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美育的中介性
2011-08-15杨运芝
杨运芝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美育理论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审美教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是席勒美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体现。席勒在 《审美教育书简》中正式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其博大精深的美育理论。席勒认为,人本来就既存在感性的天性,又存在理性的天性。只有当人的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的时候,人才是完整的人,才是自由的人,这是一种美的自由。因此,审美成了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在人类由自然的人向道德的人的生成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正是这种中介的作用,才使人从自然走向自由,从感性和理性的分离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成为可能。这便构成了席勒美育的“中介说”。
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美育形式具有不同的美育特点和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审美内容较为丰富,美育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具体来讲,文学美育是文学教学中的美育,是指在文学教学中利用文学教学中美的因素,陶冶欣赏者的感情,提高欣赏者的审美修养。它是对人审美情感的培养,注重人身心和谐的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变得生动、完满。美育、智育、德育共同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同时美育也是德育、智育的有力手段。文学美育通过审美情感,使德育变得富有感染力;为智育提供动力支持;使欣赏者的个性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而有“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之说,把审美沦为德育的工具,他们的偏差在于忽略了美育自身的独立地位。
文学美育中,德育就充分利用美育与德育的情感贯通性,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实施了德育。而且,文学美育内容的本身就蕴涵着大量的德育内容。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充满着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挞。里面有不少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在学习这些作品时,这些人物形象会对欣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到他们的道德建构。例如,关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是道德实践的范畴。《送东阳马生序》、《幼学纪事》这两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人所写,但里面人物求学的艰难历程、执著精神,字里行间溢于言表的真挚情感,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学》中穷和尚和富和尚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人物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冲击,会使学生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人物的意志品质不仅会使学生明白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意义,而且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把这些优秀的品质内化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这样,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就实施了德育。现代心理学表明,大学生已学会思考,独立意识强烈,有排斥理论训教的倾向。这种心理特点,决定了文学美育对德育能产生深深的影响。
文学美育对德育的影响
席勒认为: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其成为“审美的人”。“审美的人”是指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能分辨是非曲直的人。“理性的人”则是在“审美的人”的基础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或具有完美的人格力量的人。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在赞扬真善美的同时也鞭挞假恶丑,使人们在乐于接受真善美的同时也能分辨认清并厌弃假恶丑。可以这样认为,文学美育是通过对人审美情感的培养,促使人身心和谐发展,“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德育是对人道德情操的培养,道德本身是由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三部分组成的。德育的任务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和功利性,其主要目的是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道德的关键是行动,但如果没有对道德热爱的情感,没有对道德的深刻认识,那么就很难有付诸实践的道德行为。美育中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是相通的,而且对道德情感具有强烈和深远的影响,从而为道德行为提供强大的动力。
审美情感是美育与德育的交叉点,德育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和机制,可以克服道德说教仅仅使人“知”,而不能把道德内化到心灵深处的缺陷。古人早已意识到这一点,看到了美育对德育的这种内化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诗”作为道德启悟的初始,将“成于乐”的审美教育看成德育最高阶段。诗教和德育融合在一起,情感是桥梁。后代的儒家们在阐发的过程中,往往把“诗”、“乐”,甚至整个艺术看作道德教育的手段,于是
文学美育为智育提供动力支持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作者把这种瞬间的生命体验凝聚为抽象的语言符号。欣赏者面对作品,需填空、兴味、对话,才能走进作品,与作者展开对话,理解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有情感的陶冶,有智力的开发。文学美育对智力的影响,就在于它在理性与情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贯通的桥梁,使情感与理性互相协调,情感与智力相互促进。
一个人的智力一般包含知、能、识。知即知识;能即一个人实际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识即识见,指在人类活动中的预见性、计划性等所达到的水平。在这三者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识见是结果。能力中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其重要因素。识见是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性智力水平。文学教材中的大量名篇佳作,其中有自然风光、社会文化、人物故事等,这无疑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审美情感激发,培养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使他们探寻知识的目光超越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外这一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大量的知识。
文学美育对思维、记忆等心智技能的促进作用,就在于它构成一种契机,启动着思维能力的运作。文学美育有助于想象力的提高,就在于审美对象本身潜藏着一种感染力和诱发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如《春江花月夜》,诗人通过生动如画的景物描写,曲折委婉的感情抒发,细腻含蓄的心理刻画,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如同是月光,有海上初月、林中霜月、汀上白月、妆台之月、玉户帘中月、捣衣砧上月、斜月、落月等,角度多变,景物的色彩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衬以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海雾、江树等,取得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把客观的实境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亦虚亦实,忽此忽彼,创造了一个让读者想象无穷的意境。这样,不但陶冶了情操,而且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愉悦。另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都包含着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在生动的形象中往往包含着深邃的理性认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形象不仅会使读者展开形象思维,还会启迪读者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更加深刻。如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而简·爱“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些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貌陋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简·爱的形象融合了女性温柔顺从等基本特征,但更多的是争取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爱情平等、自尊自强的新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灵,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女性形象。这一艺术形象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走出束缚,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新生活,给女性的自我解放开辟了道路,从而使简·爱这一新女性形象获得了不朽的生命,直达永恒。
文学美育通过影响人的审美直觉而提高人的识见水平。审美直觉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领悟,它的形成是审美经验的一种积淀,是长期形象思维磨炼的结果。直觉是创造思维的基本形式,事实上,它已成为科学发现与创造的代名词。过去,人们经常以理性逻辑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关照人的主体,但是,自从上帝死了之后,理性分析的方法渐渐为直觉的方法所代替。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表明,人的意识结构如大海中的冰山一角,广大的潜意识部分是被藏在海面以下的,是不能用理性逻辑加以分析的。由于文学美育具有心理的综合体验性和整体性品质,是人的感知、形象、情感和理智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统一,往往在感性直观体验中能激发欣赏者的思维,使其深入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因而体现出整体性创造能力。文学美育的这种整体性功能实际上是对欣赏者审美直觉力的培养,通过这种审美直觉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欣赏者的识见水平。
总之,文学美育通过发掘文学中美的形象,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情感,为智力的开发提供动力支持,添加趣味的佐料,使欣赏者在积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识见水平。
文学美育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由“人品、学识和能力”三大因素综合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近些年来,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对非智力因素较为忽略,对学生的精神状态较为漠视,学生人格修养更被认为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朱自清先生认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理想最终都将落实到社会个体的人格培养上。语文教学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学语文、学做人。他主张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学术健全、体育兼重的全面发展的人。于漪老师也曾提出过“人的建构”的语感观,他把语文的目的定位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强调教师要目中有人,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些有识之士看来,语文教学的目的重要的是育人,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对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文学美育教学中当然更应该注重进行健全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今后人生的“精神底子”。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文学教学活动堪称实施审美教育的大课堂。为了培养既有深刻理性又有丰富感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充分利用文学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所具有的音乐性、情感性、形象性、故事性及其艺术魅力,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得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审美判断、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获得精神享受和生命愉悦的同时,又能美化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心灵,这就是美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通过文学教学实施美育,不但能协调身心和人际关系,而且能营造生动活泼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美育的独特作用,往往是单纯的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
人格,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健康的人格或称完整的人格,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也就是知、情、意相统一的人格。文学美育对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审美情感使欣赏者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促进欣赏者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中介性的审美情感,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对于健康的人格来说,光有理性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光有感性的发展也是远远不够的,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必须同时得到发展,才能构建健康的人格。文学教学中的美育通过审美形象对欣赏者的审美情感进行陶冶,这种审美情感能及时疏导欣赏者的情绪,协调欣赏者的心理,使欣赏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发展欣赏者感性的同时,也使欣赏者的理性得以健康发展,并且最终目的就是使二者统一、协调起来,同步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使欣赏者形成健康的人格,使欣赏者变得生动完满。
另一方面,文学美育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有效促使欣赏者自觉厌恶趋善,追求人格的完美。欣赏者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理论的训教。如果及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施以积极的影响,会有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审美形象的感染,审美情感的体验,榜样的影响会使欣赏者的人生境界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这点点滴滴的熏陶,一丝一缕的影响,是构成欣赏者健康人格必不可少的涓涓细流。
总之,教育关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可以说,美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