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2011-08-07康耀文龚伟志金岳龙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维度量表因素

陈 燕,安 洲,康耀文,龚伟志,郑 丽,金岳龙,姚应水

(1.皖南医学院 预防医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2;2.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1;3.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学生处,广东 广州 510220)

2型糖尿病(T2DM)作为慢性致残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T2DM研究的深入,患病率、病死率等传统评价指标已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患者对疾病的体验和治疗的综合反应,生存质量正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提出的新一代健康指标,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有研究显示[1,2]:T2DM 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低下,差于健康对照者,但其影响因素众多而又不确切。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要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对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开展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芜湖市三所医院住院的T2DM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在芜湖市镜湖区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无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病例组124例,对照组125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病例组

1.2.1.1 纳入标准 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即:①糖尿病症状(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或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BG)水平≥7.0 mmol/L(126 mg/dl)或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3]。

1.2.1.2 排除标准 ①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②伴有严重的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内分泌疾病者;④患有严重心理、精神疾病者;⑤伴有严重感染者。

1.2.2 对照组 与病例组同民族、同居住地、同性别构成、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人群,排除患有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者。

1.3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面对面访问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知情同意书。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婚姻、性格、职业、家族史等);生活行为习惯(吸烟、饮酒、饮茶等);疾病史、生活事件、血压和空腹血糖等。②心理测评[4]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③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共36个条目,8个维度,包括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活力(VT)、总体健康(GH)。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评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8个维度又概括为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两个综合测量指标,分别包括PF、RP、BP、GH 及 VT、SF、RE、MH[5]。

1.4 资料的录入与分析 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SF-36量表的总得分为因变量,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计算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eta值)和t值。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的描述 本研究共调查249人,其中T2DM组平均年龄为(63.73±10.6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2.56±10.34)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8,P=0.417);男性 129 人,占51.8%,女性120人,占48.2%,两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7,P=0.951),说明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现婚231人,占92.8%,其他婚姻状况(包括未婚、离异、丧偶和分居)18人,占7.2%;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占调查对象的39.8%;人均月收入以1 000~2 000元组最多,占55.0%。详见表1。

2.2 两组人群的抑郁、焦虑检出率和SDS、SAS评分比较 糖尿病组的抑郁、焦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组的SDS评分、SAS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 2、3。

表2 249名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的检出率(%)的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ate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249 subjects

表3 249名研究对象SDS、SAS评分比较(±s)Tab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249 subjects(±s)

表3 249名研究对象SDS、SAS评分比较(±s)Tab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249 subjects(±s)

组别 T2DM组(n=124)对照组(n=125)t P SDS评分46.39 ±8.61 41.51 ±6.73 4.985 0.008 51.23 ±10.00 37.77 ±7.46 12.045 0.000 SAS评分

2.3 两组人群 SF-36生理健康综合测量指标(PCS)各维度的比较 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人群生理健康各维度得分的比较(±s)Tab 4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in dimensions by physiologic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人群生理健康各维度得分的比较(±s)Tab 4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in dimensions by physiologic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变量T2DM组(n=124)对照组(n=125)t P PF 51.48 ±12.32 57.68 ±7.48 4.804 0.009 RP 21.67 ±15.79 39.40 ±11.56 10.115 0.000 BP 62.25 ±12.92 71.08 ±11.80 5.632 0.004 GH 37.55 ±12.54 58.60 ±12.77 13.123 0.000

2.4 两组人群 SF-36心理健康综合测量指标(MCS)各维度的比较 糖尿病组的社会功能(SF)、活力(VT)、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四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5。

表5 两组人群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比较(±s)Tab 5 Dimension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mental health status(±s)

表5 两组人群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比较(±s)Tab 5 Dimension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mental health status(±s)

变量T2DM组(n=124)对照组(n=125)t P VT 47.34 ±13.19 65.07 ±12.77 10.776 0.000 SF 52.02 ±16.43 74.24 ±14.27 11.396 0.000 RE 22.31 ±15.16 39.47 ±11.31 10.129 0.000 MH 45.03 ±12.11 66.19 ±11.94 13.883 0.000

2.5 T2DM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SF-36量表总得分为因变量,以年龄、人均月收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AS评分、SDS评分、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等因素作为连续性变量直接代入;以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茶等因素为等级变量代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设进入和退出模型的标准分别为0.05和0.10。结果显示:年龄越轻、SAS评分越低的T2DM患者的SF-36量表得分较高,即生存质量较好。但SBP的P值接近0.05,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观察。见表6。

表6 T2DM生存质量总分影响因素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ab 6 Analysis of the total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ype 2 diabetics by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压力不断加重,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正日益增长。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是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6]。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糖尿病人这种具有躯体疾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现象已引起医学、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视[7]。Chowdhury[8]认为抑郁常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唐学东[9]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31%,焦虑症发生率为37.9%,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糖尿病组的抑郁、焦虑检出率和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抑郁和焦虑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SF-36量表是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s,MOS)研发的一个普适性量表,在MOS系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被广泛用来测量评价不同人群、不同状况和临床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比较理想的心理学测量特性[10],因此本研究采用SF-36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具有很好的科学性。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者,生存质量较差,且进一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越轻、SAS评分越低的T2DM患者的SF-36量表得分较高,生存质量较好,与 Goldney等[11]的结论相一致。周鹏等[12]从生存质量角度着手,研究血糖控制达标后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发现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无明显提高,两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中达标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健康总评等均有所改善。可见,糖尿病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丁元林等[13]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可能因素有:生活事件、病程、并发症、健康教育、体力活动等;孔丹莉等[14]指出各影响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途径起作用,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次调查研究提示,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用药物进行积极的躯体疾病治疗外,还应重视心理治疗(放松训练、认知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等)的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负担及病死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开朗、豁达、乐观的情绪,避免负性的心理不良刺激,努力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舒适宁静的生活环境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1]潘明政,李玲,庄晓明,等.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3):414 -416.

[2]王文绢,施侣元,王克安.SF-36量表在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中的信度、敏感性和可行性评价[J].现代康复,2000,4(4):544 -545.

[3]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5-2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 -196,235 -238.

[5]ORLEY J,KUYKEN W.Quality of life assessement:internaional perspectives[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1994:83 -85.

[6]张雪芹,刘霞,曹发英,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6 -67.

[7]白锦波,潘丽妹.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调查[J].内科,2010,5(3):291 -292.

[8]CHOWDHURRY S.Depression and diabetes:a risky comorbidity[J].J India Med Assoc,2004,102:554 - 556.

[9]唐学东.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07,9(4):90.

[10]王文娟,施侣元,王克安.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者生命质量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4):26 -29.

[11]GOLDNEY RD,PHILLIPS PJ,FISHER LJ,et al.Diabetes,depression,and quality of life:a population study[J].Diabetes Care,2004,27(5):1066 -1070.

[12]周鹏,潘发明,王建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与生存质量的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11):1302 -1304.

[13]丁元林,孔丹莉,倪宗瓒.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6):251 -253.

[14]孔丹莉,张广恩,潘海燕,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12-713.

猜你喜欢

维度量表因素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解石三大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光的维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