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擦亮迷雾里的星星
2011-07-25董旭午
董旭午
教科研这个名词,并不是哪个人吃饱了杜撰出来的,更不是形式主义、图慕虚名、提升身价的代名词。尽管世风正浮躁、人心渐不古,尽管我们的教科研气候正在遭受着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官本主义的严重污染,但教科研本身却是永远纯正、崇高的,还是很值得有心人或痴情者去用心追求的。教科研是什么东西?这没什么好回答的。有了学生,有了教师,就有了教学活动,也就有了教科研。因为,没有教科研的教学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祸害人的。道理很简单,教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教材还要利用好,三者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效益,如何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这可不是稀里糊涂、随意而为者所能做得到的。由课内到课外,由学生到教师,由心灵到心灵,由学会到会学,由成长到成人成才等,诸多维度所涉及的诸多问题,都只能由教科研来担当和解决。所以,有三句话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那就是: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
说教学即科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教学需要科研。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两者几乎是一个概念,是一回事,科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和环节之中,所以称之为教科研。“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突出了教科研的的重要性。教科研没有什么神秘的,更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维度之中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要经常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驾驭等等。既然教学对象是学生,既然学生是一个个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个体,既然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自尊、学会感恩、学会发展事关每个学生的一辈子,事关他们生命和生活的质量,那做教师的,就应该与时俱进地、全心全意地毫无条件地用生命和智慧来为这一主题服务,就应该努力地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更适合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让我们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育和成长。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一茬一茬地发展变化着,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一句话,要想不落伍,要想做一名永远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想让自己成为一棵教坛上的常青树,做个无愧于学生、自己和时代需要的教师,那就只有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时代和教育背景等。最适合于自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只有首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使我们自己的事业与人民的教育事业相融相生,从而成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共同财富。我们可以很忙,但绝不可以瞎忙;我们可以很累,但不绝可以无意义地累;我们可以追求平淡,但绝不可以满足于庸庸碌碌的平淡;我们可以放弃功名,但绝不可以拒绝成长;我们可以淡泊名利,但绝不可以不要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尊重;我们可以做人低调一些,但绝不可以做事业也很低调;我们可以追求健康的体格,但绝不可以抛弃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其次,科研可以指导教学。教学活动为科研提供了案例和平台,科研来自于教学,反过来再指导、矫正、发展、提升教学。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良性循环。有了科研的指导,教学活动才会更科学有效,才会对学生健康成长更有益,才会更人性化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成人和成才服务,才会更无愧于家长、社会和我们自己的良知。我们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为写论文而研究,不是为了考核和评职称而研究,更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研究,而是为了自己的不断进步和学生根本利益而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品格、价值、尊严、使命而研究。
说问题即课题,就是说课题并没有那么神秘、高深,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已,可大可小,可长期的也可短期的。学生听不懂了,我们要研究;学生不愿意学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习效率低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讨厌我们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负担重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呆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心理畸形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缺乏人文情怀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我们还要研究……总之,我们就是要为学生成人成才和未来发展尽心尽力,要为学生会学习、有智慧、能发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而不是为自己便于训导、灌输、操作来设计教学。问题解决了,就说明我们的研究成功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就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我们要总结出原因和教训,要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比如,如何在高考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高中阶段,我们搞教育科研,只求教的更合理一些,更明白一些,更人性一些,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更无愧于学生、家长、社会和自己的良知一些。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种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万金良方,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改变现状。每天学习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研究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天长日久,就谁也挡不住我们的大提升、大进步了。
说成果即成长,这个很好理解,只要是教育科研成果,无论大小,都是我们成熟和成长的一个个标志,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成长的一块块路碑。
大师说,教育工作的灵魂就是真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科研的灵魂同样也是真爱。一个不真爱教育工作、不真爱自己的学生、不真爱自己的事业的教师,是不会总是真心实意地搞教科研的,更不会不计个人荣辱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地甘于寂寞、死心塌地地付出的。我们搞教科研,最终不过是只求把T作做得更好一些,只求给自己的良心找一个无愧、宁静、温馨的枕头。这就是对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未来负责,这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责任和使命。换个角度来讲,教师有了一颗真爱之心,他就会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爱事业,就会时时处处用心灵去呵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捍卫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就会竭心尽力地去搞好教科研。果真如此的话,教师就不愁走不进学生的心灵,就不愁收获不到学生的真爱,就不愁用自己的爱心去塑造学生的爱心。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知识、金钱,这个世界最缺少的则是良知和爱心。我们不要一天只是提高考,不要一天只是让学生做题,更不要以为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自己就功德无量了。果真总是只这么想,并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死命为之,那么我们无疑是在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因为,一个没有良知和爱心的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当心“马加爵”“药家鑫”们会让我们一辈子不得安生。当然,我们也不要认为自己越俎代庖、抱着学生跳龙门就是对学生的真爱,这恰恰也是在害学生,恰恰是在以爱为名剥夺学生所有自主思考、自主做事的机会,其结果只能是培养了一些只会做题、背书的废才。教师再穷,绝不能穷得只剩下教书了;学生再苦,也绝不能苦得只剩下做题了。有一首小诗写得好: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就让我们都来肩起使命,去做那擦星星的人吧,即使不能擦亮星星,也会把自己擦得亮一些,冉亮一些。请相信,我们的爱心不是孤独的,我们的真心付出更不会只收获孤独和荒芜,我们的爱心就是火种,她会点燃每一位学生的爱心,而无数学生的爱心则会温暖整个世界。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纪念碑,唯独没有教师的纪念碑,因为师之爱心是不死的,是永远都不会泯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