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世界·疼痛
——乔叶小说创作论
2011-08-15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王 玲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女人·世界·疼痛
——乔叶小说创作论
王 玲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乔叶从散文创作转向小说创作已有十年,这十年成绩卓著。本文大致梳理了乔叶小说创作的脉络,发现乔叶所有小说的主题都是唯一的,即女人与这个坚硬的世界相撞产生的疼痛。但面对这些受难女性的惨烈疼痛,乔叶又似心有不忍,正是这不忍阻碍着她可能的深度和高度。
乔叶;小说创作;疼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乔叶还是个美文散文家,于青年杂志上赏心悦目地存在着。然而经过十年的默默笔耕,乔叶在小说创作上已经走了很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凭借《打火机》《锈锄头》等作品乔叶在2006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中获年度最具潜力新人,2008年她的《最慢的是活着》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并于2009年斩获庄重文文学奖。至此,乔叶的创作转型圆满而成功。她自己曾对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体有过如此表述:“散文是漫天生长的草。草坪,草地,草原……。草毕竟还是草。好小说是打进大地心脏的利器,能掘出一个个洞来。功力有多深,就能掘多深。我渴望自己能写出的好小说,就是这样。最好能深到看见百米千米地层下的河流,矿藏,和岩浆。”由此可见,在乔叶的心目中,小说创作并非如孔子所言:“虽小说,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1]而是欲凭平生功力挖掘出最底层的宝藏。
纵观乔叶十年来的小说创作,从小试牛刀的《一个下午的延伸》到长篇小说的初度尝试《我是真的热爱你》;从蒙昧初开的少女《棉花盛开》到沧桑历久的奶奶《最慢的是活着》;从风尘女打造二度人生的《紫蔷薇影楼》到都市女迷乱的内心低语《我承认我最怕天黑》;从还原知青真相的《绣锄头》到由“本我”扭曲成“他我”的《打火机》;从进退失据的婚姻围城《失语症》到欲说还休的少年情事《像天堂里在放小小的焰火》;从陌路男女的除夕温情《取暖》到描摹底层生存叙事的《防盗窗》;从爱恨情杀的城乡恋《山楂树》到戏里戏外的人生情《旦角》,乔叶的小说世界极为广阔,但又几乎可以这样说,乔叶所有小说的主题都是唯一的:女人与这个坚硬的世界相撞产生的疼痛。而这些作品的魅力也无一例外都来自于乔叶对女性细腻心理的深入挖掘。
乔叶是从黄土地艰难走出来的孩子,这样的成长背境直接与她所属的70后创作群体完全剥离,她们是喧嚣的,她是沉静的,她们是时尚的,她是黯然的。在我所接触的评论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在70后的创作中提到乔叶,所有人包括乔叶本人都自觉作了隔绝。她跟她们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不一样,让我们看到了一篇篇不一样的小说,格调清新、厚重,是黄土地上挣扎着的女性决绝又美丽的痛苦身姿,用温和的笔触写苦难,用宽厚的心写堕落。她一以贯之地写女人、写疼痛,写女人与这个坚硬的世界相撞产生的疼痛。她用笔用心描摹这些疼痛,把伤口撕裂开来裸露给你看,但似乎又有些于心不忍,于是,用她特有的温情缓缓捧一捧水清洗这些伤口,怀着一颗悲悯的心。这种温情在小说中洇化开来,让她的文字温润可触,但也正是这种不忍阻碍着她可能的深度和高度。
在《我是真的热爱你》中,孪生姐姐冷红面临恶劣的生存困境一念之差误入风尘,在人欲横流纸醉金迷中逐渐迷失本心,利用亲情把自己的妹妹冷紫拖入了欲望的陷阱,孪生姐妹联袂接客的奇观是对现实对亲情对人性的绝妙嘲讽,但到这儿,乔叶的不忍再度出来作怪,她安排了张朝晖用非人间的爱情拯救了冷紫,而冷紫又用献出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冷红。在这本小说里,蕴含着乔叶所能达到的高度,尽管这两度拯救阻碍了这个高度,但因为有了这个高度,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她新的突破。乔叶自己说:“生活中有纯洁温暖之处,但是也有驳杂丑陋之处。”而为了表达这驳杂丑陋之处,乔叶选择了小说,她说,“我们内心有秘密,才能参透别人的秘密。我希望小说创作能够带我穿透一层层的黑暗,最终得以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不知乔叶本人是否已经意识到,这需要穿透的一层层黑暗,其中就包括了乔叶本人人为设置的黑暗,只有穿透这层黑暗,最清新的空气才会得以逸出。在乔叶最好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中,读者有幸看到了这层层黑暗的退隐,乔叶在面对自己最熟稔最亲切的生活素材时,终于找到了自己一贯期许的本心、白心、素心。用白描般的语言勾勒出了奶奶漫长的一生,不再夸张那些疼痛,不再刻意寻找那些伤口,但它们在岁月流逝中,硬硬地存在着,反而更加触目。对女性生命的参透,对奶奶无意中流露出的高大和深阔成就了整整一代女人,难怪众多评论者会把一部中篇誉为“史诗”。
乔叶的确“善于解读现代人灵魂深处的隐痛”[2],若能在仔细凝视触摸这些隐痛之后,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理清这些隐痛的出处来历,洞察人性的阴暗面,她的小说创作之路当会走得更远。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青年作家,随着乔叶本人阅历的丰富和对世事的体察,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由她创作出当代最好的小说。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王玲,女,1977年12月,籍贯:山东日照,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