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1-08-08陈新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维度心理健康

陈新丽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河南 唐河 473400)

生活质量是患者对自身健康的主观感觉,包括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测评。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评估逐渐成为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目前缺乏彻底治愈的特效药,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病死率较高[1]。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因此,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复发率,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12.5%),高中或中专16例(40%),大学17例(42.5%),研究生以上2例(5%)。职业:工人28例(70%),干部12例(30%)。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由护理人员组织成立健康教育培训团队,对实验组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培训,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遵义行为,培养患者定期复查的意义,以及合理的生活习惯。

1.2.2 干预内容

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告知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不适症状的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告知家属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从而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内部支持。干预时间为2个月。

1.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采用健康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3]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问卷共有10个条目,包括三个维度:①健康和日常活动含6个条目;②您的感觉,含1个条目;③总体健康状况,含1个条目。根据条目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分数的高低反映了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优劣,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就越高。

1.3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3.37±13.37)岁,实验组平均年龄(42.95±16.67)岁;实验组体质量(56.38±7.53)kg,对照组(54.71±11.23)kg,对照组女11例(55%),男9例(45%),实验组女8例(40%),男12例(60%)。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干预研究。

2.2 干预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干预前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干预前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比较(±s)

注: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内容 对照组(n=20) 实验组(n=20) t P躯体健康(分) 227.86±73.52 204.55±105.81 0.81 0.42心理健康(分) 259.87±72.35 233.90±104.99 0.91 0.37生活质量(分) 487.73±130.94 438.45±203.10 0.91 0.37

2.3 干预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相关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干预后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干预后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比较(±s)

注: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内容 对照组(n=20) 实验组(n=20) t P躯体健康(分) 195.84±75.44 251.20±65.85 2.47 0.02心理健康(分) 242.80±75.58 291.56±75.12 2.05 0.05生活质量(分) 438.64±140.94 542.76±133.10 2.40 0.02

3 讨 论

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低

患者相关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躯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4,5],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疾病,挑战自我,最终提高康复状态。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同属社会功能维度考察,是患者在过去4周由于健康或情绪对其社会交往活动影响的情况。患者躯体健康的程度可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维度,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的调控。本研究发现,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较差,尤其是躯体健康维度。

3.2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实验组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平均得分增加了46.51、35.68和77.59,三个维度提高的相对幅度分别为22.8%、13.4%和16.5%。其中社区护理干预对躯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密切,可能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关。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6]。通过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时时提醒、督导、帮助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保健信息,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强化遵医行为,饮食更科学,生活方式更健康,进而有效提高了其生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两个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降低,与患者疾病的进展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健康功能和社会生活、及长期治疗过程中经济负担和负性情绪有关。

3.3 社会支持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主观和(或)客观上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两类。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7]。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乙型肝炎知识缺乏了解,对患者恐惧、歧视致使患者产生自卑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区做为家庭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部分,向患者与家属及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与他人进行交流,诚恳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及有关用药、自我调护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情绪变化相互协调适应。本研究调查发现,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明显比对照组高。

3.4 家庭内部支持对患者的影响

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夫妻关系最为密切,配偶的支持、体贴和安慰可以帮助对方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8]。家庭成员提供的照顾可以增强患者自尊和被爱的感觉,起到相互协调,共同面对疾病的作用[9]。在我国,情感支持大多数来自配偶、其他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安慰。通过家庭内部成员的鼓励和倾听,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一种安全和依赖感,从而降低疾病带来的长期的压力水平,缓解情绪紧张,积极的适应压力调适。

3.5 加强心理护理

本研究表明,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与躯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相比,对心理健康影响略小,这可能与患者长期患病所体验到的负性情绪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迁延不愈,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极大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护士应当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肝炎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护理。如向患者讲解乙型肝炎的知识,需要进行隔离的时机,隔离期如何调适自己的不适感,疾病的预后等,使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另外,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娱乐、体育、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摆脱精神烦恼,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休息与治疗知识,诱发因素,用药知识方面的缺乏造成了患者治疗效果的降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增进躯体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因人而异把健康教育融入临床护理程序中,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乙型肝炎知识的了解大大提升;并且通过社区支持、家庭支持减轻患者对疾病的不良情绪体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1]Beutelsp musabaev EI,Van Damme P.The disease burden of heputieis in zbekistan[J].Infect,2000,40(3):234.

[2]彭根英,刘惠芳,钟翠莲,等.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疾病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C(10A):1139.

[3]Eduardo L,Xu J,Shu FL,et al.A Comparison of SF-36 and SF-12 Composite Scores and Subsequent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Risks in Long-Term Dialysis Patient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0,5(2):252-260.

[4]刘鹏飞,王宜芝,孙玉梅,等.腹膜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15-617.

[5]Charlotte TH,Donna Z.Self-managementofchronickidneydisease[J].Am J Nursing,2005,105(1):40-48.

[6]周达杰,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守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4,4(2):184.

[8]秦秀群,彭碧秀,陈华丽.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7):1725-1726.

[9]麻妙群.不同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截瘫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2):109-110.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维度心理健康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