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2011-08-03李海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5期
关键词:下壁右心室尿激酶

李海良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心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前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预后较差,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并发右心室梗死(RVMI)的并发症多,预后更差,约有1/3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2],为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临床特点,笔者收集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120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120例,发病时间<12h,均给于尿激酶(UK)溶栓治疗,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46~83岁,平均62.1岁。

1.2 方法

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镇静、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酶检查。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服用阿司匹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营养心肌、扩张冠状动脉等处理,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此基础上,给尿激酶(UK)50万单位+生理盐水40ml静脉推注,然后再再给尿激酶(UK)10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入,30min内滴完,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年龄分布:40~49岁8例,50~59岁21例,60~69岁53例,70~75岁38例。发病年龄主要在50~75岁。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本组患者有吸烟史78例,占65.0%,高血压史52例,占43.3%,高血脂症39例,占32.5%,酗酒史32例,占26.7%,糖尿病史28例,占23.3%,家族史26例,占21.7%。③临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组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组心电图情况

2.2 治疗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再通指征,本组资料,1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中,74例冠状动脉再通,再通率61.7%。92例溶栓后胸痛在2小时内缓解,缓解为76.7%;再灌注心律失常44例,发生率36.7%;CK-MB峰值提前71例,为59.2%;68例溶栓后2h后抬高ST段下降≥50%,为56.7%;3例死亡,病死率2.5%。

3 讨 论

3.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发病年龄主要在50~75岁。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症、糖尿病史、酗酒史、家族史[3]。

3.2 治疗的关键是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急诊PTCA,迅速开通罪犯血管,挽救心肌,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在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便捷和相对安全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AMI的病死率[4]。本资料显示对于发病时间在6-12h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仍是有效的,不要放弃。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再通。据有关资料报道尿激酶(UK)静脉内溶栓的再通率约有60%~65%[2],本组治疗结果与其相符。

[1]谢群,张政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或不伴急性右心室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2006,8(53):1106.

[2]陈凤荣,陈明哲.急性心肌梗死的近代治疗——介入性治疗的进展.实用内科杂志,1991,11(8):436

[3]邓少雄,林荣,郭南鸥.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的临床及冠脉特点[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9):1665-1667.

[4]赵立新,于涛,吴立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9,23(6B):1538-1539.

猜你喜欢

下壁右心室尿激酶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心肌梗死:左右大不同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