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比较
2011-08-03颜士进
颜士进
(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江苏 泗阳 223700)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居全球女性肿瘤首位,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1,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3±12.2)岁,肿瘤大小:直径<2.0cm者15例,2.0~3.0cm者7例,>3.0cm者3例。临床TNM分期:Ⅰ期:17例,ⅡA期8例。肿瘤位置:左侧乳房17例,右侧乳房8例。外上象限者14例,外下象限者6例,内下象限者3例,内上象限者2例。月经状况:绝经前18例,绝经后7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项调查,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乳术组15例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组1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肿瘤直径、临床TNM分期、肿瘤位置、月经状况等一般性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较观察,P>0.05,提示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保乳组:根据患者肿瘤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口,如果位于外上象限,选择一个切口,位于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限选择两个切口。以肿瘤为中心做一个沿着乳晕的切口,在距离肿瘤<3.0cm以内的腺体进行切除,对切缘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果切缘检查为阳性,提示肿瘤未切除干净,要做扩大范围的乳腺切除,直到切缘的病理学检查为阴性为止。从腋静脉到背阔肌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置好引流管,对皮肤进行缝合和包扎。根治术组: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横梭形或者纵梭形切口。在距离肿瘤边缘3.0cm以上做一个切口,将皮肤切开后对皮瓣进行游离,自内下向外上对乳腺和深部的胸大肌筋膜进行分离,一直切到胸大肌外缘。对锁骨下血管进行解剖,对腋窝胸大肌、胸小肌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置引流管,对皮肤进行缝合和包扎。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情况的比较(表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生率逐年增高,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的美观和质量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主要议题,美观主要是女性对于自身曲线的要求,一旦切除乳房,对于女性生理和心理上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同时术后高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也困扰着患者和医师,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近年来我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3,4]。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主要是在保留胸大肌或者同时保留胸小肌的情况下,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廓清和根治术治疗。保乳术主要是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者要在乳房外侧到腋窝做一个梭形切口,对肿瘤进行切除同时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肿瘤位于其他部位要做2个切口,做梭形切口对肿瘤进行切除,将淋巴结进行清扫。在距离肿瘤边缘2cm做切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在确保无切缘癌变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另外保乳手术也要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从而确定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减少术后淋巴结转移。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保乳术治疗和改良根治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提示术后有针对性的放疗不仅可以提高局部病灶的控制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保乳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乳房形态,相比较根治术将乳房切除,除了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同时为患者解决了乳腺癌美观问题,联合放疗明显的降低了转移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杜稼苓,路选,王颖,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286-288.
[2]闫丰,张雪鹏,朱红成,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肿瘤学杂志,2009,15(2):139-141.
[3]刘亚军,王振龙,刘文治,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1,32(4):720-721.
[4]吕军.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