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探索

2011-07-26邹莉

教育艺术 2011年7期
关键词:商法商事案例

邹莉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活动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该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有一定的教学难度。而且学生是非法学专业的高职高专英语学生,他们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学生英语程度不高。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大量国际商事交往中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术语,而且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任课教师而言,备课量很大,包括对各章节内容的更新和补充以及大量案例搜集整理。为了更好地突出高职高专学科教学特点,笔者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强调了教学实践和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设置

《国际商法》涉及英美法和大陆法两大法系及国际公约的诸多内容,课程内容庞杂,难度较大。具体来说,课程内容涉及绪论、商事组织法、商事代理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票据法、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国际商事仲裁等方面的内容。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注意研究各法律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各章节之间的衔接,避免不必要的课程内容方面的重复讲解。

其次,笔者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并调整了授课章节的顺序。例如,学生上课的教材比较简单,书上只列出了各种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点,为了方便非法学专业的高职高专英语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在授课时补充了大量内容,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再如在讲完绪论时,笔者没接着讲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而是把书上的最后一章《国际商事争端》提前讲授,因为在书中每一章中的具体案例都涉及到国际商事争端的内容。提前讲授,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会比较清楚,因为无论是在商事组织法、合同法、代理法等章节教学中都要用到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的知识点,比如哪个法院有管辖权?仲裁协议是不是生效?如果按照教材的编写将其放在最后学习,那么学生就会缺少练习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如何将一门枯燥的、困难的法律类课程讲授得生动有趣,既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突出该课程应用型的特点,强调其时效性、技能性、职业性,是每位从事国际商法教学的教师都在努力思考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长期以来,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国际商法教学简单地实行单一的课堂讲授,采取的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模式,教学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内容。国际商法不是单一的法学课程,而是国际商事活动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书本的章节内容覆盖量大,理论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盲目照抄笔记,死记硬背,缺乏分析思考能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2.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笔者在上课时采取精讲和专题相补充的教学方法。即对于书上的重点章节,教师精心准备,仔细讲授,帮助学生搭起国际商法的知识框架。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深入讲解某一专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建立起相关知识的联系,以此弥补由于课时少、对某些法律条文理解不够的问题。专题讲座一般穿插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也可以请校外的外贸和法律专家来以讲座或座谈的形式进行讲授。

3. 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也容易使学生厌倦。上课时能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案例教学和现场实训等方法。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解释成文法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

对选择案例的要求。《国际商法》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适度运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训练他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围绕这样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切实把握国际商法案例选择的标准,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和时效性,要选取那种和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案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用各种方式收集、整理案例,例如使用国际商法相关的配套案例书、网络、多媒体资源等,尽量做到有针对性,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施案例教学。一般说来,将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课堂讲解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某一法律知识、法律原理的理解而穿插使用一些较为短小、典型的案例,这种情况以课堂讨论、师生互动为主;二是在相关章节讲完之后课后的案例学习,这种情况以学生课后的自学为主。

一是呈现案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采取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案例的内容和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口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使用的陈述语言要简单、直接,要将案情的要点表述清楚,让学生在感到有趣的同时还能积极思考和展开讨论。口头讲述的语言不能太难或冗长,那样学生听起来很吃力,会降低其参与案例分析的兴趣;除了口述,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配合投影设施,以书面的形式清晰地呈现案例,也可以将案例印出来发给学生。总之,无论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将案例清楚地呈现给学生。

二是案例讨论。学生了解案例后,任课教师应视案例的难易程度,给学生8—15分钟来思考、准备,学生可以先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在学生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一些法律术语,以便他们有效地进行讨论。

三是案例总结。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集体发言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总结、点评,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这样能激发学生每次参与案例学习的热情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总结时,要客观分析解决案例所涉问题必须要用到的法理、原理和法律规定,同时,还要向学生讲明案例的重点和难点,给出学生参考答案,帮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领会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掌握法律术语的英文表述。

三、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对该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可以采取课前提问,课堂即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口语测试和作业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1. 必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课内实训成绩以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入期末成绩。

2. 课外实训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关实训流程,在适当考虑实训中学生表现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学生所完成实训项目及实训报告界定其课程成绩;多种方式的考核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面向实际、面向社会,扩大了其学习视野,丰富了学生课内课外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总之,国际商法课程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教学者不断调整整合课程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重难点教学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这对任课教师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定期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教法。

(作者单位 重庆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猜你喜欢

商法商事案例
样板案例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深圳创设商事主体除名制
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研究
探究商法的理论基础
论民法与商法的区别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浅谈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