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馨如歌 (外一篇)

2011-08-15熊伟明

创作评谭 2011年6期
关键词:温馨

□熊伟明

写下这个题目,顿感脸部肌肉有点绷紧。是因为自己平时性情太温和,心态使然?还是自己快近耳顺之年,即将迈出“温馨又从容”的步履?且不说言为心声,也不忌老调重弹。为文者,想写什么,不写什么,纯属个人兴趣。

我也许能找出N个理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强调“温馨”这个词了。我要为之疾呼,为之歌赞。

有人说了,你是社会学家吗?你是高层决策者吗?你是杞人忧天。当下,我们生活中不是没有温馨,而是缺乏发现者。就像人们常挂在嘴上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人。

但我还是要记录有关温馨的人和事,搜索记忆中闪光的、刺眼的碎片,以及对温馨的点点思考。

2010年,江西宜黄县强拆事件成为中国互联网上一大新闻,而我,正是这一震撼全国事件起因的见证人。

就在宜黄事件主人公钟家人自焚前几天,时值三伏,我接到宜黄同学邹火急火燎的电话。他说,他在赶往南昌的路上,务必要我在办公室等他,他有重要事情求助。不多久,邹和他的儿子汗湿衣衫赶到,一开口,先说目前自己处境困难和危险,钱物都空,连身上的T恤都是借别人的。他告诉我,今天上午他的住房被强拆,公安、消防、法院有180多人参加,警车、推土机、消防车在场执行任务。不到五分钟就把他一幢两层楼的大屋砸成瓦砾堆,还以妨碍公务拘捕了他的家人。他要求我派记者去采访报道这起强拆事件。

我虽在省报负责舆情工作,可在事件原因和性质没有搞清楚之前,政府形象与百姓利益要放在同一层面来考虑。我要他先和懂法律的记者交谈。从记者反馈得知,这是一起违反法律程序的强拆事件。于是,我打电话给熟悉的宜黄有关人士,要他们慎重处理好这事。过了几天,我出差到庐山,在山上巧遇宜黄的几位县领导,因为有我熟悉的人,我再次说起邹同学的事,请他们做好善后工作。他们几个很矜持,点点头,笑一笑,没多说。

没多久,钟家人自焚及上访事件爆发,几乎是网上直播,引来一片指责声浪。最后是县委书记、县长立案调查。省委书记说,这起事件教训深刻。宜黄当年寻找华南虎没多大影响,这个“强拆”事件令其扬名天下。

事后,我在想,为什么会发展成这种结果?冥思良久,我似乎顿有彻悟。从在庐山见到那几位县领导的表情起,我就应该读出答案。他们脸上虽不显山露水,可表情充满了自负。邹曾在省城大学读书,当过乡党委书记,省市县都有人脉关系。县领导就曾对钟家人说过,邹这样有背景的人,房子要拆就拆了,你还不就范?所以他们拆了邹的房子,觉得是胜利了,更加无所畏惧。并没意识到强拆带来的负面效果,更没注意到新媒体镜头对准了他们。他们脑子里信奉长期在基层游荡的一个规则:对下面的民众只要来蛮的,一切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维护社会环境都是以强势来支撑,以蛮干为手段,那就不是和谐社会,也就没有了温馨的氛围,社会矛盾就会发酵成社会冲突。

按理说,县里搞城市建设,目的是改善民生,让居民有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而强拆就走向了温馨的反面。官民关系高度紧张,还能不生出点大事来?

以后,邹同学没有和我再联系。网上说钟家事促成邹家事得以解决。怎样解决详情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温馨气氛一定是没有。

周国平是我敬佩的一位学者作家,他的文字富有哲理且很温馨。他早年前写了一篇题为《何必温馨》的文章,对“温馨”一词直抒胸臆。他写道:“我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它基本上是一个属于女中学生词典的词汇。”“爱,未必温馨,又何必温馨;人生,未必温馨,又何必温馨。”周国平讨厌说温馨,是因为他认为温馨这个书卷气很重的形容词,如今摇身一变,像一位通俗红歌星,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散文、商品广告中。

是泛滥了吗?我在互联网上打出一句“温馨是什么?”就看到一首诗,开头是这样写的:

温馨是谈恋爱,初相逢时一见钟情的甜蜜……温馨是走在雨中徘徊,一把伞下你我身影时的浪漫……

温馨是相爱时,走在大街上,浪漫牵手时的幸福……

温馨是下班之后,等待你回来时的焦急心情;原来,温馨也是这么平凡的让人难以割舍,温馨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看来生活中不能没有温馨,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温馨有约。当你走在过街地道口,抬头看见墙上写着温馨提示:小心地滑,注意安全。你会感到什么是温馨;当你在林中小道上见一对老年夫妇踏叶踽踽而行,你会认同这就是温馨;当你回忆军民携手并肩挺立抗洪堤岸的生动情景,你会倍觉温馨凝聚的力量;当你看到群星荟萃舞台,争相赈灾募捐的热烈场面,你会触摸到温馨带来的感动。我感觉,文明程度是以温馨为标尺,和谐社会是以温馨为底色,完美爱情是以温馨为代名词,幸福人生是以温馨为顶峰。社会动荡是因为缺乏温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也是因为没有温馨。就是老百姓检验好官差官,也是以他执政的地方社会环境是否温馨作为基本标准。没有温馨,哪有美好,哪有幸福,哪有稳定,哪有民心。就是您周国平先生,不也写过“家是温暖的港湾”“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祈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这样温馨四溢的文字吗?!

我的思绪在飞腾飘逸。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和”的思想,把它作为举足轻重的治国方略,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家是国的基本单位,国是放大了的家,治国先齐家。“一家仁,一国仁。”而“和”是温馨的源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温馨、社会环境温馨、人际关系温馨的社会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吗?“和为贵”,“和而不同”。同样,一个和谐世界的建立,也离不开平等相处、其乐融融的温馨大环境。

每当我看到这张温馨的照片,心里就会有无限的感动。这是一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照片,标题为《三年捡垃圾 助哥上大学》。山东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妹妹每天往返三四十里路在一个大型垃圾场捡拾垃圾,把卖废品所得的每一分钱都用来供哥哥念书,使哥哥能顺利考上大学。画面是兄妹深情地拥抱,妹妹温情地闭上眼睛,那双历尽艰辛有点苍老的手紧紧扣在哥哥的背上。

原来温馨离温暖如此之近,温馨与挚情相互依偎。其实,大爱就是温馨的基石,爱的力量是通过温馨无限地焕发出来的。温馨是种追求、是个目标,更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它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词,它往往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温馨可以营造,魅力来源自然。温馨是有文化内涵的,所以弥久长留,效益无穷。不少城市甚至打出了“建设文明温馨××”的口号。

家是最能表达温馨的,家是温馨的港湾。可不知怎么,这个概念在当下模糊了。我有个要好同学的女儿,和男朋友谈了八年恋爱,结婚仅一年,刚有小孩,就吵着离婚,还闹到法庭上了。谈及离婚的缘由,男当事人说,首先是家里没有了温馨,过去恋爱时常有的密语亲昵都没有了;连对视的眼神都是直愣愣的,没有了情感的温度。于是,在外碰到一点点异性的情感火花,就燎原了。女当事人说,谈了八年,抗战都完成了,怎么就抗不住外界的一点点诱惑呐?他说在家没有温馨,可温馨靠一个人能做到吗?社会温馨来自机制,而家庭温馨则来自心灵;营造温馨来自大家,而品味温馨则来自个人。温馨是品读出来的,是回忆而来的;是众人携手创造的,也是个人悉心织就的。写到这里,我想起当年央视春晚著名歌星韦唯唱的一首《爱的奉献》;当主持人说出小保姆身患癌症、棋圣聂卫平的姐姐陪她看病并照顾的故事,歌声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动人温馨的场面感动了全国观众,台上台下都在呼唤同一个声音:只要人人都去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那社会、那家庭、那每个人都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和幸福的人。

到过台湾旅游的人,都会对邓丽君的“筠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邓丽君之墓倚山临海的美观,更是园内她那动听的歌声长年荡漾。邓丽君的甜歌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温馨如风、如雨、如梦,让人思念到永远。艺术,美丽了温馨,使其博大隽永;温馨,上升至艺术,定能芳菲满园。

瓷都小夜曲

仲春夜。瓷都。淅淅沥沥的细雨刚断线。

夜宴收场,我忽然感觉头皮有点发热,不是喝酒所致。摸摸头,发现头发太长,有一个多月没理发了。在这里还要呆上几天,会难受。于是,决定去理发。

在所住的宾馆二楼看了看,走道灯光暗淡,寂静得很,美发厅门关着。是今天休息?还是生意不好关门了?来回转悠见所有的门都关着,无人问,只好转身下楼。出门。

雨后的大街,清新宜人,路人稀少,也许这是城乡结合地带。我向前走,偶见路上有几家小美容美发店,进去一问,很失望,不理发,只干洗按摩,或只服务女性烫头。

没办法,只有再向前走。慢慢眼前少有店面了,越走越空旷,几乎看不到人了。这时天又稀稀落落下起雨来,更添寒气。当即决定拦的士进闹市区。上的士,过桥,进入闹市区,也没见多少行人。问司机,是不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司机答,今天是玉树地震哀悼日,娱乐场所都关门了,所以人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理发店,事毕,出门再拦的士。

许久,一辆的士停在身边。开门上去。坐到副驾驶位置,说了所住的宾馆。

司机是个30来岁的男子。车内光线暗看不清他的脸庞,只见他右手把着方向盘,左手握着手机,正在打电话。

声音很小,话语也是断断续续的:“我说你这人哪,不听话,昨天怎么没来?我一直在车上等你,就是没有接到你的电话,把我急得不得了……”他说的是当地方言,可我能听得懂,来这里多次,在瓷都也有几个朋友,常交谈。

“没带手机?出门怎么会忘了带手机呐!你的心思到哪里去了,我一天到晚就记挂着你,开车到哪里都想着你,我的心思你晓得啵……”听得出,电话对方是个小女孩,因为司机的口吻就像是在哄小孩。

简直是在听别人的悄悄话,我有点坐不住。我希望他能早点结束打电话,也有点怕他打手机影响开车,虽然晚上还未到十点钟,可路上的车子行人还是来来往往不停的。何况,天又在下雨。

他一直一只手开车,并不时换档。换档时,方向盘是“悬空”的。车速虽慢,我还是紧张地用右手握着车子右上方的手柄,以防不测。“你不要躺着接电话,那样马上就会睡着的,要坐起来,振作精神。你年轻啊,要注意身体,知道啵……”他越说越来劲,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如坐针毡,硬着头皮听这“心灵的倾诉”。

“……刚才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都听清了吗?心情好些啵……什么?记不清楚,你啊,不是我说你,我的心都寒了,我是愿为你做一切的,只要你高兴……”他的心情激动起来,语速快了许多,车子也开得有点摇摇摆摆。

我十分担心甚至有点愠色侧身瞪了他一眼。怎么这样开车?安全不要了,形象也不要了,你司机可是代表瓷都人的形象。做人透明点好,但也不能像高白釉瓷器那样,透明到如一张白纸。

哪知,他丝毫没有觉察我的态度,集中精力继续说着:“明天去拿掉,我等你电话。记住了,出门不要忘了带手机。你啊,一定要把我的话记在心上,就像我……”

这简直在听一段绝对隐私。哇,我刚理过发的头又有点发热了,发麻了!好在所住的宾馆到了。

“你就在马路这边下吧,拐不过去。”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语气还算温和,感觉有点歉意。接了车钱,他还是一只手握手机,一只手把着方向盘开走了。“我跟你说……”

下得车来,站在马路边,我没有马上迈步。望着的士闪亮的尾灯,再把目光往上抬,看宾馆耀眼的灯光,任凭细雨濡湿了头发。

猜你喜欢

温馨
温馨家园
温馨小语
温馨小语
温馨家庭
冬天别忘萌一萌
夏季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