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调查及防护措施
2011-08-08文晓飞李漫辉
文晓飞 李漫辉
针刺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1]在传播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危险远大于皮肤和黏膜的接触[2]。潜在感染的风险较大。为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针刺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所发生的针刺伤,其科室领域分布有外科,占66.0%(35/53);内科占28.3%(15/53)及其他科室5.7%(3/53)。详见表1。
表1 科室领域分布情况(例)
1.2 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不同类别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构成比以及导致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
2.1 发生针刺伤的人员构成比
人员构成比中有医师、护士、医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实习生。其中医师33.9%(18/53),护士30.2%(16/53),实习生30.2%(16/53),医技部门5.7%(3/53)。详见表2。
表2 各类人员针刺伤统计
2.2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不熟练、拔针、回套针帽、抽血、肌肉和静脉注射、处置废弃注射器、采集标本检查、手术过程中不小心被缝针刺伤。详见表3。
表3 针刺伤的原因及百分比
3 针刺伤的处理
一旦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然后用洗手液或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5~10min再用碘消毒后包扎伤口。并按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以及我院制定的意外伤害报告程序,做好登记、报告、随访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受伤者及患者进行肝功能、HBV、HCV等抗体的检查。并按HBV、HCV、HIV等感染后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对受伤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防护措施
4.1 明白针刺伤的危害,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针刺伤是导致临床暴露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肝自90年代以来有上升趋势,而HIV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3]。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思想上意识到针刺伤是最重要的职业伤害。
4.2 加强全员培训,重点是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
表1和表2中得出,全院发生针刺伤的科室领域有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人员中有医师、护士、实习生和检验师,说明加强全员培训是事关重要的。要全面系统地把职业暴露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置规定等相关知识灌输到每个工作人员,提高全体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
4.3 强化医师的自我防护能力
一直以来,认为针刺伤发生的人员多数是护理人员和实习生,而医师发生的机会很少。我院资料表明,医师组针刺伤发生占33.9%,护士30.2%,医师组高于护理组,医师的自我防护能力相对较差,只有强化医师的自我防护能力,才能降低其发生率。
4.4 规范操作流程和岗前培训、防止粗心大意
表3中表明,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是技术不熟练、手术过程中不小心被缝针刺伤。一定要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防止粗心大意。违反操作流程或粗心大意是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的原因[4-5]。同时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各种操作流程的培训,例如穿刺技术、拔针动作规范、使用后针头处置的培训等,以提高这部分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4.5 管理部门加强监督
管理部门应定期到各部门检查通过培训后,医务人员对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流程、职业暴露的防护、医疗废物处置规定等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整改。做好追踪和监控工作。
5 结论
近几年来,我院工作人员及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经过对针刺伤的积极处理,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无一例发生HBV等感染。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应关注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安全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强化各类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尽可能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1]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56.
[2]李希兰,王云琼,周刚.新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248.
[3]任小英,喻姣花,熊宇.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现状调查[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3):61.
[4]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51-52.
[5]林焕阁,王侠.急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