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意象

2011-08-15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大众文艺 2011年4期
关键词:骷髅鬼魂哈姆雷特

周 珊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意象

周 珊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本文阐释了《哈姆雷特》自始至终笼罩的死亡意象,展示了在遭遇重大变故后哈姆雷特的心境变化,戏剧终了哈姆雷特最终完成了与死亡本身的和解,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事业。

哈姆雷特;记忆;死亡

一、记忆和遗忘

从剧本一开始,笼罩的便就是午夜的寂静,前国王的幽灵就漂浮在王国的上空,沉默不语而肃穆庄重。剧作一开始就传达了整部剧的基调:冷酷而阴沉,死亡笼罩上空,诡异而压抑。

宫内,便是克劳狄斯与王后的婚礼,欢庆的氛围,正与鬼魂出现的城堡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对哈姆雷特而言,世界天翻地覆,他的信念的房子即将坍塌。逝者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当时过去时,是分分秒秒都会上演的死亡的戏剧,悲伤容易消散。对于其他人来说,殡葬过去之后,便就是结婚的笙乐。他疑惑于母亲对父亲死亡的轻描淡写。他的悲伤与黑色的丧服在这个大喜的日子显得如此的不协调,而哈姆雷特的心正如母亲所说的“老是垂下眼皮,在泥土之中找寻你的高贵的父亲”,却再也看不到人间的一切之前的美好。对他来说,一切不过是“可厌、沉浮、乏味而无聊”。

一片肃杀的环境下,鬼魂出现了,他告诉了小哈姆雷特事情的真相,这让哈姆雷特大为惊奇,心里顿起严霜。如歌德所述,“他耳中鸣响着那对于他叔父的骇人的控诉;召唤他去复仇和直刺人心的再三反复的诉求:你要记着我”,而从这个时候,从地下鬼魂的再三的“remember me”和地上打雷的可怖“swear”声之后,这个王子开始了他的世界的颠倒之旅。他立誓不忘记死者,而痛恨这含笑的生者;他要牢记逝者的指令,热血沸腾道:“remember thee”,是的,哈姆雷特牢牢记住了自己的父亲。他将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个鬼魂,这个幻影(illusion)。事实,记住它,就等于记住了死亡;记住了它,那就意味着随时都会走向死亡;记住它,就意味着哈姆雷特的以后的日子就要笼罩在这层对死亡的焦灼和仇恨中。它在焦灼着他,鞭策着他,让哈姆雷特随时都可能会变成一个嗜血的人。这个时刻,哈姆雷特的世界已经被置换。父亲的死亡和鬼魂的回归让父亲的不在场成为了最强大的在场,主导了哈姆雷特的心智。对父亲的认同达到顶峰而合二为一。真相从这一刻开始向他揭晓,死神在他的身边如影随形。荒原里的哈姆雷特,没有欢笑,没有幸福,只有疯言疯语,只有歇斯底里,只有残酷的照见现实,用他的疯言疯语来肆无忌惮地说着自己心中的愤怒,方为真实。他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二、骷髅与名誉

哈姆雷特在骷髅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更深刻的旷古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感受到的那种强烈的虚无主义的色彩。帝王将相终归要成土作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世界无从把握,而顺其自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就像在海上的旅程一样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这个去英国的海上路程可视为一个寓言。海面,是一个巨大的无垠的看不到边界的地方,随时可能会有风暴将我们吞噬,或有各种不测。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我们人类的命运不正如汪洋中的一只船,随时都可能会偏离方向,遭遇危险。可是这个时候正是考验人类的智慧的时机,生命是这样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海上的经历之后,哈姆雷特宛如新生,志得意满。然而,一下船,归国的他就遇到了墓地的场景。

掘墓人对着骷髅那漫不经心唱着小曲以及哈姆雷特手托弄人骷髅的时候,这一刻,死亡不再是一个幻影,不再是父亲空幻的鬼魂,这是灵魂出窍后的肉体,而肉体已经腐烂,剩下的只是枯骨一堆,甚至枯骨自身也要被掘出,为新死之人让位。时间会腐蚀一切,死神如此强大,侵蚀世间一切之物。关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被忘记的遗忘,使人们发明了墓葬、墓志铭、木乃伊、纪念碑,并且要追寻那似乎不朽的荣誉和名声,可这何尝不是一种奢望。那看上去不朽的声名,又是何等的脆弱。大人物的伟大事迹往往要通过一个卑微者的立传才能在历史上占住一席位置。平凡之辈,只能聊当自己不存在过。人类就在这样害怕死亡,幻想永生以及死而复生的过程中,去追逐他们现世的荣耀和高贵。因为抗拒那最后的归宿,而要振臂一挥,反击这无情的命运。最后的结果总是殊途同归,人都要迈向死亡,可是道路不同,这道路就是生的意义所在。向死而生,不是逃避死亡,而是为了迎接着最后的归宿,而准备最华美的仪式,最壮丽的舞蹈和音乐。

三、最后的沉默

到戏剧终了,死亡的信息挨个传递,命运已经向哈姆雷特施展了自己的邪恶与恩宠。哈姆雷特不再抱有一份执著心,赌徒般将自己交给命运。正如斯多葛派强调的:生活顺其自然。对于贤人来说,也就是在幸运时刻选择适当机会离开人间。他真诚地向雷欧提斯道歉。他不再是那个疯狂的王子,因为看透,一切的暴戾和疯狂都将烟消云散,他变得优雅而淡定,却免不了一丝颓唐和忧郁。而他对人生更清醒的认识令他可以更平和地面对这一切。他不再冷酷地对他的母亲,亲热地说了“Good madama”,举止风度翩翩,充满王室风范。最终当死亡的使者即将要将他带走,哈姆雷特在絮絮叨叨之后,最终说了句:“The rest is silence”。像他一直想要的那样安静庄重,天使将会在身旁歌唱,军乐即使开始奏响。哈姆雷特终于抵达了死亡这个彼岸,平和心境在这一刻,终于来到了。而这是哈姆雷特与死亡的和解、与命运的和解以及与自己的和解。他因为对死亡无法释怀,所以才如此疯狂;他因为看透了生命,所以便可以感到安宁,于是从容接受自己的命运。

哈姆雷特的这场意欲重整乾坤的斗争,想让混乱的局面归于秩序,但只是酿成接踵而至的悲剧,一个个人在台前幕后死亡,而最后却是国家王权被敌国王子所继承,这不能不说是荒诞。罪恶的背后,是一连串的罪恶反应以及有关于复仇的罪恶。行动本身有意义吗?人类如一个拙劣的伶人在舞台上扮演一个又一个角色,粉墨登场,然后又悄然无声的下台,只是一场“喧哗与骚动”。故事仍将继续,却唯余沉默而已。行动无力改变任何已经犯下的罪过,却一次次向着更深的罪恶的深渊滑去。胜利的果实将为老哈姆雷特敌人的儿子所有,后者将会是一脸的志得意满,掩埋这些互相争斗的枯骨。他们不过就是在这个宫殿里上演了这些徒劳的厮杀与阴谋。正如伊拉斯谟所说:“那只是一群苍蝇或文字在互相打架、战斗、设圈套、互相偷窃、玩耍、蹦跳、坠落和死去。”只是,哈姆雷特最终选择了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完成了他死亡的尊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雷特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了复仇使命,但却以他的思考和行为展示了一个算得上伟大的人。纵使他差点堕入深渊,却最终完成了自我拯救。这个“朝生暮死的小动物”用最后的死亡成全了最大的尊荣:他可以去到那个未知的国度了。

[1]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方志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圣经》(简化字与现代标点符号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

[4]杨周翰著,《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猜你喜欢

骷髅鬼魂哈姆雷特
智闯骷髅岛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鬼魂的作用:评《唱啊,曝尸鬼,唱》
骷髅行乞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骷髅行乞
会移步的骷髅
哈姆雷特(中)
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