈子,要勇于涉猎书本之外的有用知识,争取把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自己的教学范畴,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例如在教材《宋人有酤酒者》中,宋人“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可以说酒质上乘、公平公道,但却滞销不行,乃至“酒酸”。多数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对酒为何会变酸感到迷惑不解。实际上,古代和近代所饮用的酒性质不同,古代的酒多属于“醴醪”,也就是米酒之类,而近代所常见的酒为蒸馏酒。酒精含量低的酿造酒,营养物多,在常温下可以继续发酵,味道就会变酸,而主要成分为酒精的蒸馏酒味道不会改变。这些知识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古代饮食的情况,完全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下,以免以讹传讹。
21世纪的两大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也是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古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上必须摒弃落后保守的旧思维、旧观念,积极探索创新学习的理念和理论方法。
[1]李建辉.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问题论纲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4):69.
[2]孟昭水.高校古代汉语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53.
[3]肖瑜.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2007,(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