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2011-07-25于浩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力语文课教师应

于浩林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不断推向深入,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也越发被重视起来,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教师、学生思维高度融合,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开这道难题的关键就是重视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从而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彰显语文课标的全面性、整合性,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独有价值,最终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完美统一,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目的。

什么是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它不仅可以对其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也可以用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和增强其效率。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最根本的指标。

衡量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

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素质教育落实的程度,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的知识摄取量。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其一,语文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从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上来看,是否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完成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至关重要。其二,语文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从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独有价值上看,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该是能动的汲取,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其三,语文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教师讲得再好的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所以要坚决克服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思想。使学生在语文能力、语方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如何将语文有效课堂推向深入

1.教师应将以往的“苦教”转向激发学生“乐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然已提出很久,但在语文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适应和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收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最佳有效的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和方法,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体现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模式的培养。

2.教师应将以往的注重“传授”转向“引导”

新课程目标的个性化和弹性化是目前国际语文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向。当今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成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弹性化挖掘资源的向导,成为寻求真知的组织者、获得信息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所谓注重结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却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甚至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典型习题,严重影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重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知识、思维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上语文课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水平差异、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有些学生本身比较喜欢上语文课、有些学生上课喜欢发言、有些喜欢朗读、有些喜欢阅读、有些喜欢写作等。教师上课时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长处,调动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总之,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上,不但要求教师有过硬的驾驭课堂的本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会学的习惯。这样,有效课堂的构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的,学生才能不断地进步。

猜你喜欢

学力语文课教师应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以实验促进学生学力成长的探索与实践