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西药的相互作用

2011-07-30张琬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45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12期
关键词:药剂学中西药西药

张琬迎,吴 洁,崔 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45)

中西药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药)与西药合用或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的变化(包括药剂学、药剂学和药理学)。有些联用,可以获得单用中药或西药达不到的治疗效果,但有些联用,则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熟悉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对于临床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本文拟从药剂学及药理学2个方面汇总分析中西药的相互作用。

1 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之间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理化性质方面的配伍变化,有些中药与西药配伍后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沉淀、吸附、螯合、缩合、水解等)及物理反应(颜色外观变化等)[1-4],见表 1。

2 药理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2.1 药代动力学方面

2.1.1 药物吸收:通过改变胃肠道pH值、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影响药物吸收。含石膏、白矾、赤石脂等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橘红丸、清眩丸、白凤丸)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联用时,由于此类药物含有钙、镁、铁、铝等金属阳离子可与四环素类和异烟肼形成稳定的难溶性螯合物,减弱其抗菌效果。

2.1.2 药物分布: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因其与血浆蛋白较高的亲和力、较多的蛋白结合点,能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置换出来。碱性中药硼砂与西药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同时服用,能使这些抗生素排泄减少、疗效增加,但同时又能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产生前庭紊乱的毒性反应,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耳聋及行动蹒跚,尤其对少年儿童的危害更大。

2.1.3 药物代谢:影响药物代谢酶的药物可分为药酶诱导剂及药酶抑制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为药酶诱导剂,能使与之伍用的其他药物代谢加速、疗效降低。而芸香科类中药(如橙皮、佛手、枳壳、枳实、橘红、花椒等)、洋擦木、金丝桃素(贯叶连翘提取物)及人参为药酶抑制剂。含有酪胺的中药如薏苡仁、枳实及中成药参苓白术丸与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5,6],单胺氧化酶被抑制,酪胺就大量进入血循环或存留体内兴奋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致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2.1.4 药物排泄:影响药物排泄最常见的方式是酸化或碱化体液,如煅牡蛎、煅龙骨、硼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药,以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与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药物合用,发生中和反应,而使2种药物的排泄加快、疗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作用。酸性中药乌梅、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与碱性西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甲氧苄啶、生物碱等联用时,因体液酸碱度变化而减少再吸收,促进有效成分的尽快排泄,使中西药均失去一定疗效。

表1 中西药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Tab 1 Pharmaceut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s

2.2 药效学方面

2.2.1 协同作用:中西药联用后可以降低剂量、减少疗程、增强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1)黄芪、党参、砂仁、白芍药、当归、白术、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甘草制成汤剂加乳酸菌素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7]。(2)金银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从而使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增强[8]。(3)鱼腥草、桔梗、半夏、罂粟壳等与氨茶碱联用能增强止咳平喘的疗效。(4)蒲公英、苦参、鱼腥草等与盐酸小檗碱联用可使前者的抗菌效能增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5)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6)丹香冠心注射液与能量合剂联用,可提高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成功率。(7)洋金花与氯丙嗪、哌替啶等制成的中药麻醉注射液用于手术麻醉,可延长麻醉时间和术后镇痛时间,同时可拮抗催醒,效果安全可靠[9]。(8)青霉素G注射液与中药清热解毒液(含鱼腥草、双花藤、板蓝根、蒲公英、芦根、青蒿、竹叶等)联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发作,有效率达93%,显效率为73.5%,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减少[10]。(9)有些化学药物提取的纯品成分单一,治疗作用明显但不良反应较大,与中药配伍既可提高疗效还能够减轻不良反应。如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是抗肿瘤药,常产生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而海螵蛸和白及粉既能止血消肿,又能保护胃黏膜。(10)中药茵陈及含茵陈的复方制剂与灰黄霉素联用,可增强灰黄霉素的疗效,这是因为茵陈含有对羟基苯丁酮,可促进体内胆汁分泌,而胆汁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促进吸收,增强其抗菌作用。

2.2.2 拮抗作用:(1)含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朱砂、琥珀、龙骨等与鞣质配伍应用时生成难溶化合物,使中药疗效降低。(2)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五倍子与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等呈碱性的西药配伍应用,同样可使中药疗效降低。(3)中药药酒中乙醇含量较高,服用药酒的同时服用地西泮、甲硝唑,由于乙醇能促进后者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使其血药浓度降低,从而降低其疗效[11]。(4)乌梅及其制剂可酸化尿液,如同时应用磺胺类药,尿液中就会析出磺胺结晶,降低其抗菌效能,甚至造成肾损害。(5)朱砂或含有朱砂的安神镇惊类中成药与治疗神经衰弱的溴化物类西药配伍应用,即可产生有剧毒的溴化汞,造成汞中毒。(6)中药北五加皮具有祛风湿、利尿功效,如同时应用地高辛(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二者作用可以累加,加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症状。(7)中药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药与西药乳酶生配伍应用,可使后者所含的乳酸杆菌灭活而失效[12]。

3 结论

多数中药的药动学参数、作用机制均不清楚,因此要预测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难度较大。只有在了解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及药理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最佳的配伍,才能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真正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价值,提高疗效。

[1]李洪平,曾永恒.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J].海峡药学,2005,17(6):191.

[2]潘传福.几种常用中西药混事服用应注意配伍禁忌[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3):192.

[3]张 革,陈元成.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相互作用[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5,144:15613.

[4]Fugh-Berman A.Herb-drug interactions[J].Lancet,2000,355(9198):134.

[5]葛 燕,王秀葵.浅谈异烟肼与中药及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J].中国医药论坛,2005,11(3):84.

[6]王 洁.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常用药物及食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3):162.

[7]关春峰,袁志荣.中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J].现代中医药,2008,28(3):29.

[8]周小梅,莫其农,李忠新.中草药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5(2):98.

[9]庄丽丽.临床可提倡的中西药联用实例[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1,5:165.

[10]路超英,罗政宝.中西药的协同作用[J].中国保健,2009,17(20):935.

[11]窦秋莲.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物不良反应[J].中医药学报,2002,30(4):11.

[12]杨小月.浅谈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7):1028.

猜你喜欢

药剂学中西药西药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