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作品《飞天》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2011-08-15

飞天 2011年24期
关键词:古典舞飞天佛教

孟 展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的一种,是较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总体性民族精神的一种艺术呈现。其产生、形式和内容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气质及中国古典精神的继承。舞蹈《飞天》的美轮美奂体现了中国古典舞姿态美、结构美、意境美、综合美的审美特征。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这是舞蹈《飞天》带给欣赏者最直观的审美体验。

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飞天》气韵悠长、美轮美奂,借助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飞天仙女的形象,7名演员身着长裙,姿态安详,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们站在升降舞台上,或于舞台平行;或与舞台垂直,穿着固定在舞台上的“铁靴子”跳着轻盈的飞天舞蹈,用肢体配合音乐演绎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优美的舞步令观众叹为观止,更展现了中华文明古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悠悠情怀。

飞天形象源于佛教,佛教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象征人类的飞腾理想。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南朝梁武帝时兴盛到极点,佛教乐舞随佛教传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乐舞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佛教乐舞特色。敦煌石窟里飞天舞姿形象大多带有浓郁的印度舞蹈特征,人物体态结实,动作粗犷有力,虽身着飘动的绸带,但给人一种向下沉的稳实感,而中原风格的“飞天”,舞蹈形象秀丽多姿,身披的飘带长而且向上翻飞,给人以轻盈感。从艺术形象说,“飞天”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说:“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这是因为价值追求都是人所独有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了价值追求,其向上提升和向外拓展的精神层面都成为问题。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审美价值取向不仅指示着美的探索方向,体现着美的本质,它也是对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解与评价等具有着决定作用,而且以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为审美价值的取向是实现人的自身塑造,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趋于完美、和谐的理想境界。

每一种类的舞蹈,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们思想情感。作品《飞天》运用中国古典舞形式展现了飞天最唯美、华丽、漂亮的形象,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的一种,是较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总体性民族精神的一种艺术呈现。其审美特征和价值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气质及中国古典精神的继承。

首先,中国古典舞讲究“虚实结合”,实,就是可以被观众直接感知的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形象;虚,就是观众通过直接感知的形象所引起的联想、想象所把握到的间接形象。《飞天》舞蹈创作出的境界美是虚实结合的,它以飞天壁画为原型,凭借舞蹈演员高贵、典雅、端庄的实实在在的舞蹈形象,把人们仿佛带进了一个天宫琼宇、星驰云涌、天乐齐鸣、仙女翩翩的虚幻浪漫世界,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使古今凡人善良、美好的理想憧憬得到进一步地飞腾与升华。

中国古典舞的“虚实结合”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中国文化尚“虚”,佛教的“空”,道教的“无”,儒教的“仁”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浑圆归一、天人相合的人生旨趣。舞蹈受中国文化中的这种致虚、求同表现的影响,便有了“空灵”的意境,所以在中国古典舞中也就有了“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后”的韵律上的审美动势特征,达到意味深长的美学效果。

“圆润和谐”是中国古典舞吸收“太极图”核心理念,以旋转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一是表示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是表示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是表示运动是流畅圆润的。

中国古典舞最初发轫于戏曲舞蹈,戏曲舞蹈是将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融洽结合,使舞姿优美,舞情化的艺术。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律动和审美规范的基础均来自戏曲舞蹈,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它要求表演者舞姿动作圆润流畅、跌宕起伏,连绵不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技巧高超、刚柔相济、和谐连贯、气韵生动。如舞蹈《飞天》,以圆弧轨迹为运动方式,舞姿圆润流畅,内敛和谐。7名舞蹈演员固定在圆形莲花舞台上,舞蹈队形以6名舞蹈演员在外围圆圈包裹1名领舞的形式,动作中大多以两臂挥拂旋转形成曲线来包缠身躯,结合“扭腰”、“送胯”、“勾脚”等敦煌舞蹈基本动作运动规律,动作感觉集中动向于中心一点,并有许多“含胸”“颌首“等内收性动作,总体呈现为一种回旋、圆转的状态。

另外,以“静”为主,以“和”为贵,注重呼吸和身体的配合,注重每个细节之间的和谐统一,在舞蹈动作中讲究一种和谐、协调。舞蹈演员前倾、后仰、上升、下降,造成空间不同层次;一张一弛之间,若俯若仰,若牵若还,右牵左绕,长波郁拂,体现了古典舞美的生命律动。

中国古典舞这种内收与和谐的特点来源于中国人“以和为贵”、“中和之美”的品格特征,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凸显,其圆、曲、拧、倾的体态和动作划圆的轨迹很能体现周而复始、轮回常新的中国哲学精神。

舞蹈《飞天》的结构运用了中国诗歌体中重要的结构——起承转合。中国古典舞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贯穿于动态造型的始终。起承转合对应的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转折、收结并循环往复的客观规律,其文化渊源是中国古代人们的天道观、宇宙观中对圆境的高度崇尚,而直接的启示则是人们无时不感受到的周而复始的节气递变和四季转换。

起承转合作为中国古典舞结构的审美特征是圆满、圆融和圆活,同样可以是一种师法自然、至法无法的理想境界。

舞蹈《飞天》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构图美,把静态的绘画美,转换成了动态的舞蹈美,使人物从画中走来,亦真亦幻。服饰美,飘扬舞动的衣裙,扇风动气的大袖,流彩飘虹的长带,穿着在演员绰约的身姿上,既具有不凡气质,又凭添了无穷魅力。使舞蹈演员仿佛真的自由自如地在天空中飞跃腾挪,升降沉伏,前瞻后顾,右呼左应。再加上修长的双腿,凹凸有致的身材,动作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将形体化为飞动的线条,更增添了飞的无限意味。音乐美,音乐采用张千一为第7届亚洲艺术节创作的合唱歌曲《有朋自远方来》,融入古筝和笛子,加重了编钟的钟声,与舞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仿佛把观众们带到了流云、星空的无限宽广的宇宙中。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几千年舞蹈传统积淀下来的艺术结晶,超越了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其审美特征内含虚实相生的深刻哲理,饱含着中国民族传统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气质及中国古典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猜你喜欢

古典舞飞天佛教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色分析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飞天之梦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佛教艺术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