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文物价值
2011-08-15何茂霞
□何茂霞
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多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作出的一项惠民决定,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必将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向前发展与繁荣。免费开放后,加之红色旅游的升温,前来革命纪念馆参观人数剧增,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如何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
旅游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一方面,旅游可以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识,增强文物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保护好文物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旅游与文物保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两者之间又有冲突,因为参观的人越多,文物保护的难度就加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站定立场,保持纪念馆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要思想解放,全面权衡,找到事业发展的最佳路子。
二、增强文物的保护意义
众所周知,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的教育作用与感染力是其它教育手段难以替代的。革命文物遗址是旅游观光的主要客体,那么如何处理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呢?首先,博物馆、纪念馆要全面贯彻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应大力加强对革命文物遗址的保护措施,把经济建设与文物遗址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投入一定资金用于维修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自然风化,人为因素的防范措施。安装红外线监控探头,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从源头上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去发挥纪念馆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提高文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不断提高博物馆、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了解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努力学习和探索文物工作的规律,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人人懂得文物保护法,个个都是文物工作宣传员,进而可以对游客进行有效的文物宣传,对游客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说服、教育。当然光靠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关键还在于加大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普及活动,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全社会支持,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文物保护政策,唤起他们来共同保护文物的意识,使每一位游客都能意识到保护文物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新风尚。
四、加大保护文物的资金投入
不少纪念馆在当初建馆之时,由于缺乏经验和前瞻性,经费困难等原因,对一些用地没作明确的管理权归属界定,不仅造成纪念馆与村民集体之间的矛盾,而且给纪念馆扩建带来困难。就拿我们馆来说,纪念馆与当地居民紧密相连,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对纪念馆的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些村民在纪念馆和故居前占地摆卖,与纪念馆的庄严肃穆大不相符,有损于纪念馆的馆容馆貌。如此情景,庄严何在?文化何在?
面对这些景象,回避,掩饰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周边村民共同协商,在“互赢互利”的前提下,我们相信只要有妥善合理的方案,大多数村民会积极支持的。其实纪念馆与当地民众应该像鱼与水一样互相依存、互相映衬,建设好纪念馆是彼此共同的心愿。我们正在努力争取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纪念馆周边的旅游环境对纪念馆的生存发展有很大影响,反之亦然。革命纪念馆的发展应该定位于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人文资源为主体,以名人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争取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下,参与到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中去,逐步形成一条旅游链。
长期以来,纪念馆存在着一个理论误区,那就是耻于谈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是排斥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经济效益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效益的实现,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
免费开放后,门票损失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博工作存在的一大难题,似乎谈经济效益是多余的话题。其实不然,从大局的角度看:革命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启蒙心智,洗涤思维,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让全社会群众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同时,大量的游客必将带动当地餐饮等其他消费,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对于纪念馆而言,一方面以开放的思维,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纪念馆建设。今后我们必须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新途径,开发多层次的纪念品,让观众将纪念馆文化带回家,使历史文化传播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总之,作为革命纪念馆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带来的新机遇,理顺各种关系,在不断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实现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