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的演唱
2011-08-15王英才
□王英才
提到声乐的演唱,归根结底无非是两个方面:就是声与情。二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灵魂。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会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与情是辨证的统一,相辅相成。“声”是歌唱的基础,“情”建立在物质的“声”的基础之上。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我们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唱歌的习惯。
一、歌唱中的“声”
首先,想要有好的声音就要有科学的呼吸。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这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唱歌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其次,要有正确的咬字方法。所谓咬字,指在气息的支持下,按所发音的要求有控制地调整喉、牙、舌、唇等发音器官的姿态和气息的强弱,合理地把字头、字腹、字尾每个音段的时值长短及其音响的轻重明暗,相互间圆滑连接和声调的高低抑扬,将字音正确清晰、完整地发出来。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语言,是借助字音来表达的,如果在歌唱中歌唱者不能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就不能很好地歌唱,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语言的准确性,是由声母与韵母发音准确,声母与韵母分明和声调准确来实现的。
最后,要有好的位置和共鸣。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感情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的共鸣作用。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咽腔、头腔三大共鸣腔体。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里的混合比例,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唱高音时头腔共鸣的比例应加强一些,口咽腔、胸腔也要有;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咽腔共鸣的比例应多一些,胸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掺入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痕迹。在歌唱发声中,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圆润、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
二、歌唱中的“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中国汉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歌唱者只有对作品本身、作品创作者的内在世界具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才能收到歌曲应有的演唱效果。声乐作品作为一种情绪、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又可以作为一种情绪、情感的遐想和共鸣,这为演唱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歌唱者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将自己放入作品所表达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使情感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原作的意图。“在演唱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歌唱者在对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借情”或“移情”的手段来开拓思维和想象。联想与想象是分析作品的内容、角色、矛盾冲突的最好的方式,联想与想象是情感表达的前提,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来源,恰如其分的想象可以使演唱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及音乐形象,使表演更富有感情,使听众更容易被感染。具体地说,想象就是作品的表现力可以,创造出新颖独特、鲜明完整的艺术形象。要解决表现力就应有更多的亲身体验,调动自己内心的听觉,积累起丰富的情感形象,在脑海中为演唱构筑起强大的心理储备与情感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