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博物馆人文精神的开发和培育

2011-08-15仲秀林

群文天地 2011年8期
关键词:陈列人文精神博物馆

■仲秀林

本文首先阐述了博物馆人文精神的涵义,然后分析了博物馆目前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策略。

一、博物馆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博物馆精神的涵义

博物馆精神是广大员工集体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博物馆的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博物馆的具体化。博物馆精神是博物馆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能在博物馆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使博物馆的经营活动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

博物馆精神是代表或反映追求、意志、决心的总体倾向,是博物馆文化的灵魂,现今博物馆精神包括观众至上的精神,文明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钱文忠先生认为:博物馆精神的根本是人文精神。

总上所述:博物馆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在博物馆的反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的、观众至上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博物馆人文精神的涵义

博物馆人文精神是博物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观众的需要,实现观众的追求,体现人文关怀,把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博物馆活动的宗旨。博物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是观众,国际博物馆协会对此提出了博物馆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是:指博物馆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关心人、尊重人、服务人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为一种“以人为导向”的服务机制。

二、目前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重物轻人、缺乏人文关怀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许多人的眼里博物馆之所以称之为博物馆,也就是因为它拥有为数众多的藏品,博物馆陈列、展示的物是博物馆的生命和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长期以来博物馆人珍视博物馆的物如同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而对人却不重视,造成了目前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淡薄。

(二)用人机制僵化

在我国多数博物馆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人事部门掌握人事调配,博物馆缺乏人事自主权,人员一般只进不出,而真正具有专业能力者很难进入,这种情况导致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真正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完全胜任工作的人才很少,很多博物馆出现专业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博物馆人才问题成了阻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另外,由于博物馆以行政拨款方式解决博物馆人员工资问题,造成一些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等、靠、要”的思想,馆内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馆员缺少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致使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学术理念滞后

目前,一些博物馆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只注重搞精品展,搞形象工程,不重视业务理论学习和提高,尤其轻视有关的理论研究,甚至忘记了博物馆承担的研究任务,致使博物馆的学术理念滞后。博物馆的理论研究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石,博物馆只有通过对文物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发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根据现实发展需要通过陈列、展示合理释放博物馆藏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更多的的人们感受到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富、灿烂和辉煌,从而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如果博物馆轻视、甚至忘记了搞学术研究,这样搞出来的精品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

(四)服务质量不高公众形象欠佳

服务民众是博物馆的天职,如果不主动融入社会、拉近和与公众的距离、增强博物馆文化亲和力,博物馆就难以成为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物馆自身也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目前一些博物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仅仅把自己看作是部门性、行业性、专业性的工作;是国家文化遗产的守护人,只对政府管理负责,对学者研究负责。工作中缺乏联系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观众的理念。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一些博物馆仅从学术角度、用专业语言来阐述文物藏品内涵,指导陈列布展,开展各项活动;一些博物馆坐等参观者上门,对自己的陈列展览宣传不够,社会民众对展览信息和博物馆的各种活动了解甚少;一些博物馆仅根据文物藏品的特点来确定所传播的知识和信息,而对广大民众需求不予关注,从而在公众心目中形成博物馆“保守、刻板、迟钝”的印象。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博物馆缺乏亲和力和凝聚力,与广大民众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在民众的心目中博物馆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板着面孔的教官。

三、如何培育、开发博物馆人文精神

博物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开发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好对内管理和对外服务两件大事。

(一)对内就是对博物馆的职工,人是博物馆的主体,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靠博物馆的职工来完成的,管理的成效也是通过管理者作用于人身上来体现的,这主要涉及到博物馆领导者的管理思想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德治馆

培育、开发博物馆人文精神必须拚弃传统观念的控制和服从,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以“人为中心”;做到能够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要增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彼此之间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间关系,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员工才会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和积极的进取心。另外,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馆风,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培育、开发博物馆人文精神,要努力建立起一个使博物馆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营造出一种互相尊重、愉悦和谐、精诚协作、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想像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员工潜力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促进事业的发展,达到员工与博物馆的高度和谐。

(二)对外服务就是对观众服务,观众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没有了观众,博物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为观众服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陈列展览注重新颖、多样、互动增强观众的服务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针对性、多样性、新颖性、互动性以此来增强观众的满意度,为此,博物馆在陈列展览过程中,首先:展览内容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满足不同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里;展览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体现现实生活意义,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亲和力;展览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在展览设计上,本着普通观众都能看懂的原则,陈列语言避免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用多种文字对照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最后陈列展览体现人文关怀要从细处入手,比如展柜设计要到考虑特殊参观群体:儿童、残疾人等,要有类似“你在这里”等清晰、明确的路标,展厅内尽量合理使用一些自然光,和绿色,以此来增强观众的绿色体验,避免“博物馆疲劳”的产生,使观众进入展厅有一种心神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

2.形式多样的讲解方式 高质量的观众服务

给观众讲解是博物馆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最直接方式,高质量的讲解服务是提升博物馆公众形象的最有效地手段,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讲解方式,除人工讲解外,还要有语音讲解器;并且要用多种语言讲解,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要用微笑为观众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要让每位观众都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在对外接待方面,学会换位思考,首先根据博物馆场地的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流量,争取做到每一位观众都能收到最好的服务,在旅游黄金周避免出现“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的现象。另外在博物馆硬件建设上,要尽量考虑到弱势群体利益,在日本,65岁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即已经进入超高龄社会,面对越来越多走进博物馆的老年观众,日本的博物馆为高龄者提供提供各种各样的特殊服务,例如,原本展厅内的文字较小不易阅读,就为高龄者准备大文字的展示说明:原本展厅的管械较暗,就为高龄者适当调整灯光亮度。同时,在博物馆内设立更多的休息场所,添置更多的休息座椅。以及为高龄者准备专业轮椅,加宽无障碍通道,设置轮椅用的卫生间,为视听障碍者准备更多的声音解说和文字解说,增加盲人触摸式展示说明,在加上多语种的语音导览机、具有亲和力的游客服务中心等,都使人们感受到“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当然,目前多数博物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硬件上无法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这就需要在人性化的服务上提高标准。做到所谓硬件不足软件补,软件不足感情补。使观众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3.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观众

博物馆要向社会大力宣传精神文化产品,多角度、多渠道与社会各界加强联系,通过有意义趣味性强的活动载体,吸引观众,让观众认识、了解、参观博物馆。在宣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我们要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地宣传手段,使每一位民众都走近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朋友,并且还要注意及时了解观众对每次展览的信息反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

总之,博物馆要培育和开发人文精神,关键是要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博物馆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1]刘洪.《对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文物工作》,2004(7).

[2]邹霞.论博物馆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品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发展.四川文物,2011(1).

[4]同[3]

[5]行吉正一著,崔岩译.着眼现代课题的日本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辑,第14页.

猜你喜欢

陈列人文精神博物馆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出售中
博物馆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组合与构建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