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研究

2011-08-01赵珊珊陆洁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病患者个体化服药

高 军,赵珊珊,陆洁慧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213003)

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它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甚至可以致残或猝死,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的疾病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对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科2007年6月~2008年12月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6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ISH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非同日3次以上血压高于此标准),出院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男115例,女 91例,年龄60~90岁,自愿参加本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只接受普通门诊的随诊。试验组除坚持门诊的随诊外,还接受每月2~3次的护理干预。通过制定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个体指导治疗,强调限制钠盐摄入,摄盐量不超过6g/d;合理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食用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鱼子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注意补充钾和钙;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步行、太极拳等运动;指导患者控制情绪,学会放松疗法如听舒缓的音乐、深呼吸等,减轻焦虑;定期发放高血压方面的小册子、宣传单;指导在家每天监测血压并记录;坚持个体化用药[3],不要漏服、错服药、乱用药,并根据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或门诊就诊。通过定期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宣教。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的认知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

2 结 果

高血压疾病防治知晓率: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在坚持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情绪控制等疾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试验组了解20.4%、掌握79.6%,对照组了解82.5%、掌握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9个月及1年的血压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9个月及1年血压比较(mmHg,±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9个月及1年血压比较(mmHg,±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收缩压舒张压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9月 干预后1年 干预前 干预后9月 干预后1年试验组 174.20±15.32 144.33±10.25 130.12±10.25* 105.56±15.31 90.65±10.55 78.32±7.22*对照组 172.51±15.51 146.21±11.36 140.26±11.21 104.12±18.46 92.45±11.67 88.50±8.99

3 讨 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指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4-5]。老年高血压与生活方式、情绪、运动、合理饮食等密切相关。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而忘记按时服药、或者自行停药,服药依从性差,难以长期坚持治疗;老年患者血压波动大,需加强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护理干预是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护理干预运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深入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提高患者高血压治疗的自我参与意识,促进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降低了高血压治疗的成本。通过护理干预,不但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的疾病知识,督促患者控制体重、控制饮食,坚持适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等良好生活方式,而且指导患者加强监测,个体化服药,提高患者的家庭管理和治疗依从性,使血压长期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说明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好地掌握高血压的疾病知识,自觉有效地控制血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37.

[2] 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Eur Heart J,2007,28:1462.

[3] 袁 洪.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8.

[4] Kinnersley P,Anderson E,Parry K,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nurse practitioner versus general practitioner care for patients requesting“same day” consultations in primary care[J].BMJ,2000,320:1043.

[5]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 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

猜你喜欢

病患者个体化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服药禁忌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