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1-07-26刘燕洁甘丽霞张学刚
刘燕洁 梁 宁 甘丽霞 张学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南宁市 530021)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的各种术式之中[1]。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患恶性肿瘤,机体多存在免疫功能异常,麻醉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提高术中细胞微栓的存活率,使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并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围术期尽量减少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将有利于提高存活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局部创伤少、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国内老年胃癌者采取腹腔镜治疗逐渐增多,但其对静吸复合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我们观察比较了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施行胃癌根治术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60~70岁,ASA为Ⅰ~Ⅱ级;排除有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内分泌疾病或免疫性疾病,以及术前接受干扰内分泌的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A组)和开腹组(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s)
项目 A组 B组P 65±7 64±8 >0.05体重(kg)62 ±5.3 63 ±5.7 >0.05手术时间(min)115±30 101±28 >0.05失血量(mL)年龄(岁)200±50 205±53 >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或东莨菪碱0.3 mg、苯巴比妥钠100 mg。患者入手术室后进行无创血压、心电图、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开放下肢静脉,足背动脉行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麻醉快速诱导,用药:咪唑 安 定0.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4 ~6 μg/kg。气管插管后行麻醉机机控呼吸,潮气量8~10 ml/kg,麻醉诱导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 。麻醉维持均以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 2 mg/kg、阿曲库胺 0.5 mg/k,控制呼吸12~14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 碳(PETCO2)35~45 mmHg,并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腹腔镜组气腹压力均为12 mmHg。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分别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72 h采外周静脉血各1.5~2.0 mL注入特别防凝试管中混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亚群()及NK细胞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CD3+、CD4+、CD4+/CD8+术毕均较术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72小时各项指标A组均恢复麻醉前水平,B组CD3+、CD4+、CD4+/CD8+仍比术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CD3+、CD4+、CD8+、CD3+/CD4+、NK 细胞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CD3+、CD4+、CD8+、CD3+/CD4+、NK 细胞比较 (s)
和麻醉前相比*P <0.05,A、B 组间相比#P <0.05。
72 h CD3+ B 组 56.28 ±4.45 47.02 ±5.05*50.23 ±4.26*#指标 麻醉前 手术结束时 术后A 组 56.62 ±4.12 48.42 ±5.90* 55.75 ±4.23 CD4+ B 组 32.55 ±4.27 23.25 ±5.21*25.01 ±2.25*#A 组 32.10 ±4.28 22.44 ±5.90* 32.91 ±3.64 CD8+ B 组 24.62 ±1.45 20.35 ±025* 24.01 ±1.13 A 组 25.20 ±1.38 20.67 ±0.78* 25.04 ±1.18 CD4+/CD8+B 组 1.31 ±0.28 0.77 ±0.32 0.87 ±0.25*A 组 1.30 ±0.15 0.76 ±0.20 1.33 ±0.15 NK 细胞 B 组 19.21 ±8.15 18.20 ±5.35 19.90 ±7.41 A组19.75 ±7.28 16.03 ±5.35 19.11 ±5.77
3 讨论
免疫功能中的监视作用,即识别和清除体内经常发生的突变的细胞。这一功能失调时,突变细胞无限增生便会发生肿瘤。由此可见免疫功能与肿瘤产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细胞免疫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是观察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重要方法[2]。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协助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递呈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抗原决定簇。CD3+细胞的减少将降低这种识别能力,从而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CD4+分子表达于辅助性T细胞和诱导细胞表面,辅助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分泌淋巴因子激活其他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并介导其作用。CD8+分子表达于抑制细胞杀伤性T细胞表面,抑制抗体的合成、分泌及细胞增殖,当 CD4+/值发生变化,可认为免疫功能紊乱。NK细胞对T细胞、B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均有调节作用,还能无需抗原预先作用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对阻止肿瘤形成、生长、播散和转移及对病毒感染的防御发挥重要作用[3]。测定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的高低,对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4]。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免疫监视作用下降,胃癌发生率升高,转移快,对愈后不利。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亦属高发之列[5]。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6]。然而,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7,8]。因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期间可能为肿瘤扩散提供机会。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对各种刺激反应能力相应下降,尤其受到手术、麻醉等打击后,各器官的功能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围手术期应大力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本资料结果显示,术毕时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中腹腔镜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开腹组慢,这说明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开腹组。
[1]周永辉.腹腔镜胃癌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附37例报告)[J].微创医学,2010,5(5):447 -448.
[2]胡 珏,陆小华,周益锋,等.乌司他丁对全髋置换患者手术期间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药杂志,2005,20(2):15 -17.
[3]Kitano S,Iso Y,Mofiyama M,et al.Laparoscopy-assisted Billroth I gastrectomy[J].Surg Laparosc Endosc,1994,4(2):146 -148.
[4]王世端,王士雷,江 岩,等.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9):525 -527.
[5]蒙健军,蓝 东,韦敏怡.P73、19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西医学,2010,32(5):510 -512.
[6]杨晓飞,罗光恒.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
[7]赵 耀,陶国全,周光荣,等.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48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48):49 -50.
[8]夏 铭,杨廷旭,王 伟,等.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9,29(1):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