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结”的购物卡

2011-08-07策划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论 2011年22期
关键词:预付卡腐败购物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贞

设计/郭晨

作为一个网络流行用语,“纠结”用以形容某种无法表达的情绪,相当矛盾、矛盾中的矛盾。

想放开,可是又不甘心情愿;想拥有,却又无能为力。

然而,当“纠结”一词碰上购物卡,或许正恰如其分地勾勒出购物卡所处的现状。

今年,购物卡先是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点名批评。

3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廉政会议上指出,必须坚决治理愈演愈烈的收送商业预付卡即购物卡腐败之风,以收送同等数额的现金处理。

在此背景下,商业预付卡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接下来的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人民银行(央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及预防腐败局共七个国家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

这份最新公布的《意见》首度对各种商业预付卡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了购卡实名制、非现金购卡制以及限额发卡制等措施。

有观点认为,《意见》的出台,意味着预付卡行业将进入严管时代。

然而,从目前措施生效的社会反应来看,这类行政指令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约束力,显然还有不少执行层面的问题必须解决。

实际上,从1991年开始,我国关于购物卡的管理和规范从未停止。可以说,从产生到发展,购物卡这一路走来,经历过各种“封杀”和劫难,却仍然大行其道。

提起购物卡,大多数的零售企业管理者都讳莫如深,不愿意多谈此话题。

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是:国内百货公司的销售收入,至少有20%来自购物卡。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与购物卡给商户们带来可观的收入和现金流不无关系。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整治购物卡,势在必行。而实际效果,却同样令人“纠结”。对于众多商家而言,购物卡似乎有太多理由值得去“爱”,而在宏观政策的严管时代,这份爱却总是“如履薄冰”。

一张小小的卡片,背后却往往上演着逃税、受贿等惊险刺激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则是利益主体的见缝插针、监管部门的半推半就,政策法规的隔靴搔痒、灰色链条的稳如磐石……

猜你喜欢

预付卡腐败购物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圣诞购物季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买购物卡要实名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