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2011-07-25李彬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6期
关键词:起跑线人才家长

李彬

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说:“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他认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很多时候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是一种忽悠,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

站在“起跑线”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人慨叹眼前,表示担忧;有人冷眼相看;有人认为不要跟着别人跑,应坚持站在自己的起跑线上……

目前,各乡镇的农村中小学校最可怕的就是开学初的几天,从校长到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又有哪个学生择校了。几年来,我校竟以平均每学年近四十人的择校速度上升,果真到了“校将不校”的境地了。许多家长扬言道,同样是花钱供孩子上学,何必在农村这样的落后学校受罪呢,于是,无论家庭经济状况贫与富都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择校大军。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位于县城的非重点中小学校绞尽脑汁来农村招生,有的打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标语招摇过市;有的许诺各种优惠待遇条件笼络人心,令众多家长心动向往,趋之若鹜。从择校的趋势来看,学生的择校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幼儿也加入了择校的队伍,嫌“乡”爱“城”之风愈演愈烈。

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作为农村的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都是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提并论的。我们没有底气向站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和跃跃欲试的学生表白承诺什么,我们有的只能是甘心清贫,耐住寂寞,仅凭那点教育良心去工作,至少,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有择校,他们也渴望身心健康成长。

家长的择校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们天真地认为,孩子在这样的学校读书,似乎离大学的校门越来越近了。可实际情况如何呢?在我们学校就发生了不少择校生被劝退回来的:他们有的是不适应学校圈养式生活而心理压力过大;有的年纪尚小,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差;有的是想家心切频繁生病,无法继续上学。其中大部分是缺失家庭教育,对学生过份溺爱,“养猪式”教育突出,给孩子只送钱物,不送高质量的亲情,以至于发展到上网、逃学和叛逆,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这些现象说明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经不起教育多样性、复杂性和人本性考验的,难以自圆其说。

如今,教育把“高考独木桥”的警示牌刻在了每一位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坎上,如果不取消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谈教育的良性发展就是空中楼阁,起跑线输赢论只会是人人心照不宣,乐此不疲,成为教育的潜规则。试想,人才观转变了,人人可尽其才,还担心什么起跑线?

起跑线输赢论直逼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痛处。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仅仅是培训机构的忽悠,还不如说都是教育不公平惹的祸。假如我们的基础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方式,走素质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之路,那么,起跑线就变成了幸福成长线,每个学生都自由地享受教育的快乐,他们的童年是美丽的,没有升学和分数的烦恼,还有名目繁多特长班的摧残。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不正是理想的教育世界吗?让每一个学生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但愿这不是呐喊,而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来看,缩短城乡教育差距,走均衡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更是遏制起跑线输赢论的关键一环。发达国家的教育之所以不会出现我国的这种不正常现象,就是因为他们学校无论大-与小,城与乡,走到哪所学校上学,都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我国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第一要解决的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让一流的人才进入教育领域,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培养一流的人才。第二是农村教师要统筹安排,及时补充,让更多的年轻教师成为农村学校的“顶梁柱”,让农村教育从一滩死水变成源头活水。第三是城乡教师交流互补的做法势在必行,要形成制度,操作可行,稳健发展。第四要把教育发展的重心移向农村,多充实农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多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多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农村成为教育最肥沃的土地。

当然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要教育家长端正育人心态,不要成为教育的“看客”或应试教育的“帮凶”。让他们知道起跑线上无所谓输与赢,育人之路是漫长的,要学会等待,欣赏孩子慢慢成长,一个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多走曲线和弯路,甚至是事与愿违;家长要真诚为孩子喊加油,当孩子跌倒了,受伤了,委屈了,及时送上鼓励的话语和温情的关爱;家长要做孩子心理健康的“小贴士”,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困惑期和迷惘期……

当我们的教育日渐走入均衡发展的轨道,相信起跑线输赢论就会销声匿迹,教育就会如春天般生机盎然,学生也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起跑线人才家长
人才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